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84220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失业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卢卡斯楔 奥肯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汇率 萨伊定律 凯恩斯革命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 ,错误的标“F” )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 )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

2、长和国际收支问题。( )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 );“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 )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 )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 )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 )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 )

3、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 )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 )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2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3.采取降低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24.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高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25.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只要政府积极地干预经济,就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26.古典宏观经济方法是以市场完全竞

4、争为前提和基础的。( )27.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货币工资是刚性的,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 )28.“萨伊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 )29.凯恩斯革命推翻了“萨伊定律”的经济学理念。( )30.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3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3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最重要,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货币来增加产出。( )33.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是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的假设,它们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精髓所在。( )三. 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的或最好的一个答案填在括号内)1.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 )。 A实证

5、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C. 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2.研究家庭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3.下列问题属于宏观观经济学的是(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4.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 A. 失业理论 B. 通货膨胀理论C. 价格理论 D.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问题 B. 资源利用问题C. 价格问题 D. 资源分配问题6.宏观经济学不使用的分析方法是( )

6、。 A. 总量分析 B. 均衡分析C. 动态分析 D. 个量分析7.以下哪一种不是经济模型的表述方法?( ) A. 文字表述法 B. 数学表述方法 C. 图形表述方法 D. 口述法8.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 ) A. 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 扩张顶点谷底收缩C. 扩张谷底顶点收缩D. 收缩谷底顶点扩张9.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 8% D5%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 失业率下降 B. 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C. 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D.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11.实际GDP的下降被

7、称为( ),而严重的产量下降被称为( )。A. 萧条.萎缩 B. 衰退、萧条C. 萎缩、萧条 D. 萧条、衰退12.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于( )。A. 失业 B. 就业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13.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如下( )。A. 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水平的差异B. 过去的十二个月内成本水平的上升C. 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绝对值D. 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百分比14.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 A.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总数的百分比 B. 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C. 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D. 以上都是错误的15.一个社会实现了

8、充分就业,这意味着( )。A. 人人都有工作 B. 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C. 失业率为零 D. 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16.当物价上升10%,人们的名义收入也增加10%时,物价上升对生活( )。 A. 没有影响 B. 影响很大C. 很难确定 D. 以上都是错误的17.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A. 没有影响 B. 物价上涨C.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D. 以上都是错误的18.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低物价、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B. 物价上涨、充分就业、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C. 充分就业、低物价、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的

9、稳定。 D. 以上都是错误的1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失业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C.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超过或等于通货膨胀率。D. 充分就业,稳定通货,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0.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 供给管理 B. 需求管理C.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 D. 以上都是错误的21.萨伊定律表明,在宏观经济中( )。A. 总供给总是调整至等于总需求 B. 总需求会自动创造总供给C. 总供给自动会创造总需求 D. 市场总处于非均衡状态22.反对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的是哪一个流派?( ) A. 凯

10、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B. 货币主义C.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23.凯恩斯主义信奉的经济思想倾向是( )。A. 让经济放任自由 B. 政府干预经济C. 从供给角度管理经济 D. 以上都是错误的24.图13.1显示一国2000年和2002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点从2000年的A点到2002年的B点,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1)一国的潜在产出增长了 (2)一国的实际产出增长了(3)资源的利用更充分了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 A.(1)、(2)、(3)都正确B.(1)、(2)正确C.(2)、(3)正确,(1)错误D.(2)正确、(1)、(3)错误E. 根据以上信息,还

11、不能做出判断图13.1一国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四 问答题: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4. 宏观政策选择面临哪些难题?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答案第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采取比较特殊的分析视角,将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以揭示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及规律,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增长: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国GD

12、P(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又称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周期 :一个国家总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高涨与收缩的循环交替过程。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二个阶段:扩张 、衰退。 卢卡斯楔:是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于测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下降后所造成的累计产出损失一种图形,因为类似楔形,故称为为卢卡斯楔。奥肯缺口:等于潜在GDP大于实际GDP所形成的缺口,由经济学家奥肯提出,故称为奥肯缺口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通货膨胀: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一定幅度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整个经济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汇率: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萨伊定律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

13、需求”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不会发生过剩,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是不可能的。凯恩斯革命:1936年通论的出版,在西方被称为“凯恩斯革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二、判断题(1)F(2)T(3)F(4)F(5)F(6)F(7)T(8)T(9)T(10)T(11)T(12)T(13)T(14)T(15)F(16)F(17)T(18)F(19)F(20)F(21)F(22)F(23)T(24)T(25)F(26)T(27)F(28)f(29)T(30)T(3)F(32)F(33)T 三、单项选择1.B 2.B 3. B.4 D(5)B(6)D(7)D(8)A(9)B(10)D(11)B(12)A(13)D(14)A(15)D(16)A(17)B (18)D(19)D(20)B(21)C(22)C(23)B(24)B四、问答题: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