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09951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专业 级 班设计题目: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指导教师: 下达任务书时间:2011年1月 计划任务完成时间:2011年5月 27日 1.目的与要求1.1目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能力训练,也是学生获准毕业及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将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方案设计、工程设计、计算、绘图等

2、能力,提高学生外文阅读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学生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1.2要求(1)学生要遵守大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规定的任务,严肃认真,实事求是,通过毕业设计,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得弄虚作假,不抄袭和拷贝别人的工作内容。凡毕业设计的内容为抄袭或弄虚作假者,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3)学生应定期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接受指导。指导的内容要如实记录在大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手

3、册,由指导教师审阅、签字。该手册于答辩前两周交指导教师。(4)学生要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请假3日以内,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超过3日者,应事先向教学院长请假,否则按缺席处理。累计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四分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记为不及格。(5)毕业设计撰写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基本要求统一要求排版,达到“行文规范、表述准确、附件齐全、印制美观”的要求。在取得指导教师审阅定稿后,方可进行打印、装订。未达到规范要求,不能参加答辩。(6)毕业设计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交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2.设计条件与依据1.1场地自然条件(1)常年主导

4、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2)地下水位在-4m以下,地下水无侵蚀性;(3)冬季土壤冻结深度-0.8m;(4)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5)地基土构成:回填土2060cm,不宜作天然地基,r=16kN/m3;粘土厚180250cm,地基承载力fk =200KN/m2 , r=18kN/m3;强风化岩,地基承载力fk=350 KN/m2;(6)场地土为类。1.2建筑设计标准(1)设计条件与依据a. 依据给定的建设场地和建筑平面图;b.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民用建筑通则等有关制图标准及统一模数标准。(2)建筑设计标准a.层数:多层及高层;b.耐火等级:二级;c.结构形式:框架结构;d.装修

5、标准:自定。3.完成内容3.1建筑部分(1)写20003000字的建筑设计说明书及构造作法;(2)需完成的图纸内容:(均采用1#或2#图纸、计算机绘图,平面构图均衡、图样布局合理、图中尺寸标示规范、整洁干净)a 平面图:1:100,包括首层、标准层和顶层等需要表达的平面;b 立面图:1:100/1:150,23个;c 剖面图:1:100,不少于2个(要有一个楼梯剖面)。要求:a 平面图外围尺寸三道,内部尺寸12道,一层平面图标注标高;b 剖面图应标出标高值,层高尺寸线,洞口高及总高尺寸线;c 立面图标出窗高及立面分割要素的标高。3.2结构部分(1)完成结构计算书,内容:a 阐述结构选型原理、结

6、构布置原则、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b 一榀框架结构计算: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框架梁柱配筋计算;c 屋面板或标准层楼板配筋计算(至少计算四种类型的板);d 基础设计与计算;e 楼梯计算;f 结构构造设计;g 框架结构变形验算;h 框架结构抗震验算。(2)完成图纸内容:a 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基础详图1:20;b 标准层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c 屋面板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d 一榀框架配筋图:1:20;e 局部构造配筋图:1:10;(任选)f 楼梯配筋图:1:20 和1:30;g 在利用结构计算软件PKPM进行框架计算的基础上,绘出标准层梁、柱配筋图1:

7、100,熟悉并掌握结构图平面表示法。3.3其他要求(1)计算机绘制建筑、结构图;(2)必须独立完成五千印刷符号以上的专业外语资料翻译(要求与所学外语语种一致,外文资料必须是复印件);(3)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建筑设计说明书、结构设计计算书、参考文献、附件、英译汉等内容的撰写格式要求详见大连大学毕业设计管理手册;(4)成果以打印、光盘各一份的形式上交。4.参考资料1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 50096-1999 M. 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筑设计资料集M. 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2005.93周果行. 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4建筑制图标准G

8、B/T50104-2001 M. 建筑工业出版社5同济大学等. 房屋建筑学M.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9 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 M. 建筑工业出版社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M.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9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M.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M. 计划出版社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04595(2001年版) M. 计划出版社11 结构力学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2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

9、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 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2版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8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

10、版社. 20031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2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G101-4.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42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2.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22国振喜等.实用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8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1月Xxx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土木工程 学 生 姓 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1年 3 月 4 日 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要求

11、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有效保证。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一、选题依据1.设计题目及设计领域;2.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二、设计内容1.设计的主要内容;2.提交的设计成果。三、设计工作安排1.拟采用的主要设计方法或设计方案;2.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四、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1.参考文献;2.文献综述。学生应根据所在学院及指导教师的要求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成文献综述。必要时进行调研或实习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设计项目的工作基础和内容

12、。五、其他要求1.开题报告应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后的前三周内完成;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4.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允许更换设计题目或指导教师;5.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一、选题依据1设计题目:大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2设计领域: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3. 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新建、改建、加建的学校设施逐步增多。然而,在学校设施的大量建设,空间布局灵活多样的同时,空间品质能否满足教师、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

13、生活要求,成为学校研究中有待探索的课题。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些年,人类社会迎来了继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的又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意味着智力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知识的生产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高校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学校的兴建和现有学校的改

14、造和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对我国学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有许多学校均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多数校园的建筑布局按学科、院系“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设置,建筑的密度较大而容积率低,教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工程技术管网设施复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不利于现代学校强调人际交往、学科交流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学校有限的土地资源日益显其珍贵。教育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使新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满足这些变化和要求,是摆在教育决策者和设计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任务。所以,学校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朝集约化方向发展,使有限的资源,如资料、信息、设施等,为全校所共用这符合市场经济简约、高效和便捷的要求。校园集约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