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04040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新颖教学之我见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竞力学校 滕霞 摘要:让孩子们有代入感,去感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何通过高声朗诵,玩其味,古诗的新颖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界的一道亮丽风景。关键词:设计新颖 读之,吟之,歌之,舞之,蹈之 中国古诗犹如一道闪耀着万丈光华的历史长廊,见证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和饱经风霜的历史。它是什么?古诗是古代中国人思想文化,艺术审美和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诗.大序中这样阐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怎么学,曾国藩的家训中有一段精辟的话

2、:“凡作诗最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详细,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碗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朗朗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似乎已成为古诗教学的万能钥匙,习惯于古诗教学模式化的教师们在备课时自觉轻松,不假思索的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教师们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如何让孩子们有代入感,去感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何通过高声朗诵,玩

3、其味,古诗的新颖教学已经成为小语界的一道亮丽风景。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我采用新颖的方式来教学古诗,营造起了身临其境的氛围,让他们学习热情高涨,越学越爱学,具体如下:一 教学设计新颖,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1 复习一组送别诗,引出一首诗,丰富文化内涵。新课程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而课本中只编入少量的古诗。因此,教学中教师除指导学生学习书本中古诗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其所学发挥种子、酵母的作用,使其在今后学习时能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学习以送别诗时,可以拓展学生思维为目的,引导学生回忆所看过的同类主题的古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

4、,让学生通过复习几首,引出一首。不仅能丰富古诗教学的内涵,使课堂显得丰满而灵动,而且也会使学生对古诗的感受更加多元和深刻,同时还会提高学生鉴赏古诗与品味古诗语言的能力。例如,我上公开课赠汪伦。在“送别”的背景音乐下引导学生回忆看过的送别诗。学生在送别音乐的熏陶下边交流边感受,营造了送别的氛围,再出示教学的送别诗的题目,增添了学生学诗的趣味,丰富文化内涵。2介绍古诗创作背景,体验作者心灵历程。诗词是凝练的文学艺术,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述了最真挚的情感,描写了最美丽的景物,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有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所以,理解古诗少不了要对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这对于深刻理解古诗内涵、了解作者的

5、心灵历程是大有裨益的。如赠汪伦一课,我在引出课题“赠汪伦”,初步理解课题意思后,引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个故事,就介绍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李白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和体验他的心灵历程。这样学生就有了代入感,融入角色里面了,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做好了铺垫。3介绍完他们的故事后,播放多媒体课件,更进一层营造气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构建新型的古诗教学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文画音形结合,语境与意境结合;感知、理解与想象结合”的优良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

6、,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如古诗赠汪伦,教学时如果只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很难唤起学生送别的感情,因此,把学生带进动感的真实情景中,引发情感的共鸣。4在形式多样的诵读后,让学生运用情境表演,结合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解疑 。子曰:“不悱不启”,教师应做好学生求知路上的引导者,适时启发、适势启发,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运用情境表演,充分发表

7、自己的看法。赠汪伦中抓住关键词语踏歌不及深入理解,选学生表演“踏歌”,情境表演让学生了解诗意。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学生们的好朋友转校的送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再用明代学者陈献辛有关质疑名句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疑问,学生听了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汪伦为什么早不送,晚不送,却在船即将离开时送?第一行诗写“李白”,第四行成了“我”?我并不着急作答,藏于教学后,让学生做主体,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诗歌,并让学生同桌讨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使学生明白了汪伦用踏歌的形式送别李白的,两人之间情谊深厚,体会了前两句是叙事,李白置身第三人称,而汪伦的突然出现和特别送别让李白惊

8、喜,最后就直接抒发,成了第一人称。学生通过主动质疑,自读释题,互助学习,完成了教学意图。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动。5创设情境,升华感情,让学生的感情达到沸点。古诗是作者的心灵产物,它依靠语言意境同时又超越语言意象,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殊不知,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生活阅历不同、个性存在差异,若单方面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结果只会是对古诗的曲解、浅解甚至是错解,绝不会是妙不可言的个性体验,终究会使古诗教学陷入肤浅的泥沼。因此,创设情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赠汪伦一课中设置李白和汪伦话别的情形,让不同的学生演示,通过语言,神情,让学生

9、感情达到沸点。6先欣赏同一类型的一首诗歌,再让学生模仿写他们送别老师的诗。因为古诗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想,借鉴古人创作诗歌的方法,去写诗抒发自己的情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 诵读方式读之,吟之,歌之,舞之,蹈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古诗诵读应该是充满诗意的多样化的:读之歌之,舞之蹈之。读,用古诗平仄音调的规律诵读;唱,和着古曲旋律唱诗;吟,半读半唱,表达音韵美;舞,借鉴手语独特表达方式,在吟诵的同时通过形体语言抒发感情。正是把握了古诗的特征,汲取了传统诗句的精髓,

10、将古诗的节奏和音韵,情趣和意象通过有情趣的读,唱,舞,让学生高声念诵,低吟浅唱,随心而舞,从而入画境,更入诗境,悟诗意,更悟诗情。赠汪伦这首诗,我在教学中,顺势而至的“读,唱,吟,舞“,让教学更贴近诗文之境,使“赠汪伦”在古曲声,吟诵声,舞动之中似“风行水上,自然成纹”符合了语文古诗教学追求的大道至简。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多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素养。 古诗就向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不学诗,而无言,诗言志,诗传情。诗如生命,生命更如诗,我愿意以一颗如诗句的心,让教学如诗,让教育如诗,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如诗。参考文献:多媒体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渲染效应张艳霞古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薛萍萍新课标古诗教学特色赏析朱文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