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552095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测试题第一章 班主任工作的历史演变第二章 班主任工作基本理论一、填空1、在古代社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 个别教学) 形式。2、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学基础主要介绍( 终身教育思想)和(主体教育思想) 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3、马卡连柯认为, (班集体建设 )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4、班主任工作必须坚持以 (学生的发展 )为本。5、解决冲突的一般方法有( 协商、 调停 、 权威解决) 。二、选择1、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理论的教育家是(C)A、昆体良 B、埃拉斯莫斯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2、提出“前景教育”原则的教育家是(A)A、马卡连柯 B、苏霍

2、姆林斯基 C、柯尔伯格 D、纽曼3、提出“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家是(B)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柯尔伯格 D、考纳4、我国开始建立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并作为班主任的任职条件的时间是(D)A、1951年 B、1952年 C、1978年 D、2006年5、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 )A、朗格郎 B、华生 C、奈瑟 D、马斯洛6、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是( A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多元智能理论三、判断1、班主任这一角色严格说起来应该出现在原始社会()2、我国最早近代意义的学校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3、目前,班级这一

3、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只被少数国家采用,所以也只有少数国家设置班主任()4、在我国班主任制正式确立的时期应该是在建国初期()5、构件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趋势()6、重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也是未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7、适度维持班主任的权威与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是对立的()四、简答1、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1)班主任工作将构建以生为本的新模式(2)班主任工作要关注现实生活,更新德育内容(3)班主任工作应注重学生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4)班主任工作要体现民主性(5)班主任工作要注重整合教育力量,形成德育网络2、简答终身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4、。(1)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功能(2)班主任不能把班级教育局限于学校与班级,要拓展学生教育生活的时空、内容和领域(3)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自律性。3、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1)适度维持班主任的权威形象(2)塑造学生的行为(3)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4)合理运用班级规则与秩序的约束力4、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防止哪些心理效应带来的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1)要防止首因效应(2)要防止刻板印象(3)要防止认知中晕轮效应(4)要防止近因效应(5)要防止价值效应5、简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1)注重学生的

5、主体能动性(2)全面分析、正确引导学生的需要(3)引入情感教育艺术(4)营造自由的学习气氛第三章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班级是学校为了( 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按照 一定的规章制度 建立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的( 执行管理、教育职能) 的正式群体。2、班主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以 (学生的发展 )为最终目的。3、不同学科对儿童观是不一样的,在教育领域中人们曾用( 生长 )来描述儿童的成长,后来更多地使用 发展 这个概念,现在人们常用 生成 一词来阐述。4、杜威把人的可塑性看作是形成习惯或发展的一定倾向的能力,习惯有两种形式:一是 (习以为常的形式) ,二是( 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

6、以应付新情况的能力 。5、关于儿童发展,“生成”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一、( 主体的自我生成 );二、 (个人的整体生成 );三、 (个体的社会生成) 。6、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反映着( 群体组织 )与 (个人属性 )两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两种人际关系形式:即:( 正式组织) 和 (非正式组织) 。7、班级组织的基本成员是由( 学生群体、 班主任 、 任课教师 )三部分组成。8、班级组织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 孤立探索阶段 ;二、 群体分化阶段 ;三、 组织整合阶段 )。9、班主任的班级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树立个人理想,确立班级愿景 ; 二是遴选学生干部,构建班

7、级组织 ; 三是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10、以身作则原则就是班主任在工作中 (严格要求自己,自正其身,率先垂范) ,为学生( 树立良好的榜样) ,用 (身教 )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二、判断题:1、人的发展具有能动性的一面。()2、学校将教育划分为德智体等诸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教育的结果也有明显的划分。()3、“自然生长说”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个人本位论。()4、儿童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地社会环境主动交换的过程。()5、在班级中,慧正式组织可以忽视不管。()6、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7、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的哲学家。()8、学生主体原则就是否定教师之于学生发展

8、的主导作用。()9、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0、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揭示了启发疏导性原则。()三、简答题或名词解释:1、“班主任工作原则”:所谓班主任原则,就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它既是班主任工作独特的任务、内容和规律的反映,也是广大班主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班主任作为班级群体组织的领导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信息沟通:首先,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换中介。其次,班主任还可以成为班干部与普通学生

9、或其他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再次,班主任还是沟通课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此外,班主任还是沟通社会的信息桥梁。(2)集体建设:一是树立个人理想,确立班级愿景。二是遴选学生干部,构建班级组织。三是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3)事务决策:为了班级的健康发展,果断地处理班内突发事件,对班内矛盾和纠纷中的是非曲直作出评判和裁决,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决策。(4)承担责任:主动承担责任是班主任作为班级领导者的必要内容,也是对班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有效方式。3、在班级组织的发育过程中,组织整合阶段呈现出哪些特征?第一,班级成员和谐共处,有了很强的集体意识,学生小群体的界限、优势与服从关系日趋淡化。第二,

10、班级学生的主体性、自主能力进一步地提高,班级组织已达到自我管理水平,并能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第三,各种角色权威或制度权威的影响力也渐渐减弱,班主任或教师作为学生依赖的对象、班级组织的领导者与管理者等形象也慢慢变得模糊,更多的时候是充当学生的倾诉对象或“成人朋友”、顾问或参谋,成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的“首席”。第四,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能力逐步形成与提高,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渐趋一致,自我个性的充分实现已成共识,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在课内外自主地开展学习,他们关注的已经不再是通过夺取各种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以提高威信,而重视谋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并愿意为自己及他人的成就而相互合作。第五,班级

11、群体已摆脱本位主义的思维框架,能够根据逻辑原则和全局利益来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第六,班级中的对立和冲突主要是由于学生认识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造成的逻辑和个性上的矛盾。4、在班级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孤立探索阶段中班级群体具有哪些特点?首先,班级成员彼此缺乏充分交往,人际关系是情绪性、随机性的。其次,班级还没有形成大家认同并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只是从自己角度去理解并参与共同活动。第三,班级的心理气氛是由直接的相互接触决定,群体意识和聚合力较弱。第四,班级对班主任有很大的依赖性,如班级工作目标由班主任拟订,班干部由班主任指定,班级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主持等。第五,学生还不能公然反对班主任和教师,甚

12、至还不能提出任何意见或建议,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个体属性之间的矛盾。5、“班级互动”:所谓“班级互动”就是指班级成员在一定的班级生活场景中按照既定的组织规则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6、班级人际关系中的“正式组织”有哪些组成部分?(1)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集体对班级学生群体发挥教育主导作用。(2)在班主任领导下以班委会为首的全班学生群体,要达成班级奋斗目标。(3)隶属于班委会的各学习小组,是开展互助学习和有关活动的基层组织。(4)是由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指导的各课外活动小组。7、“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目标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四、论述题:

13、8、结合实际,说说如何应用班主任工作的“学生主体原则”?一、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有班级活动的开展都从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出发,考虑这些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成长的实际,是不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在开展班级工作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所采用的教育措施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吻合。二、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认识对象,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9、新时期班主任角色转换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就某一方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

14、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15、。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则不仅满足于此,而是更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一位哲学家说: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4)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另一时期对另一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