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76586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 庆 交 通 大 学学 生 实 验 报 告实验课程名称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开课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学 院 XXX级 XXX 专业 1 班开 课 时 间 2013 至 2014 学年第 2 学期设 计 题 目 大学生就业问题 评分标准评 分学 号姓 名学 号姓 名课程设计报告(结构的完整性、表述的清晰程度、方法的正确性、结果的可靠性,40分)、平时表现(30分)、答辩情况(30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2013 年 12月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

2、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从大学生自身,企业和社会三个大方面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而总结出相关的结论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可行方法。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Matlab 数据拟合一、问题重述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

3、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请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从以下几个侧面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1)利用网上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建立大学生就业供需预测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2012年就业形势进行预测;(2)分析影

4、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建立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利用所建模型评估你的竞争力;(3)利用定量分析的结果,给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增加就业的建议以及你个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打算。二、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基本假设:1.假设政府在近几年内没有出台什么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很大的政策和措施。2.假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变化率和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呈正相关。3.假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变化率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4.假设部分毕业生的自身主观原因影响了自身的就业。5.假设相应的网络数据为真实的就业情况。6.假设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没有很大的变化。7.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在一定时期是稳定的。符号说明:N(t)表示t

5、时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r(t)表示t时刻的毕业生就业率,且0r(t)1r0表示时刻t0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R(t)表示t时刻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率表示就业人数在的就业因子表示未就业人数中的阻滞因子表示需求人数的需求因子三、问题分析通过网上所给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而就业率呈上下波动的态势,造成这样的原因无非是由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供过于求,供需平衡,供不应求三种态势形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种,我们要找出最重要的几种因素来作为我们建立模型的条件四、模型的建立下表为2001年2011年大学毕业生和就业情况年份毕业人数/万人就业人数/万人GDP/亿元就业率200111

6、481.9109655.1770%2002145107.3120332.6974%2003212159135822.7675%2004280210159878.3475%2005338257182937.3776%2006413318216314.4377%2007495350265810.3170%2008559347314045.4369%2009611403.3340902.8166%2010631470397893.1574%2011660481.8458217.5873%表一问题一:通过表中所给数据我们可由Matlab和excel来求其分布图表二表三表四根据所给图示我们可以建立drN

7、/dt=R(t)N+rN-(1-r)N =R(t)+(+)r-N、均为比例系数,假设+0当N(t)为常数时,我们得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满足一阶微分方程:dr/dt=(+)r-R(t),且r(t0)=r0假设模型中R(t)=R是一个常数,则就业率为:r(t)=e(+)t(r0-rc)+rc则 rc=(-R)/(+)为该模型的不稳定平衡解,所以当R时,有rc0,这说明只要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较大(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小),就存在不稳定的毕业生就业率。当+时,有rc1,这就表明,只要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非常大,就会出现不稳定的高就业率,由于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所以不稳定的就业率是不可能的,所以在

8、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当rcrc,这就表明只要不稳定的就业率rc低于初始的就业率,那就有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不稳定的就业率。五、模型的求解对问题一:因为在实际调查中需求率是难以完整的统计出来的,所以我们就不考虑需求率,所以微分方程为:dr/dt=(+)r-且r(t0)=r0通过实际的调查数据求出、设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的数据如表五所示:年份(t)毕业生人数(N)就业率(r)t1n1r1t2n2r2tnnnrn表五则将dr/dt=(+)r-进行差商近似处理得到(ri+1-ri)/(ti+1-ti)= (+)ri-设+=x,=y。则方程可化为y-rix+(ri+1-ri)/(ti+1-ti)=0记 又

9、因为所以把表一相应的数据代入此方程得到x=0.36,y=0.26,=0.1,=0.26因此,全国普通高校的就业率微分方程的定量模型为dr/dt=(0.1+0.26)r-0.26且r(2001)=0.7将上述数据代入方程得到全国普通高校的不稳定就业率为rc=0.72所以可以估计出下一年的就业率,因此,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r(2012)=e0.36x(12-1)(0.7-0.72)+0.72=0.45所以,我们之2012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率还不及50%。对问题二:经过讨论和相关的数据结构显示出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扩招;2.教育

10、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3.企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4.就业指导与分配派遣中的某些障碍。从社会原因分析有:1.政策、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农民进城、下岗再就业)的变化、机遇;2.社会支持:家庭背景、学校名气、社会机构;3.信息支持系统。从大学生自身原因分析有:1.知识技能: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求职技巧;2.人格特征:兴趣、人格、能力;3.职业期望:预期收入、保留工资偏高;4.自我效能:精英意识问题;5.社会支持:心里层面的社会支持。综上可建立模型社会、政策、经济、企业家庭职业期望知识技能个性就业与再就业社会支持信息自我效能学校、社会指导、社会舆论2001年2011年我国GDP分布图:表六

11、就业薪水期望值表七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表八通过以上的分析反推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出去社会因素以外最主要考虑自身的因素因素自己所占的实际比重知识技能60%人格特征50%职业期望36%自我效能60%社会支持30%表九表十 V=(S1+S2+S3+S4+S)/5=(60%+50%+36%+60%+30%)/5 =47.2% 而47.2%50%由此可见我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很低都没有达到一半的就业竞争力,未来自己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对问题三: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社会因素之一,如政府很好的引导大学生就业那么必然要做出政策调整,我们可向有关

12、政府提出的建议为: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3.制定长期的中国大

13、学生人才培养战略,以适应外部转型环境的急剧变化,增强对市场反应能力和大学生的竞争能力。4.短期以扩大需求为政策重点,承认东部巨大的就业需求,户口管理和就业管制,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研究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国家需要发展的地区和单位的国家政策,使大学生隐忧就业显性化。5.完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指标和发布制度,从安排率到就业率,信息发布制度,排除摩擦性就业问题。6.国家要建立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政策,提高在职人员自然减员速度,消化大学生就业,政府的人力资源规划,科学的组织规模和人员需求,明确就业需求总量,研究职位需求,确定科学的需求系统,探索多样化的就业模式。就个人而言:1.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提高自己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2.加强自身对社会的实践,充分做好毕业就业准备;3.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定制自己的目标,了解当前的社会需求;4.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交流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5.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就业的多方面选择。六、模型的评价与推广模型的优点:1. 模型巧妙地将主观因素量化。2. 正确运用了Matlab软件进行计算。3. 正确运用数学建模层次分析法解决了问题。4. 适用范围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