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0571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郑玉才)(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的发言提纲一、 机械加工技术行业和职业分析1.1机械加工技术行业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机械加工是指将原材料加工制成各种零件,并将它们装配为成品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与存储、生产的准备、毛坯制造、切削加工(含热处理)等。因此,机械加工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机械加工占机械制造总工作量的40%-60%,它与一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发展紧密相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1机械加工技术行业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机械加工技术行业是在人类生产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在“刚性”生产模式下,通过大量使用的专用设备和工装夹具,提高生产效率和加

2、工的自动化程度,进行单一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以“规模经济”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为目的。在70年代主要通过改善生产过程管理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在80年代,较多地采用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等高技术的集成来满足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从90年代开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向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加工质量进一步提高,其精密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亚微米级,而超精密加工已经进入0.01微米级。由于成组技术理论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数控加工技术等在

3、机械加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大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高精度、高质量。现代机械加工技术行业的总体生产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生产过程,广义上它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研究范畴;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不是独立的单纯的劳动活动,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化的活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国六十年来,新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广大科学技术人员通过自力更生、攻关克难、自主创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指导,将先进制造技术和实用加工工艺薪火相传,科技制造知识的传播和先进实用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骄人

4、的成绩,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我们对广东顺德、河北唐山、湖北武汉、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机械行业的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企业单位展开走访调查,我国的机械加工企业已经能够生产出一批世界水平的产品,有100多种制造业的产品形成了大批量生产能力,产量在国际上占据首位。如家用电器、照相机、集装箱、摩托车、拖拉机、特种电机、太阳能热水器等。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社会经济发展促使生产制造企业向着高科技、高效率的自动化方向推进。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气动、液压、机械及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以及系统控制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现代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以数字

5、信息处理为基础,集机械制造、微电子、计算机、现代控制、传感检测、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液压气动等技术于一体的复合技术,工业领域中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和深层次的阶段。我国虽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特别是机械加工行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高、精、尖机械加工产品的大部分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2)制造装备落后,制造装备是机械加工技术行业的核心,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的现代化。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发展严重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多依赖进

6、口,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系统、纺织机械和胶印设备的70%由进口产品占领;(3)工艺流程研究不够,系统加工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薄弱。近些年来,机械制造业随着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工艺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工艺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的根本措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引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生产、自主开发等多条途径,我国已能生产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单机产品,但由于对工艺流程研究不够,没有掌握系统成套技术,常常是90%的单机由国内企业制造,大量的成套设备却到国外组装。科学技术要通过工艺装备才能物化成现实

7、生产力,因此必须发展装备工业,而机床(含自动线、机器人等)工业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装备工业,其制造水平高低和拥有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机械加工技术将起关键作用。机械加工技术正朝着高速化、精密化、系统化、复合化、高效能的趋势发展。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及机械产品的多样化、市场的繁荣、性能价格比的优化等必将推动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产品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1.1.2机械加工技术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进入新世纪的机械加工技术面临着企业信息化、自动化、制造环境更新等一系列挑战,它必然要与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控制及人工智能、

8、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高新技术相融合,向着精密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由此推动其他新兴科学在切削理论和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机械加工也朝着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1)加工设备朝着数控技术、精密和超精密、高速和超高速方向发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将进一步普及和应用。普通加工、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可分别达到1微米、0.01微米、0.001微米(毫微米即纳米),向原子级加工逼近。(2)刀具材料朝超硬刀具材料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常用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钢,将逐步跨入超硬刀具材料的应用时代,陶瓷、

9、聚晶金刚石 (PCD)和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等超硬材料将被普遍应用于切削刀具,使切削速度可高达每分钟数千米。(3)生产规模由目前的小批量和单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由目前的手工操作、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刚性流水线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1.2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应用领域 广义的机械加工就是用机械手段制造产品的过程;狭义的是用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冲压机、压铸机等专用机械设备制作零件的过程,也就是利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被加工的工件处于的温度状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一般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冷加工。一般在高

10、于或低于常温状态的加工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热加工常见有热处理煅造铸造和焊接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侧重于冷加工,即利用切削工具和机械设备使某种材料通过多种手段变为理想的符合图样规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的机械零件的过程。冷加工是利用切削过程产生的机械力对各种工件进行加工,它一般是通过工人操作机床进行加工的,其方法有车削、钻削、铣削、镗削、刨削、拉削、磨削、珩削、超精加工和抛光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应用领域很广,它主要应用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机床、机器设备的常见机械零部件加工、普通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和机械加工设

11、备的调试、操作、维修保养与服务等。而且还应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兴科技发展和转化的速度将越来越快,技术更新周期也将越来越短;大量先进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的应用,使技术工人的工作性质从体力操作劳动为主向知识、信息处理即脑力劳动为主转变;机械加工行业的操作方式从以个人分工、独立和串行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向团队工作和并行生产方式为主转化;机械加工服务特征日趋明显,工作范围拓宽,专业间业务交叉。使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延伸,与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控制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

12、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融合。1.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等职业人才的典型工作任务现代机械加工产品的特点是品种多、更新快、生产周期短,整个加工系统及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向着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机械制造业将是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方式的全新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对从事机械加工的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必然与时俱进。从事机械加工的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掌握过硬的高新设备加工技能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当前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统计数据显示,从事机械加工技术的人才需求量始终名列前茅。作为培养大量掌握熟练的机械加工

13、技能人才任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理当担负起这个义不容辞的重任。为适应将来的职业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职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包括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典型零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基础、设备的维护等技能,还应具备在机械工业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与检修、工艺规程的编制实施、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先进加工方法、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能力;即要求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能独立完成车、铣、刨等机床的操作与工艺设计,并能胜任机械加工企业中钳工、模具加工、机床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

14、作。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等职业人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在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岗位上从事零件的加工,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部分从事生产设备的维修、调试,以及对机械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行政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1)绘制、识读图样,分析工作任务、明确生产纲领、技术标准;(2)选择制造材料、确定毛坯加工余量、选择加工工艺;(3)掌握机床设备运行机理并熟练运用;(4)选择切削刀具、夹具、量具等辅助装备;(5)确定工序、切削用量、编写工艺过程卡;(6)熟练操作、维护机床设备,常见故障排除;(7)使用软件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应用计算机控制设备加工;(8)精确检测产品技术指

15、标,改进、完善工艺措施;(9)熟悉生产现场管理、安全规程、成本核算等;(10)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产品作售后服务等。1.4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等职业人才的岗位群及能力结构分析机械加工设备操作员 维护机械加工工艺员管理就业岗位图1-1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适应普通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和机械加工设备的调试、操作、维修保养与服务等职业岗位群。根据对部分汽车、造船、机床等机械制造企业的抽样调研显示: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人员在企业机械加工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最大的岗位;机械加工工艺员占

16、12.6%;机械加工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车间主管人员占4.8%。(如图1-1所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可分为:(1)主要就业岗位: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及维护;(2)次要就业岗位:机械加工零件的质量检测;机械加工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 (3)其他就业岗位:机械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在机械加工企业中,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根据产品图样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对现有机械加工设备必须能熟练操作;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工艺员要能够根据图样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正确选用工艺装备,并能对生产现场的零件加工进行管理;从事生产设备的维修人员要求能全面掌握设备正常运转情况,具备较全面的机械加工知识。随着机械加工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