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080006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5篇四大名著读书心得怎么写?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 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下面是由带来的有关四大名著读书心 得5 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四大名著读书心得 1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成篇小说。水浒传既然是四大 名着之一,就必定有他发光出彩之处。之前虽然囫囵吞枣的看过一点点,但完全 不知其所云。这个假期我再次随各位梁山泊的英雄深刻的体会了一番他们的“忠 孝义”.水浒传里的人物都刻画得十分传神,性格鲜明。例如:“花和尚”鲁智 深,他得知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帮助他们逃跑,故 意激怒郑屠,三两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这一系列

2、的作为都充分的期限了他是一 个粗中有细,性格暴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真汉子。水浒传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事态的变化常常让人意想不到。认真品读水 浒传,才能感受到梁山好汉的“忠孝义”.孝:梁山英雄身上不缺乏对父母的孝。李逵思母心切,便回家背老母,没想 到母亲却被老虎给吃了,李逵怒杀四虎。这是危险呀,是对母亲的孝给了他力量。 还有当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莲毒害的,为了替哥哥报仇,于是就割下潘金莲 的狗头,掏出其五脏六腑;杀了西门庆;获罪被流放孟州,也在所不惜。忠:他们有对国家社会忠心。宋江宁愿死也不愿意让李逵造反,李逵几次想 起兵造反,都被他阻止了。宁可朝廷负他,他忠心不负朝廷。这是“忠”还有林 冲的

3、妻子被高俅的儿子欺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义:为了朋友兄弟,赴汤蹈火,舍命相助、同生共死。何其伟大的“义”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登天。而梁山好汉个个义胆包天。水浒传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英雄们的“忠孝义”,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 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文学名着。四大名著读书心得 2我曾听过爷爷说过,他最喜欢品读红楼梦:红楼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体 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了没落,适当 反抗也捍卫自己利益必须的。以悲剧做结尾的中国古典并不多见。我不明白爷爷说的意思,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又重新走进了红楼梦的世 界。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

4、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 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 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 玉那爱情悲剧。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 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 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 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 给我另一番体会。“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 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

5、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 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 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 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 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 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 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 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

6、完了自己的一 生。四大名著读书心得 3今年断断续续的又读完了一遍红楼梦,掩卷而思,真有一种“云深不知 处”之感,红楼中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儿,牵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啊。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独具人性,千人千面,没有丝毫的雷同首先要说的就是 黛玉,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身世孤单,精神压抑,加上寄人篱下而又性情 高傲敏感,使得自己十分脆弱。黛玉初进贾府时,时时小心,事事谨慎,言谈举 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别人耻笑。第一次见到宝玉其人时,油然而生了一种亲切感。而宝玉眼中的黛玉,自然 与众人眼中的不同,“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所以当发现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 有玉时,竟摘下自己的玉,狠命摔去。很多人喜欢黛玉

7、,不喜欢宝钗,我也佩服黛玉的美丽才情,但总觉得大家闺 秀就应该如宝钗般大度有气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鸡肠、尖酸刻薄。宝钗博学多 识,深沉理智,端庄贤淑,然而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实更多的是遵 从母亲之命,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亦不被自己所爱的丈夫。贾母说她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 耐得贫贱才好。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 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 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做人就应该这样,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红楼女儿们个个性格鲜明、美丽可爱,红楼梦这本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 的感受,

8、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的好书。四大名著读书心得 4英雄好汉会聚梁山伯。在水浒传气势轩昂的文字里,在一场场斗智斗勇 的战斗里,我看到了梁山伯一百单八将各具风采的闪光点,看到了兄弟之间的血 肉情谊。水浒传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农民起义,围绕着“官逼民反”的线索展开。 作为东京 80 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本来绝无反抗朝廷之意,但他一再受到高俅的 迫害,最后忍无可忍,杀死仇人,风雨夜上梁山。隐隐透露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 黑暗,官员的阴险,皇帝的昏庸无能的不满,使得平民百姓受到无情的压迫。黑旋风李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长得黝黑丑陋,性格直爽粗暴,常常 惹下大祸,但爱憎分明,一心为梁山伯好,一心为他的宋

9、江哥哥好。在故事结局 宋江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得知真相的李逵流泪说: “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可见他是多么讲义气。及时 雨宋江仗义疏财,江湖豪杰人人皆知,他待人忠义讲诚信,并无私心,当卢俊义 完成晁盖遗愿活捉史文恭,宋江执意要让寨主与他。在江南对抗方腊一战中,虽取得大胜,但折了许多英雄好汉,韩滔被冷箭射 死、董平为救张清被刀剁成两段、张顺在水池战死一百单八将仅剩二十七将。 最后宋江被毒死,吴用和花荣在宋江坟前上吊自缢而死,这个心酸的结局,也令 我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面前摇头叹息。水浒传下,是一个个勇于抗争的英雄。四大名著读书心得 5初次看西游记是在

10、六岁左右,那时只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 情节曲折,使我回味无穷。后来再看西游记是在十岁时,那时已经懂事了, 明白这故事里的道理了,也更加欣赏这本书了。如今,再看这本书时,里面的道 理便了解的更多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朝著名的小说家。书中的唐 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师徒经过了重重磨难和各种考验,仍坚持到底,不 屈服,顽强的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成佛的神 话传说。西游记使我感受到世间的正与恶,以及只有敢于拼搏,坚持不懈才 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书中的四师徒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本领,为这本小说添了几分魅力。唐 僧是这本小说中最主要的角色,他胆小、唠叨

11、、不分善恶,但他却始终是善良的, 一心向佛,在困难面前不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一位真正的佛;孙 悟空是个性急、淘气,但始终忠于师傅,即使是被赶走了,也很关心师傅,每次 总是又回来了,他英勇善战,火眼金睛,面对妖精总也不退缩,终成斗战胜佛; 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后因犯色,而被迫下凡人间成猪,也随唐僧取经, 途中经常说要各奔东西,还老是贪恋美色,好吃懒做,但始终对师傅不离不弃, 武功虽不如孙悟空,但也是一个好徒弟,最终成为了净坛使者;沙僧原是天上的 卷帘大将,因为打破了王母的硫璃盏,后将功赎罪,随唐僧取经,他的功夫是三 个徒弟中最差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的徒弟,而且

12、他的水下 功夫是四师徒中最好的一个,也成了金身罗汉。读完这本书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是要付出 很多心血,也是需要坚持到底的,只有肯下功夫,肯花时间,认真的做,最终才 能够取得成功。读四大名著点评读后心得范文【以下为推荐内容,可自行删改!】【推荐一:关于余秋雨散文的读书心得 600 字 5 篇】 余秋雨散文读书心得 1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 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 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 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

13、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 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 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 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 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 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 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 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着作, 谈史谈鉴

14、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 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 想写点什么,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在上节 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了余秋雨,也参考了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 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 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 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 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

15、力,他的 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 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 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 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 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散文读书心得 2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 “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 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

16、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 篇中,以 都江堰最短,也有 3500 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 9000 余字,风雨天 一阁有16000 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 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 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 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 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 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 的散文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