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07825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1. 如图为传世名画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发达的都市繁华的商业丰富的市民生活严格的政府管制A. . C.D. 2. 1793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书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品以通有无。”对此理解对的的是( )A 清朝物产无所不有B. 中国经济领先英国. 清朝皇帝夜郎自大D. 清朝履行开放政策3. “餐馆、剧院、酒肆林立,娱乐场合纷纷涌现,算命、杂耍、设棋局、演杂技、演木偶戏的各类人等充斥其间。”哈佛极简中国史中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

2、 交子B. 瓦子C. 会子D 蕃坊4. 故事中贾宝玉轻视儒家典型、封建伦常,骂科举、八股是“沽名钓誉之阶”,鲁迅说它“老式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部故事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C.西游记. 红楼梦5. 中国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持续的导航定位服务,覆盖区内定位精度可达10米。下列发明中与导航有关的是()A. 造纸术B.毕昇C. 指南针D. 火药6.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臧克家的这首对联的下联歌颂的是( )A.苏轼B李清照 辛弃疾D. 关汉卿7. “自贞观后来,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3、 )A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8. “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篇末敷演(论述发挥)圣人言”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A.增进思想解放B 有利科技发展C. 增进人才创新D 培养皇帝奴仆9. 如图显示了国内古代某种经济现象,与图中相相应的时期应当是( ). 隋朝B. 唐朝.南宋. 元朝10. 元朝时军民大小事务公文中浮现宣政院印章次数最多的地方应当是( ). 新疆.西藏C 台湾D 云南11.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诗中描写的是( )A. 唐三彩B.白

4、瓷C. 青瓷蜀锦12. “后来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说出这段话的皇帝是( ). 李世民B. 赵匡胤C. 忽必烈.朱元璋13.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据说蔡中郎。”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说书的流行,浮现这种现象的因素是( )A.士大夫倡导B 市民阶层的壮大C.农民的需要D 达官贵人的需要14. 有关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特性的说法对的的是( )A. 秦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宋元: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交融. 明清:繁华与开放的时代15. 海外汉学家觉得宋代

5、发生了一场“都市革命”,如下材料能阐明这一观点的是( )A.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隔开B. 商贾在指定期间、地点经商C. 县如下不设市,入夜实行宵禁D. 浮现早市、夜市、草市16. 明熹宗喜欢木工活,宦官魏忠贤总是趁她全神贯注做木工活时,拿出重要的奏章请她批阅,熹宗往往都会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因此欺上瞒下,专擅朝政。浮现这种现象的主线因素是( )A. 宦官掌握厂卫 皇帝成为傀儡C. 宦官批阅奏章D. 皇帝独揽大权17.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她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华的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忆昔开元

6、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8. 把音乐、舞蹈、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是( )A. 唐诗B.宋词C. 元曲D明清故事19. 历史纪年表能协助我们理清朝代更替顺序,有关右表的说法对的的是()A. 的建立者是李世民. 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C 的建立者是赵匡胤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20. 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提出:进入宋代后来,“中国的商业发展得面目一新。”如下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唐三彩天工开物. 开元通宝D交子21. 适合伙为右图名称的是( )时间:14-43年A张骞通西域路线图B. 宋朝对外交通路线图C.

7、郑和下西洋路线图D 佛教对外传播路线图22.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收集了药物189种,药方11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A.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 千金方23. 日本出名的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过:“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此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同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经接触就成了豆腐。”下列历史人物中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的是()A.鉴真B 玄奘C. 郑成功 郑和24. 富弼在00年给北宋仁宗的奏疏中说到“淮南、江南、荆南、湖北、两浙、福建、广南东西伏思朝廷用度尽出九道。此九道者,朝廷所仰给也。”材料阐明

8、了( )A. 政治重心南移B. 政府赋税十分沉重C 经济重心南移D. 政府财政依托北方25. 如果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也许看到的现象是()A. 老百姓吃占城稻大米饭B 政府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苏轼和辛弃疾讨论宋词D.勾栏里表演窦娥冤26. 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历史的真实状况,经历唐朝由盛而衰的诗人是(). 李白B 白居易C.苏轼D 杜甫27. 清朝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和表露个人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的因素是清朝( )A. 设立特务机构B. 制造文字狱C. 实行八股取士D. 设立军机处28.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后来的清朝政治生活中,

9、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是( )A. 市舶司. 宣政院C 内阁. 军机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29. 感受历史的辉煌。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发明更加辉煌的将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8年,在印尼爪哇海峡水域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被命名为“黑石号”,从中打捞出三件完整的青花瓷盘,与巩义(隋唐时期属洛阳)窑唐代地层出土的青花器物年代完全一致。这阐明了巩义窑的瓷器从隋唐大运河南下,直达扬州,然后再扬帆起航销往世界各地。材料二当我们准备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的时候,才发现本来西方文官制度居然还是从中国的科举制学过去的。科举制在清末未能顺利地转

10、型为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而是走到尽头,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其考试选才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却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接力传承,现今中国反而要向其学习,这是值得研究与深思的。-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材料三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唐)杜甫春水材料四曾经,古代四大发明,极大推动了世界科技和文明的进步,让国人引觉得傲!如今,“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让中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脱颖而出!它们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变化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结识。-新华社“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启示世界问题一:哪位皇帝主持开凿了材

11、料一所示工程?材料一中巩义窑的瓷器从巩义运到扬州,重要走哪两段运河?结合材料指出大运河在当时的积极作用。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考试内容、文体格式的什么变化使它在清末“走到尽头”?根据材料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承学习了科举制的什么精神?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耕织图中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杜甫春水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问题四:国内古代增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什么?综合材料四,你得到什么启示?30. 纵观中国历史,国内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材料一材料二问题一:材料一中为唐与天竺之间

12、文化交流作出奉献的人物是谁?根据她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哪本书?材料二体现了清朝的什么对外政策?当时清朝唯一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哪里?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出一种观点并展开论述。规定:观点明确;至少结合两个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论证充足;结论对的有升华。31. 结识历史的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裔。”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旧唐书吐蕃传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

13、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连横台湾通史材料三布达拉宫壁画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图。材料四自秦统一后的22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后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浮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因此可以保持发展上的持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瞭望新闻周刊问题一: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我”是指哪位历史人物?材料一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问题二: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正式成为“中国之土地也”是什么朝代?16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从属于哪

14、个省?问题三: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什么封号?册封另一位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谁?后来清朝设立哪一机构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问题四:结合材料四,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中华文明保持持续性的因素是什么?问题五:结合以上材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哪些智慧?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宋代随着都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画中再现的情景是北宋都城开封、绘画体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丰富的市民生活,画中描绘了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不可以看出。符合题意。 故选:。本题以传世名画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为切入点,考察考察宋代的社会生活。本题重要考察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和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史实。2【答案】【解析】据“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品以通有无。”可知,这体现了清朝皇帝夜郎自大。,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接触,使中国隔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