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085359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格调的代表作。历来人们称誉文中多用陈说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沉着婉转、娓娓动听。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忙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2、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那么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那么水之声势并现。反之,假设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似的,影响了叙述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文中绝大局部“而用于顺接,少局部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加黑的“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文中

3、用二十四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根本上有了。?醉翁亭记里有许多是骈偶句,“而字那么使这些句子的叙述方式灵活多变。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根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第四小节中有一处

4、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冽。加黑的“为假设作动词解,那么“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那么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沉着,把作者观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沛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假设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黄昏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观赏山水之乐的沉着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清楚,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那么读轻些,短些。假设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清楚。“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