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06105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深感荣幸。大学生们在众星捧月的氛围下,天之娇子的身影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和行动呢?借社会调查的活动,我了解了一下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几乎是全部依赖自己的父母。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和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消费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消费总体偏高。我作为其中的一员, 了解到我校大学生月均消费 600700 元。一般情况下,调查结果呈现正态分布即比较正常。但在实际的日常校园生

2、活中,月消费1000 元以上的人群不在少数。我所调查范围仅在本校范围,本校地处内陆地区且并非大都市 , 如果在都市及沿海地区等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这个数值只会上扬。在校园里增加知识的天之娇子们何以成了消费人群呢?大学生有几大消费支出:饮食、购物恋爱、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用品等。在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的今天,饮食所占据的支出份额越来越小,大概 40%左右。购物消费、恋爱资金、人情消费已经日渐增多。在我校,已涉足恋爱的大学生每月的恋爱消费大概在100200 元之间。同学之间请客吃饭、生日聚会、老乡会、庆祝会、欢送会等月消费也大体在 100 元以上。吃文化在大学生中日益体现,这部分消费月均 50100

3、 元左右。一个大学生年均消费总额达到15000 元左右,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要承担已显疲态,农村家庭的负担就更大了。大学生的部分消费具有不合理性。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是大学生示范消费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在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是通信的需要,且家庭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在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 “趋前” 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在我班,拥有手机的人已经达到九成左右, 普遍拥有中高档手机。已有约 40%的人拥有电脑。对于新

4、生来说,电脑已经成为入学的必备“家当”之一。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当中,大部分同学是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极少数的同学将电脑用于辅助个人的学习方面。据我了解,一女生兄妹四人,其中三人均在校读书,身为大姐的她要求父母为其配备一部手机,手头并不宽裕的父母为了满足女儿的需要当即买了一部一千多元的诺基亚手机。而服饰、化妆品更是成了女生消费大头。偶尔一次上女生宿舍搬东西, 玻璃橱窗上摆满了各种化装品。 美白、祛痘、防晒、保湿等各种功能的化妆品应有尽有。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较大。在消费观念与习惯上,大学生更

5、加前卫,喜欢尝试新事物,一个个新潮的发型,在校园边的街道上会让你目不暇接。这些发型的成本,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而科技产品更是大学生们的至爱,手机、 Mp3 已达到普及,电脑拥有率已有赶超 50%的趋势。上网消费、网上购物已经是习以为常的消费。大学生青睐品牌。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生好的感觉,就会坚持使用同一品牌,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品牌的忠诚度。在篮球场上, 各种名牌 “战靴” 齐聚一堂。 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安踏、匹克、 361 度、 VOIT 等品牌的鞋子一定会让你一饱眼福。而在衣物上,大学生更是不惜花大价钱,各大学

6、所处城市,专卖一条街最主要的购买力来自于在该城市读书的大学生,一些人为此超前消费,向同学借款以满足自身的购买欲。大部分则成了“月光一族” ,生活费基本月底就光,根本就没有节余,甚至不到月末就向父母伸手。进入学生公寓,你不难发现,除了自行车,还有不少摩托车跻身校园,有车一族已不少见,他们骑车奔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少数的摩托车更是价格不菲的品牌车。大学生消费具有严重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又有着自己不同的经济状况。大学生每月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00500 元、 5001000 元两个水平段上。来自私营企业主、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及一般干部和办事人员家庭的大学生月消费额较多

7、,拥有的高档消费品也较多。而来自普通工人、下岗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水平多集中在300500 元。在我班一些女生家庭条件不算好,她们一天消费五元就很满足,而我身边的男同学不少人一天消费20 多元,少数则达到 30 多元。同在一个环境下生活,消费水平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学习投资所用金额与其所占消费份额增长不同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找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除了以往的英语的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认证,像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网络工程师。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

8、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学费。如今很少有大学生买专业书,学校发的都看不完就是他们的理由,更别提文学书、工具书,这些书图书馆都有。所以,即使大学生们用于充电学习的消费金额有所增长,但它还跟不上其消费总额的增长速度。大学生为何成了消费人群,创造财富的能力尚不完全,消费动力却如此汹涌。目前一些大学生消费意识陷入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大学生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计划性消费,大多数同学都是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什么。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当中只

9、有很少一部分认为自己是“理财高手” ,大部分人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 。大学生由此形成了盲目浮躁的消费心态, 在这种氛围下又出现了攀比心态, 个性、时尚、超前成为他们的追求。在这样一些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消费势必水涨船高,因此变成高消费人群。此次大学生消费调查仅在本校展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总结了大学生消费的一些主要特点,并找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我对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及其特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增强了自己感知社会的能力,明确了正确消费心态和态度,端正了一些自身的不良消费行为。大学生在校园的高消费不可取,应端正消费心理与态度,树立正确的价

10、值取向,培养自身独立理财的能力。现今的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住脚,培养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是需要长期的理性积淀的。盲目和冲动是不独立、是任性的表现。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头脑中独立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具备独立行动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应该避免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科学的价值观, 有正确的人生准则。家长应培养子女的理财能力,正确引导其消费行为。一般只要每月准时把正常的费用打到他们帐上就行了,而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家长也许由于繁忙,没时间每月汇款,可能会先存一大笔钱在子女的帐上,这就需要孩子自觉,家长也应该打电话了解孩子的经济状况,以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家长也应该让孩子了解到挣钱的辛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自己打工体验一下,以促其形成节俭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