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093825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任务: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2通过默读课文,培养筛选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重点1 .感受文中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2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生活情趣。难点提高阅读、筛选信息及概括能力 课时一课时课型自读课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唤起亘古不变的梦想(课件: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飞天梦的民族,追寻着梦想,我们已经在奥妙无穷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迹(课件:“神五”、“神六”、“神九”升空中华儿女多奇志,

2、敢教神舟傲苍穹!“神五”载着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环绕地球在太空中飞行77圈,胜利归来;“神九”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凭着智慧和勇气,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这千古神话变为了现实!30几年前(1969年)三位人类的精英已经将足迹踏上了月亮,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去感受年前的那份震憾和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文题、作者)(二)明确目标:学生讨论并确立本课学习目标。 (大屏幕投影出示) .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的思

3、想观点。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可望而不可j( ) chng( )谈椭()圆铁锹( )着陆( ) 海域( ) 仪表( ) 2解释下列词语。畅谈

4、: 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可望而不可即:. 参考答案:1.即 畅 tu qio zhu y y 2 畅谈:尽情地说。 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全部过程。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登月过程按时间顺序写。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

5、。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时间为序;描述恰当生动;数字说明准确;叙述议论结合(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合作探究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1速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l)谁能用一句话新闻的方式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要有人物、时间、事件。(2)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讨论后明确:交流时,师适时给以评价鼓励。准备升空:1969年7月16日加燃料吃早饭登上飞船 飞向月球:当地时间9点32分点

6、火腾飞每秒68公里每秒767公里每秒105公里19日晚上8点33分,飞过月亮与地球引力的中和点。7月20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开始降落。登月成功: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降落月球1969年7月21日上午11点56分20秒登月里程碑开始工作返回地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生展示后,师评价语言是否连贯、清晰、优美、合乎情理。师: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 升空 登月 归来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探讨并做展示交流。1找出比较大的时间、地点、

7、活动的语句,给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简易的示意图,尽量做到直观形象,并配好解说词。2创设情境,现场报道。如果你是随行记者,是最早见证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人,当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时刻,你会有何感受?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让你向地面做一次现场报道,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仔细研读登月成功部分,结合文中相关语句,适当加以想象,用连贯清楚的语言报道。看谁说得合理全面,具有感染力。(生读、思后相互说,再推荐说)出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照片。3人间天上,天上人间,想去月球上看看吗?要是你和我也登上了月球,你可能会留下哪些足迹?. 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生展示后,师评价语言是否连贯、清晰、优美、合

8、乎情理。 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四十年,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人类播撒着希望、耕耘着希望,也收获着希望!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 升空 登月 归来拓展迁移关于“神舟五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

9、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互相交流。总之,通过上述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将课文知识引入现实生活。 补充介绍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的了眼界。总结反思教师小结: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布置作业1完成文后练习三;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板书设计月 亮 上 的 足 迹 时间顺序 归来 数字说明 升空 渲染描述 登月叙述议论 准备教后反思文章文理并茂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提供了极好的范例。通过上述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将课文知识引入现实生活。纵观本节课,教学课件的运用确实为教学增色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