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5240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步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20年来,评审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分调动了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程序等方面逐步出现了一些与新的形势、任务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一是在评价方式上,由于表决方式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监督,职称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体现不够充分。目前职称评审在表决时,由于评审过程不公开,多采用评委定性投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透明度不够;评委更多地依赖于有水分的二手材料,

2、在对申报人整体认识上还比较模糊的情况下进行评审,从而使得投票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难以有效保障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二是在评价标准上,由于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抽象,导致评委对申报人员的综合素质、业绩贡献、能力水平的评价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及公平公正的原则。现行的职称试行条例中规定了四个条件:学历、资历、水平、业绩。由于业绩贡献、水平能力、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的评价内容过于笼统,弹性比较大,评审中这两个“软件”基本上成了可有可无的补充条件,评委的关注点都集中在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两个“硬件”上,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由于不同地区或不同专业的情况差异较大,评委对评审标准尺度

3、的掌握不够一致,对申报者评审条件的刚性约束激化了供求矛盾。为缓解矛盾,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单位职称评审标准截然不同,创造出一些“内部条件”、“破格条件”,导致职称评审失去了衡量学术水平的功能,职称与能力不匹配。加之对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等“一刀切”的做法,使得本应重视的“工作实绩”反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三是在评聘模式上,由于评价与使用管理模式单一且重叠,职称终身制抑制竞争氛围的形成,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取得任职资格,才能由单位根据岗位设置情况进行聘任。而由于职数固定,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流动性,有些岗

4、位因职工随着年龄及身体健康等各方面原因,工作效率等受一定影响,因此需重新聘任,新聘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很优秀,已具备新岗位的要求,但岗位指数在首聘时就已经占满,无法受聘,严重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现行的职称制度要真正体现评审的价值,充分发挥通过职称评审甄别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就必须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体系与标准。克服评价标准简单划一,缺乏量化,过于笼统抽象,造成对业绩贡献、水平能力的评价内容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的情况,在评审中体现效率优先及公平性原则。评审标准要强调专业特色,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等细化考评标准,以区分出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和业绩的差异。制定具体的、

5、操作性强的量化评审指标,包括基础指标、政治思想指标、业绩指标等,以增加可比性;增加必要的弹性因素,充分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如奖励情况、各种先进荣誉、考核等级、各种培训证书等。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评审方式方法,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改变由过去单纯的专家评委看材料的传统方式,采取答辩、考试考核与评审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评审方式。评审前可由单位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申报人员进行考核评分、投票,考核及投票情况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条件。由评委会组成专门考核小组对申报者在履职期内专业技术成果及专业技术工作获奖情况进行系统认定,并强调申报者的业绩成果

6、的延续性,克服为评职称而进行突击成果申报的短期行为。三是要建立约束机制,规范评审专家的职业道德,营造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评审环境。加强评委对评审标准条件的学习与掌握,通过竞争上岗以公选方式确定学科评审专家评委,彻底废除不记名投票规定,每一个评审环节均需要明确标注专家名字公开评审过程。公开评审环节,设立旁听席。取消目前职称评审不复议规定,对不公平职称评审的上诉与告发依证进行复审。同时,在职称评审中发挥计算机作用,建立任职条件库,把好预审关;建立模板,规范评审表格;建立专家信息库,把好论文鉴定关;利用网络优势查询审核评审材料;建立高质量评委库,优化评审环境。并利用计算机投票,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取代人为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四是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扩大信息沟通渠道,维护专业技术人员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比如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职称评审政策的宣传,让专业技术人员广泛了解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及评审程序。同时,消除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评审的认知差距,让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职称评审的标准制定,使标准的制定更能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真实水平,并让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参与职称评审的全部过程。及时反馈专业技术人员对评审结果的意见,加强评委、评委会管理单位及被评人员的互动与对话,通过互动关系,不断完善和改进职称评审标准及评审方式,充分发挥出专业技术职称的激励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