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59083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总论一、考情分析:本章内容在考试中多以常规客观题形式考核,分值1015分。题型201020092008单选题3题3分2题2分4题4分多选题4题8分5题10分4题8分判断题2题2分1题1分2题2分合 计9题13分8题13分10题14分二、本章变动章节(按新教材章节分布)2010年教材2011年教材位置内容位置内容第一章P22页倒数第1行2009年6月1日P22页倒数第1行2008年7月31日三、本章主要考点总结(一)法的本质和特征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把握3个考点:(1)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2)法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

2、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2.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X,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X,具有利导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X,具有规X性。【例题多选题】(2009年)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X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

3、的本质和特征,以上四个选项的描述均正确。(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归纳如下:要素概念种类主体(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公民(自然人);个人包括个体户、农户和合伙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客体(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1)物,包括自然物、人造物、货币及有价证券不包括:阳光、空气、自然灾害等(2)非物质财富(精神产品、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第一,知识产品(智力成果):包括著作、发现、发明、设

4、计等,知识产品本身没有实物形态,但通常有物质载体,如证书、书籍、录像、录音等;第二,道德产品:包括荣誉称号、嘉奖表彰、体育比赛的名次等(3)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营管理行为等(4)人身,包括人体的部分和整体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权利,如继承权等(2)义务,如纳税等【例题多选题】(2009年)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A.自然人B.发明专利C.劳务D.物质资料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根据规定,自然人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三)法的形式和分类1.法的形式序号形式制定机关举例备注1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根

5、本大法2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中华人民某国民事诉讼法2、中华人民某国刑法在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也有权对其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中华人民某国会计法2、中华人民某国公司法3、中华人民某国税收征收管理法3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其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4地方性法规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4、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1、市城乡规划条例2、某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是地方司法依据之一5自治法规

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1、某自治区立法条例2、某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自治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据6特别行政区的法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某国某特别行政区基本法7行政规章部门(部委)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1、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某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行政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政府规章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4、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1、某市旅馆业管理办法2、市实施中华人民某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8国际条约国家之间中华人民某国和乌克兰关于民

7、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国际条约不属于国内法的X畴;2、我国签订和加入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具有同样的拘束力;3、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法的形式之一。2.法的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2)根本法和普通法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就是宪法,普通法泛指宪法以外的所有法律(3)实体法和程序法法的内容(4)一般法和特别法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5)国际法和国内法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6)公法和私法法律运用的目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例题单选题】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A.宪法B.同级政府规

8、章C.法律D.行政法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均高于地方性法规。11月24日更新(四)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总结如下:序号途径适用X围适用对象选择方式1仲裁适用横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2民事诉讼3行政复议适用纵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不平等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经济纠纷(1)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

9、定不服时再起诉(2)有的则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诉讼(3)还有的则只能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解决,由行政机关对纠纷作出最终裁决4行政诉讼【例题多选题】某县工商局对甲公司抽逃资金的行为罚款1万元,甲公司不服。对此双方可采用的解决方式是()。A.仲裁B.行政复议C.民事诉讼D.行政诉讼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县工商局对甲公司罚款1万元,甲企业不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再提起行政诉讼。(五)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3.独立仲裁的原则4.一裁终局原则注:仲裁实行一裁

10、终局制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不予受理。(六)诉讼时效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注意】以上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例题多选题】根据规定,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D.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

11、讼时效期间。A、B均适用特别诉讼时效期间1年的规定,C、D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七)行政复议适用X围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掌握,利用排除法)【注意】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复议,也包括一定X围内的抽象行政行为复议。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前面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2.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掌握)(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

12、理决定,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例题单选题】对下列哪些情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B.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C.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D.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适用X围。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况有两种:(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八)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

13、系区别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管辖权不实行级别、地域级别、地域(特殊、专属)审理形式开庭 、不公开不开庭开庭、 公开判决一裁终局一级复议二审终审生效时间作出之日送达之日一审 送达15日后(九)法律责任的种类根据我国经济法的有关规定,违反经济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三种责任种类民事责任10类行政责任行政处罚:7类行政处分:6类刑事责任主刑:5类附加刑:4类2010年11月30日更新(第一章练习 答案后期提供,建议各位学员先做,然后再对答案,也可以先晒一下自己的答案,相互对一下)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

14、式有()。A.停止侵害B.拘役C.罚款D.没收财产2.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有权管辖的人民法院是()。A.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D.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空气B.消费资料C.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D.嘉奖表彰4.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C.战争爆发D.海底火山爆发5.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A.原告住所地B.背书人所在地C.票据收款人所在地D.票据支付所在地6.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最广泛、强制性最严厉的法律部门是()。A.宪法及其宪法相关法律部门B.民法商法法律部门C.经济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