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53211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三专题14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

2、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

3、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2.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B.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来看,材料体现了历史传承,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表现出青铜器的功能,排除;B项周代和商代一样,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都是铭文,只不过字数增多,语句格式化加强

4、,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C项依据材料“追颂祖先功德”是铭文的主要内容之一,“追颂祖先功德”属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与宗法制互为支撑,体现了宗法制度,排除。【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材料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具有相当的难度。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数属于礼乐器,同当时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另外有少量兵器、工具、生活用器等,到战国秦汉时期越来越偏重于日用化。3.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

5、D. “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

6、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材料及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的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为无关项,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B项与史实不符合,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很深。C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内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

7、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晋朝法律特点5.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

8、,“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正确答案为C项。“五经”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以D项说法错误。【要点解密】汉代“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的形成1形成过程(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实现统一后的秦朝,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统一,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2)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西汉,面临着生产遭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

9、面,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3)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比较温和的儒家思想为宜。汉武帝一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2发展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3影响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6.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

10、知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C. 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答案】B【解析】“唐末渐有印书”、“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印刷书籍逐渐传播到各地,而唐代没有出现活字印刷术,故选B而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选项只有在材料中体现的内容才可以是正确的选项,凡是材料没有体现的选项,即使是正确的说法,也是不能作为正确答案的,比如CD就是这种情况,需要排除;还有就是本身不符合史实的选项,也要果断排除,比如A项就是这类。7.古代中国科技著

11、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厂古代科技发展A. 具有儒学化特征B.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C. 为封建统治服务D. 受益于儒学的推动【答案】A【解析】从“以经命名”,以及“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来看,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儒学化特征。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儒学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排除D项。8.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

12、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河南(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说明河南状元人数减少的情况,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经济重心虽然南移,但中原地区经济却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政治重心是在北方,故D项也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9.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

13、科技的重要特点是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医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 技艺先进B. 实用性强C. 体系完整D. 注重实验【答案】B【解析】从表中的科技项目可知,都与现实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故B项正确;从表中看不出技艺先进,A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体系完整”,也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故排除C;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注重实验,故排除D。10.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

14、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由材料关键信息“王阳明”“以求尽其心”“四民异业而同道”等,材料涉及的是王阳明的心学,D项符合题意。A项的“四民”“秩序”,B项的“整合社会阶层”,C项的“百姓生计”,材料均没有涉及。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名师点睛】关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联系与区别。第一,二者都是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第二

15、,两者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在世界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第三,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第四,得到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通过外部事物得到理;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致良知”,通过内心得到理,“内心即理也”。11.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材料是唱脸谱中的歌词。“蓝脸的窦尔敦”,蓝色在脸谱中寓意刚烈勇猛,所表现的人物大都是绿林豪杰和勇猛剽悍的将领。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判断B项正确。脸谱来源于生活,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排除A、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如“白脸的曹操”,白色寓意奸诈自负,否定了曹操的历史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