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5]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08520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能力目标: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知识目标: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知道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二、教学重点:理解社会对我们个人成长的意义教学难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三、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教师讲授法、列举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欣赏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结: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2、,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二) 进入新课: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学生活动: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小结: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多媒体展示材料: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思考:1、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呢?(超

3、链接“亲社会行为的含义”)2、你参加过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板书设计 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2、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方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