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55230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筹划一、教学指引思想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本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的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承当,减少难度;二是增长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本期教学以校教学筹划为指引,贯彻推动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构造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她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的境界;实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二、学生基本状况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一种学期的学习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爱好,有一定的学习动力。然而,从上学期上课反馈的状况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课效果差距较大。有的学生基本较好,视野开阔,并能对

2、历史事件刊登诸多自己的见解,这也让教师必须加大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有的学生基本一般,但课堂回答积极。大部分学生历史基本基本差,因此要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讲授。这学期的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注意学习措施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教材特点本学期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2、教材内容本学期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重要以课为单位,论述国内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1课,每课教学一学时。、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开皇之治;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3、唐朝与新罗、日本的关系;唐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北宋的统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和战;宋与金的对峙;南方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宋代衣食住行的基本状况;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与民族融合;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的疆域;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的政策;资治通鉴;佛教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故事;四大发明;本草纲目;赵州桥;北京城;教学难点: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唐代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宋时期,政府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间复杂的关系;对蒙古族统一中国应如何看待;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四、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

4、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顿和运用有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她人合伙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迈进的大趋势和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抱负,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抱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五、重要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

5、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别,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摸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规定,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步,压力感又会增进学生去积极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谋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材贯穿某些材料阅读,“读读”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事实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步,又实行

6、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足运用教材,同步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测、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贯彻好课堂的教学目的。目的统一,精确;以“内容原则”的规定为依;体现统一规定与个性发展统一。、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步也使学生积极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局限性,及时总结。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发明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增进,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进度及学时安排教学进度及学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试卷评讲导言课2第一课第一课3第二课第三课4第四课第五课5主题活动课主题小结6第六课第七课7第八课第九课8第九课主题小结9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0课堂测试试卷评讲11第十课第十课半期考试及试卷评讲13五一放假14第十一课第十二课15第十三课第十四课16主题小结主题活动演讲会1试题练习第十五课18中考1第十六课第十七课20第十八课第十九课21第二十课第二十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