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94019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4-2教学模式、教学环境2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职责汇编1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度2计算机 房管理制度3实训中心各实验室分布图4实训室文化建设5 部分实训室及设备图片6钳工实训室工作规范7各实训室实 训守则8钳工实训课堂教学规范流程9现代学徒制10学校公 工实训中心建设方案11实训中心工作总结与计划12仿真虚 拟教学材料13企业产品开放项目课程14实训场所文化建设 相关图片1519/ 1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言序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江 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 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苏教职2

2、01234号)文件精神,我 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高水平示范性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模式。江苏省盱胎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盱胎县境内,占地 401亩,是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学 校,2012年又成功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成 功升格为“江苏省盱胎中等专业学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为 盱胎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技能性人才,尤其是我校的数控技 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是淮安市课程 改革试验点,2002年办学,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共培养毕业 生1129人。该专业连续多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70

3、人以上,现 有在校学生505人。根据盱胎县“十二五”规划中对机械加工制 造业人才的需求和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和建设规模的需求,现申报该专业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 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该基地所依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属省教 育厅确认的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201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将建成19/ 2江苏省品牌专业,为把该专业建成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而且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 基地,我们将加强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现代化环境、师资 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改 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本区域支柱产业和社会服务

4、的能力。为了确保在两年内实现上述目标,特制定本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 行业背景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专家预言: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最终 是数控技能人才的竞争。而培养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专门化的实验 实训设备来保证。结合我校及江苏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设高 水平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我国数控 行业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区域经济发 展的需要;三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2. 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在经济全

5、球化趋势下,我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 化,各相关企业急需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 的应用性人才。“高薪难聘高级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 热点问题,实训基地及其教学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是制约技 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的主要瓶颈。我县在全力打造“新 兴轴承之都”的鲜明导向下,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至今年5月底,区内竣工和在建的轴承机械企业达到58家,2015 年计划达150家。其中,轴承企业间已初步形成轴承钢管、钢球、钢圈、组装的产业链。根据对开发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工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19/ 3的调查分析,至2015年盱胎县对数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

6、求将 达到5000人以上。人才需求方向有产品造型设计人员、数控加 工工艺及编程人员、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人员、数控机床维修及保 养人员和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等。同时,原有的数控操作人员由 于设备更新升级较快,而且大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学习,普遍存在 操作者素质不高和知识有待更新等问题,因此,加快我校数控技 术应用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 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机械加工类中、高级技 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是区域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二)建设基础1 .实训基地建设与地方产业相对接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江苏新正奇

7、有限公司、江苏盱 胎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企入校。 与中弘轴承等10多家企业开展一般性合作。按照“共建”“共享” “共赢”的原则,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胎慧邦控制系统 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生产基地,为学校提供生产线设备, 负责技术指导,共同进行生产管理。旭日轴承等公司与学校合作, 共建冠名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并为该专业提供毕业顶岗实习岗 位。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 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 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 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

8、指导 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 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 的机制。2 .有较好的硬件环境本基地共有8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设备设 施总价值660万元,部分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 19/ 4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从2010年起,该基 地正按照模块教学和项目教学要求,逐步将上述实习实训室改造 为能满足教学的技能教室。还可以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 与鉴定工作。3 .有较好的师资队伍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创办于2002年,累计毕业生1129人。现 有全日制教学班级11个,在校生505人,专任

9、专业教师19名, 专业理论教师10人,实习指导教师9人,高级工5人,技师13 人,“双师型”教师14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4%,高级职称教 师11人;其中8人获硕士学位;市兼职教研员4人,省优秀教 育工作者2人,市学科教学带头人4人;外聘兼职教师6人, 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有徐祥、林新农等淮安市名师和 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教师盛修权、李彪、张红霞、吴林春等, 他们具有丰富的实习实训指导和培训经验。初步建设起了一支数 量足够、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4 .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本基地的实习实训课程数控车削与编程、电工技能与训练、车工 工艺学、钳工工艺学等主要学科采用实践性的教学

10、手段。在数控 车削与编程、电工与电子技术、车工技术、钳工技术等课程的教 学中,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已开始采取给学生设计实训项目, 布置实训任务,规定上交作品的规格与质量要求,再由学生动手 操作的教学方法。目前,本基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课时比 例已经达到50%以上。融入了数控车工、电工、普通车工、钳 工等考证必须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毕业生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比例达100%。学生的实习作品绝大多数 来源于企业产品,绝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能够达到企业合格产品的 要求,初步实现了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的要求。5 .拥有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基地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行业企业技

11、术人员、培训教师利用19/ 5企业现有产品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钳工工艺 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已经在和中国劳动保障出 版社商量出版事宜。另外我校金属切削加工一一钳工工艺学 金属切削加工车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数控车实 训等多本校本教材被江苏教育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并在江苏 省推广使用。还编写了培训指导用书机械识图电工技能 AutoCAD等4本。6 .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该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 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举办培训班,年培 训人数在700人次以上。基地与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胎 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

12、开展深度合作,开办与专业 相对应的校办企业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生产,年产值达300多万 元,经营收入的30%用于基地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或培训。实 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还通过现场指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 形式为其他校企合作企业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提供了项 目和技术改造咨询,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10万元。7 .数控实训基地现有基础情况学校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现有层高达5.7米的数控加工车间、 机加工车间各1个,占地4580平方米,40余台普通机床已基本 能满足数控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铣床 和加工中心设备较少,不能充分满足数控专业全部学生操作主流 数控机床生产性实训的教

13、学需要。而且信息化教学手段落后,缺 少正版的三维CAD软件。(三)建设必要性一是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对该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 需要。为了保持我县经济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创业富民”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核心战略,大力推进 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满足盱胎19/ 6打造“轴承之都”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据预测,未来三年内,仅 我县就需要该专业中高级技能型人才6000余名,全市约需35000 名以上。从当前和今后人才市场的需要情况看,该专业技能型人 才的缺口巨大。因此,加快我校数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 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先进数控

14、加工技 术的数控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为了确实加 强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县委县政府于2008 年将盱胎县四所职业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成立盱胎县职业教育集 团。经过近几年专业发展,目前我校数控专业已建成为江苏省示 范专业。因此,建设数控专业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是优化区 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三是提升我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需要。我校数控技 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在体制机制、硬件环境、信息化水平、 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紧

15、跟市场,基地 服务能力相对其它学校较高,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示 范专业,今年将创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建成高水平示范性实训 基地后,可以在实习实训、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模式等方面为全县乃至全市中职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与示范,从 整体上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二、建设目标与思路(一)主要问题1、基地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 善,基地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2、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能够满足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的实习实训教室还在建设之中,能够满足专业综合 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实训室尚待进一步建设

16、。网络资19/ 7源库有待进一步丰富。专业主干课程校本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3、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能力、 实习实训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4、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二)建设目标1 .总体目标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盱胎支柱产业,深度融入 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数控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盱胎 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 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 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 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 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两年建设,把本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