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76217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17读通鉴的启示 现在,一部线装本资治通鉴仍静静地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可以说,资治通鉴伴随毛泽东走过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卢志丹 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17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毛泽东的藏书中,既有资治通鉴的线装本,又有1956年初版的这个点校本。这两种不同版本的同一史书里,都留有他圈点批画的笔迹和记号。 1912年,年方19岁的毛泽东在一连投考实业、法政、商业几个专门学校都不满意而自动退学后,报考湖南省立高等中学,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教育家符定一录取。符定一对毛泽东十分器重,特地借给他一部通鉴辑览。毛泽东反复阅读,由此开始奠定了解中国历史

2、的基础,也激发了他对资治通鉴的浓厚兴趣。 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毛泽东生前戏称她为“孟夫子”)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有一段时间,毛泽东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读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毛泽东读书的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态,让孟锦云终生难忘。 毛泽东还劝孟锦云读一读资治通鉴,并且送给他一本介绍资治通鉴的小册子作为入门读物。在读了这本小册子后,孟锦云请教毛泽东说:“这部书叫资治通鉴,是让统治者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可为什么不从有史以来就写,而是从周威烈王

3、二十三年写起呢?” 听到这个提问,毛泽东的眼睛一亮,显出异常高兴的神情,笑着对小孟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孟夫子真是动了脑筋。看来,你是嫌这面镜子不够大,怕照得不够全面。其实,这面镜子已经不小了,统治者如果认真照一下的话,恐怕不会一点益处没有。如书里论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清朝的雍正皇帝看了很赞赏,并据此得出了结论,治国就是治吏。如果臣下个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那非天下大乱不可。” 孟锦云说:“主席,您讲的这个意思我明白,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可是为什么不从头写起呢?从头写不是更完整吗?” 毛泽东说:“司马光之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4、或者说是司马光认为发生了一件大事。” 孟锦云说:“这一年有什么大事?我学过的历史书上,怎么没讲到?” 毛泽东说:“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的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选择这一年的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嘛。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敢胡来,下面凭什么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孟锦云说:“为什么从这年开头我明白了,可为什么只写到五代就停止了呢?” 毛泽东说

5、:“有人说,这是由于宋代自有国史,不依据国史,另编一本有困难。我看这不是主要的,本朝人编本朝史,有些事不好说,也可以叫做不敢说,不好说的事大抵是不敢说的事。所以历代编写史书,本朝写本朝的大抵不实,往往要由后一代人去写。” 孟锦云又说:“资治通鉴里写了不少皇帝,有些皇帝糊涂得很,可他还当皇帝,真让人不可思议。” 毛泽东说:“中国的皇帝很有意思,有的皇帝很有作为,有的皇帝简直就是糊涂虫,可那是没有办法的事。皇帝是世袭呀,只要老子是皇帝,儿子再糊涂也得当皇帝,这也怪不得他,生下来就是皇帝嘛。还有两三岁就当皇帝,当然要闹笑话。他那个皇帝好当得很,什么事都有人替他办噢。” 孟锦云说:“那种皇帝当然好当,

6、谁都能当。三岁就当皇帝,真是荒唐。” 毛泽东说:“中国历史上有三岁的皇帝,但没见过三岁的娃娃拉着车满街跑,六岁也不行。你说当皇帝与拉车哪个更难啊?皇帝糊涂,当然大臣们就胡来,就拼命地搜刮老百姓。老百姓不服就要镇压,那方法残酷得很,通鉴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当时有一种刑罚,把人的肚子打开,拖着犯人的肠子走。暴政到了这种程度,老百姓忍无可忍了,就造反,镇压不下去,就完蛋。” 孟锦云又向毛泽东请教了一个问题:“王安石与司马光既是对手,又是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儿?” 毛泽东说:“这两个人在政治上是对手,王安石要变法,而司马光反对。但在学问上,他俩还是好朋友,是相互尊重的。他们尊重的是对方的学问,这一点值得我

7、们学习,不能因政见不同,连人家的学问也不认账了。” 孟锦云说:“以前总认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一人编写的,现在才知道是几个人合写的。” 毛泽东说:“一个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编写不了这么一部大书。写上名字的是五个人,没写上名字的还不少呢!这个写作班子互相配合,各施所长,一千就是19年,这里还有皇帝的支持。当然,主要是靠司马光,没有他主持,一切都不会有。”孟锦云听了毛泽东的介绍,情不自禁地说:“这部书真是一项大工程!”毛泽东也感叹道:“说得对,大工程。司马光可说是有毅力,有决心噢,他在48岁到60多岁的黄金时代完成了这项大工程。当然,这段时期他政治上不得志,被贬斥,这也是他能完成这部书编写的原因哩!

8、” 孟锦云说:“听说司马迁也是这样,受宫刑之后完成了史记。” 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日史记,一日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对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会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司马光晚年还做了三个月的宰相,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便死了。死了之后,还接着倒霉,真是人事无常啊!” 孟锦云转了个话题:“为什么那么一部大书,写政治军事的那么多,写经济文化的那么少呢?” 毛泽东说:“中国的军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杰出的政治家大多数是军事家。在中国,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代,不懂得军事,你那个政治怎么个搞法?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话。没有天下打天下,有了天下守天下。” 最后,毛泽东总结性地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现在,一部线装本资治通鉴仍静静地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可以说,资治通鉴伴随毛泽东走过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摘自毛泽东品国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