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53039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热化学方程式及盖斯定律: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标明各物质的状态,方程式系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2.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 有关利用盖斯定律的计算,合理设计反应途径,正确加减热化学方程式及其H求得未知热化学方程式及H。 4.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S(s)+O2(g) SO2(g) H=-296KJ/mol, 的意义是:32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296kJ的热量二、 (1)燃烧热:在101 kPa时,1 mol纯物

2、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三、 反应热的计算()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一个给定反应的反应热可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来计算。 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由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可知,一个给定反应的反应热可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来计算。 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由于物质的能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测定时的温度和压强,因此一个给定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完成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单位:molL-1s-1或mol

3、L-1min-1说明:同一反应中,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影响因素影响结果(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的速率。(适用于气体或溶液的反应)P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T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正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其他:表面积 块状固体:粉碎。液体:喷洒雾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正

4、= 逆 (本质特征)(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二.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应:nA(g)mB(g)pC(g)qD(g),K=(固体和纯液体不列入表达式)。浓度积:Q=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注意:用浓度列三段式求平衡常数。 K有单位,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K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进行的程度越大;其值只与温度有关,如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方程式相加,K相乘;方程式相减,K相除;方程式相反,K为倒数。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的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

5、建立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一段时间后条件改变(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v正v逆旧平衡新平衡移动的方向:由v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V逆 ,平衡不移动。若V正V逆 ,若V正V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速率时间图A此类图像定性地揭示了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含条件变化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等、动、定、变、同”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 A B 2、浓度时间图B此类图像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像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即达到平衡时)时间应该相同。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值

6、应该满足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此类图像可以用于推测反应方程式。 3、全程速率时间图如锌和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所示的变化。不同时间段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不同。AB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加是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而BC段反应速率减小是因为随反应的进行,盐酸逐渐被消耗,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4、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此类图像要注意的是,折点对应的时间即是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短表示反应速率越快。而水平线的高低表示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它表明的是平衡移动的方向。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b用催化剂,a不用) (T1 T2)(P1 P2) 5、恒温(恒压线)

7、 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一般是某物质的浓度或某物质的转化率,而横坐标是温度或压强。主要考虑温度或压强对平衡的移动。要特别注意,该类图像中一般有温度和压强两个条件同时在改变,要注意先固定其中一个条件不变判断另一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然后再判断另一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不能遗漏。常见类型有: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反应mA(g)+nB(g)pC(g)+qD(g)为例分析:四、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 温度、浓度或压强),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大多

8、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如SO3、CO2、C6H12O6、CCl4、CH2=CH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盐。如HCl、NaOH、NaCl、BaSO4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如HClO、NH3H2O、Cu(OH)2、H2O混和物纯净物 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2.影响弱电解

9、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三、水的电离平衡:H2OH + OH- 水的离子积:KW = HOH- 单位:(mol/L)225时, H=OH- =10-7 mol/L ; KW = HOH- = 10-1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

10、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1)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 (2)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 -lgH (2)pH的测定方法:pH试纸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 注意: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红色58紫色8蓝色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无色810浅红10红色四、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

11、)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2、实验用品试剂:酸 、碱、指示剂、蒸馏水。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等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1)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中:a.查漏,b.洗涤,c.润洗,d.装液,e.排气,f.调液面,g.记录。锥形瓶中:a.注入碱液,b.记读数,c.加指示剂。(2)滴定(3)数据处理4、误差分析1)原理(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cB= VB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 cA标准溶液的浓度。2)误差分析 (1)标准液配制引起的误差 称取5.2克氢氧化钠配制标准液时,物码倒置。 (偏高) 配制标准液时,烧杯及玻璃棒

12、未洗涤。 (偏高) 配制标准液时,定容俯视。 (偏低) 配制标准液时,定容仰视。 (偏高) 配制标准NaOH滴定盐酸时,NaOH中如混有碳酸钠。 (偏高) 配制标准NaOH滴定盐酸时,NaOH中如混有碳酸氢钠。(偏高) 配制标准NaOH滴定盐酸时,NaOH中如混有KOH。 (偏高) 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洗涤。 (偏高) (2)标准液操作引起的误差 滴定前读数仰视,滴定后读数俯视。(偏低) 滴定结束,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滴未滴下。 (偏高) 滴定前有气泡未赶出,后来消失。 (偏高) (3)待测液操作引起的误差 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过再装待测液。 (偏高) 锥形瓶有少量水,直接放入待测液。

13、(无影响) 摇动锥形瓶时,溅出部分溶液。 (偏低)五、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 (2)程度小 (3)吸热3.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相促进,两强不水解。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 NaHCO3) 4.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影响因素影响结果T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水解吸热)C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促进

14、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5、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 显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 (如: HSO3- 、H2PO4-) 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 (如:HCO3- 、HS- 、HPO42-)6、双水解反应: (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2)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 + 3S2- + 6H2O = 2Al(OH)3+ 3H2S六、电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