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9977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全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马屿镇一中2014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科 目: 历史与社会 班 级: 八(6)、(7)班 执教者: 梁世秀 马屿镇一中制2014年9月一、 班级概况: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填写)班级学生数男生数女生数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本学期 目标学习习惯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名次名次好中差八(6)5230.613.7%80.4%19.6%131020%65%15%八(7)5030.716%78%22%12920%65%15%二、班级学情分析(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每个班级有自身的优势和问题。八(6)班,班级纪律较好,上课时,学生基本能认真听讲,较少讲话,开小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

2、八(7)班,班级氛围更活跃,个别学生对历史学习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八(6)班和八(7)班的学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1.学习自觉性较差。班级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尚未形成自觉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加强指导。2.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较差,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世界地形和政区,中国地形和政区没有明确认知。3.学生上课讨论发言积极性不高。4.两个班都存在个别学生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通过查看去年期末成绩分析,八(7)班数学全段排名第2,科学排名第4,社会与思品排名却是12。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班学生理科思维较为活跃。二、 对优秀生、待发展生(后20%学生)辅导培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填写)对象优秀生待

3、发展生(后20%学生)八(6)班:许舒雅、林馨仪、胡迎回、王紫依、虞沂川、孔海静八(7)班:邓睿乐、林婧、吴乘风、许诺、江欣怡、李德飞、林良乐八(6)班:吴涛、刘骄阳、邓若翔、郑定跃、王秀洁八(7)班:黄浩楠、倪志豪、郑庆超、戴道周、姚其成、郑建锋、林宇浩、黄邦富、黄超伟措施1.优秀生本身学习习惯较好,自觉性较高,不需要占用大量课外时间辅导,主要培养途径放在课堂上。在课堂上,激发优秀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积极发言。2.若有学区、市区学科竞赛,优先培养这些优秀生,抽取一些课外时间对其进行额外辅导,深化学科知识。1.待发展生在学习上存在较多问题。大多数待发展生学不好,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态度和

4、学习方法问题,尤其是学习态度问题。而纠正待发展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耐心有计划的工作。2.在课堂上,多提醒,多关心,多给答题机会。3.狠抓作业,最好面批。4.尽量争取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深入面谈。四:教材分析(备课组统一):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主题是“我们传承的文明”,是在七年级讲述社会是怎样的基础上,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侧重于沿着时间维度讲授人类社会的主要方面,侧重完成本课程承载的历史教育的任务;同时,既注意空间维度,又注意围绕现实社会思考历史问题,将历史教育与学习定位在为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的坐标上。第一单元接续七年级最后的单元“文明探源”,介绍了进入文明时代后的几个早期文明。

5、这些早期文明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以及希腊、罗马。这一单元的课文总体上采取了中外混编的形式,既凸显了几个早期文明多元发展的特点,又勾勒出夏、商、周时期中华早期国家的发展线索。综合探究则集中探讨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探究造成文明差异的原因。第二单元介绍典型的中古时期欧亚国家。欧洲封建国家主要讲了查理曼帝国。亚洲国家主要讲阿拉伯帝国和日本。西方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基督教文明关系十分密切;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综合探究围绕宗教景观,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原因。第三单元介绍了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概况。秦汉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变革、政治举措和文化创新为后来

6、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单元的课文总体上采取了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探究则围绕丝绸之路集中探讨当时的中外交流状况,突出史地综合、中外混编的特色。第四单元勾勒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概况。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分裂混战,但南方经济空前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在冲突中逐渐汇聚,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隋唐之际,一系列承前启后的制度创新,使盛唐时期呈现出博大开放、昂扬进取的风貌。宋代先后经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以及南宋与金对峙的阶段,最终兼容并蓄,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元朝的重新统一,进一步拓展了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市镇经济与海外商贸的兴盛,市

7、民阶层的兴起、思想文化的活跃以及三大发明的完善与应用,都标志着那时的中华文明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五、全册总体目标(备课组统一)(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与世界从早期文明到北宋时期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2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材料和社会信息。(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8、。(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2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3享受历史与社会相关问题探究的乐趣,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六、教学进度安排(备课组统一)周次起讫月日教 学 内 容教 时执行情况18月31日9月6日课程概述 / 1.1.1古代埃及1.1.2古代西亚国家329月7日9月13日1.1.3古代印度 / 1.2.1早期国家与社会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39月14日9月20日1.2.3百家争鸣 / 1.3.1西方文明的摇篮1.3.2罗马帝国的兴衰349月21日9月27日1.3.3西方文明之根 / 第一单元复习综探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

9、间的异同359月28日10月4日第一单元 习题讲解(一)第一单元 习题讲解(二)或安排单元测验2610月5日10月11日2.1.1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一)2.1.2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二)2710月12日10月18日2.2.3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2.3.4日本的大化改新 / 第二单元复习3810月19日10月25日综探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二单元 习题讲解(2课时)或安排单元测验3910月26日11月1日3.1.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3.2.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3.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011月2日11月8日3.4.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期中复习(2)31

10、111月9日11月15日期中复习(1) / 期中考试11211月16日11月22日3.5.5昌盛的秦汉文化 / 第三单元复习综探三:探寻丝绸之路31311月23日11月29日第三单元 习题讲解(2课时)4.1.1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31411月30日12月6日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4.1.3北方的民族融合4.1.4璀璨的科技与艺术31512月7日12月13日第四单元 作业讲解(1)4.2.5隋的兴亡 / 4.2.6唐的盛衰31612月14日12月20日4.2.7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2.8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四单元 作业讲解(2)31712月21日12月27日4.3.9高

11、度集权的北宋政治4.3.10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4.3.11南宋与金的和战31812月28日1月3日4.3.12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4.3.13经济重心的南移4.3.14社会生活与文化2191月4日1月10日4.3.15影响深远的宋代科技第四单元 作业讲解(3) 第四单元复习(1)3201月11日1月17日第四单元复习(2) / 综探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3211月18日1月24日第三、四单元测验或分开测验期末复习(1课时)3221月25日1月31日期末复习(3课时)3232月1日2月7日期末考试1六、教学措施和教学工作设想(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填写)1.从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学科的特

12、点和社会发展对历社和思品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历史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历史与社会和思品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8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9.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总结“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成绩和,并且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