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复习2014.1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09284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控复习2014.1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控复习2014.1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控复习2014.1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控复习2014.1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控复习2014.1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控复习2014.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复习2014.1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一、单项选择练习题:1、控制系统输出量(即被控量)只能受控于输人量,输出量不反送到输入端参与控制的系统称为( A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复合控制系统 D.反馈控制系统2、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不仅有顺向作用,而且输入和输出之间具有逆向的反馈联系的系统称为( B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复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3、自控系统按给定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 D )及随动控制系统。A. 连续控制系统 B. 闭环控制系统 C. 线性系统 D. 过程控制系统4、转速闭环负反馈系统的静态转速降为开环系统静态转速降的( C )倍。A.1+K

2、 B.1+2K C. D. 5、为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相位裕量,系统稳定,通常希望系统开环波德图中频段斜率为( B ),且具有一定的宽度。A. 0 B. 20 C. 40 D. 20 6、已知某开环(P=0)的自控系统其奈氏曲线如图所示,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 A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判断7、在调试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时若发现系统振荡,则不能抑制振荡的整定方法是( A )。A.改用PI调节器 B.降低P调节器增益 C. 改用PD调节器 D. 改用PID调节器8、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对检测反馈元件和给定电压造成的转速扰动( B )补偿能力。A没有 B有 C对前者有补偿能力

3、,对后者无 D对前者无补偿能力,对后者有9、电流截止负反馈的作用是( B )。A.防止系统震荡,停车后消除剩磁电压,防止停车爬行B.电动机过载时系统具有很软的机械特性,限制过大的电流C.电动机额定负载时系统具有很硬的机械特性 ,加快过渡过程 D.限制电流变化率,保护元件,使过渡过程平稳 10、双闭环调速系统包括电流环和速度环,其中两环之间关系是( A )。A电流环为环,速度环为外环 B电流环为外环,速度环为环C电流环为环,速度环也为环 D电流环为外环,速度环也为外环11、转速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在运行中如果突然失去速度负反馈,电动机将( D )A.堵转 B.保持原速 C.停止 D.超速运行甚至飞

4、车12、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k(s)为( B ) A. B. C. D.图1 图213、 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k(s)为( C )A. B.C. D.14、比例积分(PI)调节器属于下列哪一种校正装置( C )A超前 B滞后 C滞后超前 D超前滞后15、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越大,超调量越小,系统的稳定性( A )。A.越好 B.越差 C.不变 D.无法判断16、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一定时,自然震荡角频率越大,快速性( C )。A. 不变 B.越差 C.越好 D.无法判断17、某有源二端网络如

5、图所示,则其传递函数 为( C ) 。A. B. C. D. 18、已知某自控系统的奈氏曲线如图所示,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 B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判断19、下面所列出的不属于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ASR所起作用的是( D )。A.使转速跟随给定值变化,稳态时实现转速无静差。 B.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C.其输出限幅值决定最大电枢电流,启动时给电流环提供一个最大给定信号。D.当电机过载,甚至倒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而起到快速的安全保护作用。20、下面所列出的不属于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ACR所起作用的是( C )。A.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跟随其给定值

6、变化,启动时保证获得允许最大电枢电流。B.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C.其输出限幅值决定最大电枢电流,启动时给电流环提供一个最大给定信号。D.当电机过载,甚至倒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而起到快速的安全保护作用。21、挖土机特性是( A )调速系统静特性。A. 电流截止负反馈 B. 电压负反馈 C. 电流正反馈 D. 转速负反馈22、( C )的静特性接近理想的“挖土机特性”。A. 电流正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B. 单闭环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C.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D. 电压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23、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如要使主回路允许最大电流值减小,应使(C)。A.

7、转速调节器ASR输出电压限幅值增加 B.电流调节器ACR输出电压限幅值增加C.转速调节器ASR输出电压限幅值减小 D.电流调节器ACR输出电压限幅值减小24、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D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25、 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o,则下列说确的是( C )。A、不稳定; B、只有当幅值裕度kg0时才稳定;C、稳定 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26、比例积分控制器的阶跃响应曲线应是( B )27、线性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均在复平面虚

8、轴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C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基本条件28、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变换基础是( B)A.齐次变换 B.拉氏变换 C.富里哀变换 D.Z变换29、不同的物理系统,若可以用同一个方框图表示,那么它们的( D )A.元件个数相同 B.环节数相同 C.输入与输出的变量相同 D.数学模型相同30、若要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可以增加( A )A.微分环节 B.积分环节 C.振荡环节D.惯性环节31、设某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其频率特性的相位移()为( D)A.-90+arctg- arctg10 B. -90+ arctg+ arctg10C. -180-

9、arctg10+ arctgD. -180+ arctg10- arctg32、二阶系统如果增大开环增益K,则会引起( B )A上升时间tr增加,最大超调量减小 B上升时间tr减小,最大超调量增大C上升时间tr增加,最大超调量增大 D上升时间tr减小,最大超调量减小33、特征方程式的所有实根都为负,共轭复根都具有负实部,是线性控制系统稳定的( C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初始条件34、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D )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C阶跃函数 D正弦函数35、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由输入信号引起的稳态误差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下列哪个环节的个数有关?(

10、 C )A微分环节 B惯性环节C积分环节 D振荡环节36、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 A )A.0dBdec B.-20dBdec C.-40dBdeCD.-60dBdec37、PID控制器是一种( C )A.超前校正装置 B.滞后校正装置C.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38、PI控制器属于下列哪一种校正装置的特例( B )A超前 B滞后 C滞后超前 D超前滞后39、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反映了系统的( D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稳态性能40、设惯性环节频率特性为G(j)=,则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转折频率为= ( D )A0.01rads B

11、0.1rads C1rads D10rads41、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阻尼比等于( C )A B1 C2 D442、开环传递函数G(s)H(s)=,当k增大时,闭环系统( B )A稳定性变好,快速性变差B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好C稳定性变好,快速性变好D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二、填空题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与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则G(s)为+(用G1(S)与G2(S)表示)。4、PID调节中的“P

12、”指的是比例 控制器。5、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6、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方法: 奈氏图和 伯德图 。7、常用的数学模型为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和 系统框图。8、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和 准确性。9、最大超调量反应系统的稳定性 ,稳态误差反应系统的稳态性能。三、计算题1、求F(s)=的拉氏反变换式。f(t)=L-1F(s)=L-12/SL-12/S+2 =2 2e-2t =2(1- e-2t)2、已知微分方程为u(t)=Ri(t)+L+e(t),求电流i(t)的拉氏式。U(s)=RI(s)+LSI(s)+E(s) =(R+LS)I(s)+ E

13、(s)I(s)= U(s)- E(s)/ R+LS3、某有源二端网络如图所示,求其传递函数。4、求取如图所示有源二端网络的传递函数 。5、某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其传递函数( S ) = 。6、某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求其传递函数G ( S ) = 。7、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试绘制系统的L()曲线,并求出相位裕量。8、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试绘制系统的L()曲线。并求出相位裕量。五、分析题1、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试分析 :(1)求开环传递函数G(S) ;(2)求闭环传递函数(S) ;(3)求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与调整时间() (4)求r(t)= t 时, 即R(S)= 时的稳态误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