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知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575987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临床输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临床输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输血知识应怎样对待临床医生输血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手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出 血量在 10 毫升/公斤体重以下者原则上不输血。对估计出血量在1000 毫升以上者,争取手术野血被回收,减少或避免输同种异体血,杜绝“营养血” 、“安慰血”、“人情血”等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实行成分输血, 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的补充, 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 手术中适当采用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 减少出血。输血前应做哪些化验项目 ?输全血前, 必须做 ABO 血型的正向和反向定型, 以及患者和献血者之间的交叉配合试验 (含抗球蛋白 试验),输血液成分,按成分血的

2、要求配血。在Rho(D) 阴性率较高的地区,还应常规做 Rho(D)血型检定。对经产妇或有输血史的患者做不规则抗体检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必须相容才可输血 。输血的途径有哪些?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血, 成人身上最暴露最容易穿刺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是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 脉;次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婴儿和儿童,较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1 岁以下儿童可用头皮静脉。下肢静脉壁比上肢静脉壁厚,又容易发生痉挛,所以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为防止输入的 血液在进入心脏前从手术部位的创面流失,故凡头颈部和上肢的手术,应选用下肢静脉输血;凡下肢、盆 腔和腹部手术,应选择上肢或颈部静脉输血。

3、对新生儿输血或换血可用脐静脉。输血应选择什么样的针头?输血针头的规格为 14-20gauge(G),常用 18G 。当静脉较细或给患儿输血时应选用较细的针头。当需 要大量输血时则应选用较粗的针头;输注浓缩红细胞不顺时,可先加入 30-50 毫升生理盐水后再输注(一 般不用葡萄糖液,因其可引起红细胞凝集而堵塞滤器或针头) 。输血时应该注意什么?( 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 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 和 Rho(D) 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

4、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 血。(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 血器(滤网孔径为 170 微米,总有效过滤面积为 24-34 厘米 2,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 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进行输血。(3)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多得超过30 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 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在接下一袋血继续输

5、注。( 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 在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 10-15 分钟或输注最初 30-50 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密切注 视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或血库 做必要的原因调查。通常,输血不必加温血液。( 6)输血后将血袋保存于 2-8C冰箱 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调查回执,并与输血完毕后第二天退还输血科保存。输血 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负责医师将输血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8)输血完毕后,

6、医务人员将输血单第二联贴在病历中。如何决定输血量? 输血量和输血速度需根据输血适应症、年龄、贫血程度、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心肺情况等决定。一般 说来,对一个体重 60 公斤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 400毫升全血约可提高血红蛋白( Hb)10 克/升或 红细胞压积 (Hct)0.03 。对大量出血或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量要大。对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每次 输注 1-2 单位红细胞为宜。对老年人和儿童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每次宜输少量红细胞。如何决定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和年龄来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速度应较慢, 老人和儿童患者速度也应慢。一般来讲,开

7、始速度应较慢,约5 毫升 /分钟,宜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 10-15 分钟后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一般 200毫升血液可在 30-40 分钟输完。对危重病人紧急抢救时如何输血?危重病人须紧急抢救输血, 时间紧迫不允许按常规配血, 须由经治医生写明抢救原因及提出不交叉配 血的申请,并记录入病例。 输血科可立即发给 O型红细胞(小于 600毫升),必要时加 AB 型新鲜冰冻血浆, 先给病人输用,之后再行常规化验和交叉配血。大量输血时应如何配血?有时患者因外伤、出血、手术输血等病情需要,在短期内大量、迅速地输入异体血液,以维持正常生命的生理功能。输血量通常在 500 毫升以上,或 10

8、00、2000 甚至 4000-5000 毫升,乃至更多。这样,在短 期内患者体内会接受较大量的、不同献血者的血液。任何一方存在与他人不合的血型抗体,都会在患者体 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为了避免不相合抗原抗体反应的发生,确保病人的输血 安全,必须在供受者之间、各献血员之间进行交互配合试验(交叉配血) 。具体方法如下:(1)ABO 系统必须相同。(2)进行病人于供者之间交互配合试验,应相合。分为:主侧交互配合试验;次侧交互配合试验。(3)献血者之间的交互配合试验。此项试验可避免献血员之间抗原抗体在病人体内的反应。如果不是第一次输入,比如第一天输 1000 毫升,第二天在输

9、800 毫升,应第一天做供受者之间、各 献血员之间交互配合试验;第二天重新取病人血样,再与准备输的 800 毫升进行供受者之间,各献血员之 间的交互配合试验。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有哪些? (1)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病人,或病人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 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25% 。(2)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带氧能力,但血容量基本正常的病人。 血红蛋白 100 克 /升,可以不输;血红蛋白 60 克 /升,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 60-100 克 /升之间,根据病人的代偿能力,是否有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来决定。3)血小板,用于病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

10、向或表现。血小板计数 100x109/ 升,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 50x109/ 升,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在( 50-100)x109/ 升之间,应根据出血是否易于控制来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 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限制。(4)新鲜冰冻血浆( 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PT 或 PTT 正常值的 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病人急性大出血(出血量相当于病人自身血容量的60%),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病史或临床过程表明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内科输血指征有哪些?(1)全血:用于任何原因引起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 80 克

11、/升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输注。(2)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缺氧症状。血红蛋白 80 克 /升,或红细胞 比积 0.30 时输注。( 3)血小板:血小板数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伴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 30x109 升,或血小板功 能低下且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4)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 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体重为 10-15 毫升 /千克新鲜冰冻血浆。5)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因子)的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6)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

12、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高血钾症或缺 IgA 抗原但已有 IgA 抗体的患者。(7)浓缩白细胞: 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 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 中性粒细胞 0.5x109/升时输注患贫血性心力衰竭的新生儿输血应注意什么?一般认为新生儿 Hb50 克/升时可出现心功能不全,贫血是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故需要输血。为防止 输血增加心脏负担, 可以在小量 (5 毫升/千克)慢速输注浓缩红细胞的同时或之前 15 分钟注射足量快速利 尿剂(如速克)慢速输注浓缩红细胞的同时或之前 15 分钟注射足量快速利尿剂(如速尿) ,并尽量选用带 氧能力强的相对年轻的红细胞;输血过程中给小量速效毛地黄制剂;适当吸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