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11034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论文文献-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从“大众”到“小众”: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传播模式更加丰富多样,营 销 传播出现了一种全新趋势。分析了不同传播方式的特征及其适用对象,通过对大众、分众传播方式的运作方式和营销效果进行研究,提 出营销 “小众化”,传播“大众化”的营销传播模式的发展路径。关键词:营销传播特征分析营销效果发展路径 当今社会,各式 各样的媒体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澄宇所说“现代社会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大众传媒”。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在传递信息,同时也在接受信息,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沟通,对企业来说

2、,是传播产品信息、企业文化的渠道,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获 得外界各类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 式。传播按目标受众的大小和性质,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 精 准传播,而精准传播和分众传播相比差异不明显,可以放在一起讨 论,下面就先分析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的特点, 再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分析 他们相应的适用对象、运作方式和营销效果。一、不同传播方式的特征分析大众传播指的是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是一点对多点的。它要求信息传播者将统一的内容尽可能地接触大量的目标群体,诉求产品信息,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传播工具包括综

3、合性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网络 等。主要特 点有:一是具有组织性,它的传者通常是一个庞杂的机构,内部有精细的分工;二是在传播内容上具有公开性和易逝性,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对传播内容加以审查和控制,而且信息传播者必须注重信息传递的时效;三是受众具有不知名和参差不一的特点,传播者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某些情况,但对具体的受传者往往是不熟悉的;四是 在信息流通上具有单向性,受众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大众传播模式主导了工业时代的营销活动,然而在信息和网络时代却受到强大的挑战,首先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果没有创意的传播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其次

4、,媒体数量增长数十 倍,信息分流严重,每种传播媒介所能带来的传播效应减少了;第三,顾客拥有充分的信息选择权,他们成为信息传播关系中的控制者,不 再 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小众”传播开始盛行,也就是分众传播和精准传播。分众传播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信息,其信息传递时多点对多点的。分众传播具有不同的媒体形态,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以及 有这些决 定的不同的传播效果。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分众传播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一是传播渠道多样化。如 今,网络媒介、移动电视、楼宇视屏、手机媒介等一些新媒介让

5、受众应接不暇,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受众逐渐分流;二是传播内容个性化。受文化因素、职业因素、生活观念、心理因素以及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支配,受众对于媒介传播信息的选择将更加精细与专注,他们的信息消费定位更准确,个性化更强;三是受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区别于一般受众,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门受众,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着相同的接受倾向,参与传播活动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较强,这部分专门受众是相对稳定存在的,关键是要找到他们。 二、适用对象分析鉴于每种传播方式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这使得每种传播方式适用 的 对象不一样,所能取得的传播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若采取最合适的传播 方式就可以取得最大的营销效果。

6、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众传播的成本一般较高,适用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如中粮集团的产品多是多种电视频道上大范围投放广告;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很多资金用于营销传播,采取成本相对较低的分众传播或精准传播更为合适。2、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大众传播是一种“广播”,而分众传 播是一种“窄播”,如果是处于产品导入期和成长期,需要将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广而告之采用大众传播更为合适,比如黄金酒上市时满 世界铺天盖地的广告冲刺着人们的视觉,让他在短时间内几乎人尽皆知;而处于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企业要做的是维持这些客户并向他们传播更深层次的产品信息,这时应该采取分众

7、传播或精准传播。3、从产品类型上看。同质化程度高的产品适用于大众传播,而 差 异化程度较高的产品适用于分众传播。如果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也 最好 采用分众传播。例如汽车,比较适合用分众传播的方式进行营销,例如楼梯电视,高档公寓里的电梯广告等。三、运作方式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传播活动分为四大步骤:需求分析一一选择传播媒介一一发起传播活动一一传播效果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要确定采取大众传播还是分众传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除了要分析 产品 特征还要分析目标客户特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例如感冒药,因为需求广泛,客户群没有性别、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可以选择电视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渠道。而像

8、兰蔻这类的高档护肤品,则适合选择专业性的杂志、专业网站进行分众传播。目前,完全不对受众进行划分的大众传播几乎不存在了,除非不能划分或不需要划分。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尽可能像准确的目标客户传递信息,而不是盲目的传播,这也就使得各类媒介向专业化专业,无 论是 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都开始将自己的种类增多,覆盖面 增广,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业性报纸、杂志、专业性电台和电视台,如汽车杂志、电脑报,如音乐电台、交通电台,如饮食频道、体育频另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分众媒介,比如电梯间,地铁站以及公共交通工具里出现的多媒体液晶显示器。例如世通华纳,它号称“中国 最大的移动电视传媒集团”,其旗下的移动电视广告联播

9、网迅速覆盖了中国35个主流城市,8万余辆公交车,12万台左右的电视收视终 端。以及目 前仍颇有争议的手机,被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的终端。现在手机的主要业务有语音、短信息、互联网接入、移动商务等,而随着3G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真正的宽带移动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为手机成为全能型媒介提供更多的可能。最后网络的出现更推动了分众传播的盛行,网络给予了大众更多的选择自由,从目的性极强的自主搜索信息到不受空间限制的分享交流信息,广泛地信息交流为大众自由的结合为各“分众”群体创造了最为便捷的方式。以我国“豆瓣网”为例,每个注册会员都从自我喜好出发,以“我喜欢的”创立自己圈子,吸引具有相同志趣、品味和

10、爱好的群体, 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分众群体。类似的“土豆网”也已然成为各商家竞相争夺的宣传媒介。网络这个充满主动权和互动性的平台,受 众群体在结合的过程中具有在其他分众传播媒介中所达不到的自主自愿程度。而且,网络的出现使得精准传播越来越有价值,目前我国网络上比较普及的精准化传播方式主要有 2种:一是网络论坛传播模式。在 互 联网中,基于BBS功能的网络论坛具有多人参与、即时互动、讨 论交 流、去中心化等特征,比如百度贴吧;二是“博客”精准传播模式。博客传播正深刻的影响着传统大众传播的运作模式。博客加入原创内容,常常挖掘出记者遗漏的东西,尤其是目击者博客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如同“ 91T这种短

11、暂的历史事件,目击者博客成为唯一的新闻来源。我国存在很多专业知识“博客”,一般刊登学者或是业余学者对某一专业领域研究成果的文章,同该专业领域的学者或爱好者进行交流,并传播信息。随着“博客”发展的日益成熟,其专门化、专业化、互动性、文化知识层次特点也愈加明显,势必在精准传播领域大展拳脚。四、营销效果分析国内领先的电影传媒一一央视三维影视传媒,到目前为止,央视80三维全面整合全国高端影院映前广告资源,打造出最具传播价值的电 影 广告联播网络一一 “银幕巨阵”。目前媒体网络已覆盖国内近 座重点城市、200余家核心高端影院近1800块银幕,深刻影响着近3亿 人次的主流电影受众,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12、电影传媒整合传 播专 家及电影增值服务运营商。这是一个分众媒体方面非常典型的成 功案然而,选择这样的信息传播通道一定可以取得显著的营销效果吗?不一定,影响传播效果有很多因素,除了根据自己企业的特殊性选择大众传播模式还是分众传播模式之外,即使选择了适宜的传播模式,还有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存在,包括一是营销效果不是由传递出去的多少信息量决定,而是由受众所能接受的信息量决定,受众在接 受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带有个性特征、具有感情等几个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受众并不会全盘皆收地接受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他们会根据个人及所属群体的喜好来加以选择;二是选择的媒体要符 合受众的接受偏好,因为信息能否被受众接

13、受主要看受众接收到信息时的态度,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受众都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做不同的理解,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也必然不同;三是受众是否会在接收到信息后采取行动是判断营销效果的关键。如果受众认可了你传递出去的信息,但是因为自身情况不会产生购买行为也是没有效率的,这也是大众传播的缺陷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很可能不是企业的目标客户,不 会因为接收到信息而产生购买行为。五、总结随着各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传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一概而论了,上面分析的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对象也已经不是绝对的了,正如有位学者研究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原本只针对小众特殊群体或者高端精英群体营销的产品及品牌,如高档汽车、高档化妆品

14、、高档房产、石油及润滑油等,却将广告积极投向了面向大众传播的电视媒体;而一些原本面向大众销售的产品及品牌,则正逐步舍弃大众渠道,通过一些营销动作针对小众群体及特殊群体进行销售。它反映了营销传播的一种新趋势,即营销“小众化”,传播“大众化”。越 来 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针对小众群体开展营销活动(即使产品及品牌实际上适合大众消费),与此同时又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即使产 品及品牌目标消费者仅仅是特定的小众群体)。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体世界,营销活动应该更加灵活,富有创新。参考文献:1王喜军.整合营销传播:从艺术到科学的变革J.当代经理 人,2010, ( 02)2美邓肯.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4.3史海霞,钟一鸣.不同类别博客营销的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 化,2008.4成英玲,甲鲁平.web2.0时代广告精准营销探析J.新闻界, 2008.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