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062042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新)作业1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C 3、B 4、B 5、C 6、D 7、D8、C 9、D 10、D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答:(1)好奇好问(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

2、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3、。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答:原则有: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答:(1)探究和认识植物;例子:(2)关爱和认识动物;例子:(3)了解和爱护人体;例子:(4)体验和了解材料;例子:(5)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例子:(6)尝试使用工具;例子:(7)体验技术设计;例子:(8)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例子:(9)关爱环境,珍惜资源;例子:(10)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例子:四、设计题(20分)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三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

4、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1)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要求:(1)格式正确(2)选一种先来解释(3)以上三者中以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来自行设计作业2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A 3、D 4、B 5、B6、B 7、D 8、A 9、D 10、D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请简述幼儿教师开展小实验指导的要点? 答:(1)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2)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

5、学习操作技能;(3)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4)交代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安全。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3、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用?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科技玩具是指借助于发条、惯性、电池、无线遥控、声控、光控、磁控、温控、电子数码技术等活动的玩具,例如电动火车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

6、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4、如何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小制作指导?答:(1)要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2)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小制作的方法;(3)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安排内容;(4)科学小制作应结合活动的主题。四、设计题(共20分)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方案。要求:1、格式正确2、运用观察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与实例的结合:(1)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作业3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7、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二、(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C 3、D 4、A 5、A6、A 7、D 8、D 9、B 10、A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2、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答:(1)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2)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

8、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3、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

9、要:选择社会资源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5、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四、设计题(共20分)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

10、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要求:1、格式正确。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3、方法设计的理由:()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作业4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一、判断题1、B 2、C 3、A 4、A 5、C6、D 7、C 8、B 9、A 10、A二、简答题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答:(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

11、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2、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意义: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3、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答: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自然观察的优点:(1)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

12、事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2)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或很少受到干扰,能收集到学前儿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自然观察的缺点:(1)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2)由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答:(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四、设计题(共20分)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要求:1、格式正确。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设备3、内容设计的理由: 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