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092835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家校沟通心得体会】篇一:家校沟通心得体会家校沟通心得体会 2012-06-28 10:23:56 作者:于水燕 来源:府前中 学校园网 浏览次数:79 文字大小:【大】【中】【小】家校沟通心得体会初三物理 于水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 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 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 要。一、本着尊重的原则与家长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 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 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

2、 人格。切忌动不动就向家 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 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 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 度。二、电访是教师与 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 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 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任何教师,无论他

3、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 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 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 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 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 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 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 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 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 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

4、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 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 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 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 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 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 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 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 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 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 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 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 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 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篇二:家校沟通心得体会家校沟通心

5、得体会作为班主任,很多 时侯都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沟通,首先要想好这些问题:1、你是否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有些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明明是自己教育出现了问题 却要找家长沟通,这样的沟通自然不会有效果;2、你是否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至少要给家长提一些建议,采 取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的姿态;3、你对学生的家长是否了解?这很关键!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家长,绝对要采取不同的 谈话方法,否则不但没效果,反而产生很差的效应;第一,与学生家长 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我们不妨换个方式 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从开学到现在,这个学生 的特点就是话特别多,上课的时候经常成为老师点名的对象,对于他

6、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 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就,最后我请来家长,准备把这位学生这段时间的 表现向家长数落一番,家长来了后,很主动地向我这个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将这个学生从小 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做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是长期以来形 成的坏习惯,上课时插嘴 讲话,这些表现并不是一时的反应,所以对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 方法来对待,要准备好打持久战,切不可心急。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 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家长有时 会因孩子在校的一点表现而喋喋不休,追问不停。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

7、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 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 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 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说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 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 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 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 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篇三:家校沟通,学习心得体会学习 家长教师合作,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环境心得体会 班主任,一直以来 被认为是个辛苦的差事。这个在学校里最小的“芝麻官”,却拥有庞 大的“人脉网”领导、 同事、学生、家长,每天总有忙不完的琐碎事。在这里边,最微妙

8、 的关系要数和家长的关系 啦,是战友还是对手?总游移在这尴尬的边缘,徘徊,彷徨。董大 方老师的报告就像一场及 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绽放了温馨的花朵。首先,家长和老师 是亲密的同志。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 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 就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我们应该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 略,站在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上,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共赢。老师不能高高在上,把家长看 做是被教导者,家长也不 能把老师看做是服务员而气指颐使。二者在地位和利益上是平等的。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有诚意。诚意才能拉近交流者的距离。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 生真正关心,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留守学生较多,父母

9、难得回来一次,那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要更详尽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比如说,孩子在家里的作业完成情况;用了多长 时间;在家里是怎么玩的;都玩些什么;有些什么令人欣喜的事;有什么特长等等。你了解的 信息对加深了解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也表示出你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 再次,教师要经常 与家长联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主动热情地与 家长交流,在心理上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等同学,主动学习意识差,在家拒绝写作业。我建议家长不要以训 斥、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去做,而应更加重视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去做。好孩子是 夸出来的,我们不要吝惜我们对孩子的表扬,试着

10、转换一下方式。I=J方式。尽管良药苦口,我们也尽量不让忠言逆耳。老师千万不要把 家访变成了告状会,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上交流问题。因为用 适合对方的方式解决问题,对方才更易于接受。让家长相信你是为孩子好,是本着解决问题的 态度交流的,而不是单纯的膏状。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 总之,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 篇四:家校联系心得体会 学习家校关系中的师德点滴1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2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3认真按时完成各种作业;4自觉参加各种课外学习活动;5勇于克服困难,有毅力;6尊敬老师,虚心 听取老师的建议;7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善

11、于交往;8积极参加学校、 班级的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 9珍惜粮食,不偏食、不挑吃;10积极锻炼,动作协调敏捷;11不搞危险性游戏;10 项指标要求:1和闲暇活动;2父母,主动与家长交谈(汇报)学校大事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情 况;3礼貌,能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4西,勤俭节约,不乱花钱;5惯,能按时起床、睡觉、洗漱等;6无理取闹,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和学习;7热情交往,不蛮横,不狂妄;8场所游玩;9自己整理书包;然以两周为区间,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在校行为先由学生对照a、行自评,再由小组同学互评,最后由班主任进行终评,并留言提示。册时,我对自己有 4个要求:23做好“两操

12、”,自护意识强,孩子在家行为有能合理安排学 习尊敬长辈,孝敬做事有分寸,讲不向大人索要东有良好 的生活习能关心他人,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不去不宜的公 共自己准备学具,家校联系册任、c的等级要求进在使用家 校联系明确要求。 细致观察。 体现主体。4因人而异。篇五:家校合作心得体会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上张小学一、前言1、班主任沟通的重 要性班主任是班集体的 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而所谓沟通,即指师生 之间,家校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达到一种和谐状 态。目前、班主任的沟通 方式多种多样,但面对的家长、家庭也更复杂了,现在的家长职业 多样,文化层度、个人修

13、 养、心理差异都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复 杂、深远的。2、沟通现状 作为孩子朝夕相处 的老师,忙忙碌碌中却很少与孩子好好沟通。场景一:教室里,老师趁下课 10分钟在讲台旁整理着作业本,按惯例老师清点着本子 的数量,座位上一位学生紧张地看着老师,欲言又止,这时老师清点完毕,大声询问谁没交 作业,那位学生低着头慢慢走过来,原来他把本子落在家里了,可是孩子怕老师,大概想如 果3、探究沟通障碍的原因(1)家长对教育工 作的不理解;(2)教育者沟通的 耐心不够;(3)紧张的生活节 奏成了沟通的障碍;二、班主任沟通方 式的再认识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友

14、好合作关系。我校 会定期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次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利用家长会或其他方式 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其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和提高。 1、传统沟通方式 作为班主任我无时 不刻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个别交流。可以是 面谈,也可以打电话。接孩子回家的机会,家长也会与老师聊上几句,问问孩子在学校的 近况,告知孩子在家的表现。随意地聊天,拉近了老师与家长、孩子的距离。当然也有家长 在适当时候来学校拜访,【篇二: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郑浩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 号。道理上讲

15、,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 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基本正确 就我个人的体会,简单一点的方式还是有的。只是照做,一点不用 想的方法,当然不现实。还是需要尽量少的理念配合我们的行动的。 这些理念是:1.孩子的任何感觉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就是他认为 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对来讲道理。2。孩子的许多不 对是我们的判断,客观上我们也不一定对。3.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 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可以并存的,不需要分个对错的。4.孩子的行为 只要: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3。不与环境有大的冲突。都是可以接受的。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 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 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的感 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最有效的成长途径。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最有效的成长途径了。首先,我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