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062525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4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历教育-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考试题含答案1. 单选题对一个人的某个方面形成印象后,往往会根据这个印象对此人的其他特征作出推理。这种现象属于( )。问题1选项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晕轮效应指的是人们从一种已知特征推知其他特征,如知道某人是聪慧的,则许多人就把这个人想象成富有魅力、灵活、有活力、认真、可信赖的人。题干中所述现象即属于晕轮效应。2. 单选题在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的是( )。问题1选项A.学校B.家庭C.社会D.遗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

2、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因而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3.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问题1选项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D.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答案】A【解析】4. 单选题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体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这表明态度具有( )问题1选项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社会适应功

3、能【答案】A【解析】5. 案例题简述人格的含义及其特性。【答案】(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功能性等特点。6. 单选题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流派是()。问题1选项A.机能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的观点。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该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7. 单选题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

4、“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问题1选项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主要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正是活动课程。8. 案例题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答案】(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脑力与体力的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是旧式分工。(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9. 单选题耶克斯

5、-多德森定律描述的是问题1选项A.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B.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C.激奋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D.学习时间与遗忘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10. 单选题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 )问题1选项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答案】D【解析】11. 单选题担任过20年农村中学校长,代表性著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的教育家是( )。问题1选项A.赞科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阿莫纳什维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苏霍姆林斯基结合自己多年担任农村中学校长的实践,悉心研究教育理论,不倦地写作

6、,发表了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等40余部教育专著。12. 单选题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学校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的规定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 )。问题1选项A.生产力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立学制的依据。学制的建立,必须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建立学制时,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13. 单选题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的记忆是()。问题1选项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动作记忆

7、D.情绪记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是以个体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记忆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所保留的是事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特点。14. 案例题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一节物理课“摩擦力”的教学实录(摘要):一、新课导入师: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几条小泥鳅,长得虽然不好看但却很有趣。哪个同学能帮我抓出来呢?(三名同学都没有抓住)师:想一想,为什么泥鳅这么难抓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接着教师叉拿出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师:如果老师要参加100米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同

8、学们又热烈讨论)师:大家看个小实验(课件演示):让毛刷从平面上刷过,你观察到什么?众生:毛刷向右刷过刷毛向左倾斜,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二、深化学习师: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几个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用手正向和反向摸狗尾巴草,看有什么不同感受?再看播放的视频,然后讨论。(视频显示:在光滑的和在粗糙的地面上拉着大小及重量不同的物体,弹簧秤测试出各自的摩擦力。)众生:(广泛争论后取得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

9、,摩擦力越大。三、知识应用师: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我们如何利用或克服摩擦力?众生: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下雪天,路滑,撒些炉灰増加摩擦力防滑;拿起一个杯子,靠的就是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力四、布置作业请发现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提出利用或克服摩擦力的措施和建议。问题请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理论,对该物理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答案】该教师较好地遵循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依据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感知阶段:教师通过让学生抓小泥鳅,又通过比较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

10、溜冰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鞋,还通过实际体验抓摸狗尾巴草,观看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2)理解阶段:教师通过讲授和演示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摩擦力的原理。(3)巩固阶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摩擦力的利与弊,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并以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巩固了所学内容。(4)运用阶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15. 单选题学记中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启发性原则的是( )。问题1选项A.“开而弗达”B.“学不躐等”C.“及时而

11、教”D.“禁于未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学记中提到“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结果。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激励学生,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16. 单选题“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它说明的是下列哪种师生关系的作用?( )。问题1选项A.工作关系B.组织关系C.心理关系D.伦理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心理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在本质上是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受到了教师期望的影响,即心理关系的作用。17. 单

12、选题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称为( )。问题1选项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18. 单选题在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 )问题1选项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答案】D【解析】19. 案例题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答案】(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20. 案例题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答案】(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从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