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503294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大连市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有关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辽政办发201836号)要求,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各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两次批示精神,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的具体举措,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文明工程来抓,以提升厕所服务品质为手段,以方便群众如厕为目的,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工作机制,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大连“两先区”建设,助力大连振兴发展。(二)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各地区发展水平、城乡差异,科学合理选择“厕所革命”方式方法,结合现有厕所数量、布局及群众需求,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规划引导,科学布局。根据国家标准、区域人口分布、产业状况和公厕使用强度,合理规划公厕布局。精心组织设计,突出以人为本。农村户厕改造坚持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建管并重,提升服务。注重生态、环保、经济、实用,形成规范建设、精细管

3、理、优化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严格依法管理。完善公厕标识指引,运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方便群众就近如厕。注重实用,力戒豪华。厕所设计和建设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突出环境整洁、干净卫生、方便舒适等实用功能,不得盲目贪大图洋,不得脱离实际需求片面追求豪华。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加强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强化部门分工协作,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全民意识,营造共同缔造、共同维护和文明如厕的氛围。(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开放一批,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文明如厕”的目标。1城镇公厕。到2020

4、年底,全市城镇计划三年共新建改造公厕431座、新增内厕开放626座,其中,城市(县以上,下同)新建改造公厕391座、新增内厕(单位内部厕所)开放553座,基本实现建成区每平方公里3至5座公厕;乡镇新建改造公厕40座、新增内厕开放73座。2018年,全市城市新建改造公厕139座、新增内厕开放206座;乡镇新建改造公厕17座、新增内厕开放21座。2019年,全市城市新建改造公厕125座、新增内厕开放169座;乡镇新建改造公厕12座、新增内厕开放21座。2020年,全市城市新建改造公厕127座、新增内厕开放178座;乡镇新建改造公厕11座、新增内厕开放31座。(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

5、市城建局、市卫生计生委)2旅游厕所。到2020年底,全市三年共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37座。2018年,全市建设旅游厕所62座,其中新建48座,改扩建14座。2019年,全市建设旅游厕所38座,其中新建28座,改扩建10座。2020年,全市建设旅游厕所37座,其中新建22座,改扩建15座。(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旅发委)3农村户厕。到2020年底,全市三年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0.75万座。2018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8.15万座(不包括已计划建设的2万座),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8%。2019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3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9%。202

6、0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3万座,全市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卫生计生委、市农委)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城镇公厕建设1补齐短板,提高数量。遵循“新区不欠账,老区要补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公共厕所。各地要进一步开展城镇公厕现状调查和分类评估,建立城镇公厕档案制度和台账管理制度。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16)、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等技术规范标准,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按照辖区公共厕所实际情况分解建设任务,制定20182020年度公共厕所建设、共享计划。老城区

7、新建公共厕所要科学布局、合理利用道路两侧的方砖步道、公共绿地及桥下、地下空间,增设新型环保式公共厕所、钢结构公共厕所。环卫部门要依法参与环境卫生专项设施规划、设计及验收工作。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配合棚户区改造计划,逐步消灭旱厕,逐步淘汰现有老旧可移动公共厕所,逐步对面积过小、蹲位过少、设施不齐、功能不全的公共厕所进行翻新改造或拆除重建。严禁随意拆除城市公厕,因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确需拆除的,要遵循“拆一补一、就近建设、优化服务”的原则,不得减少现有公厕数量和建筑面积。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交通枢纽、公共建筑、大型公园绿地、集贸市场等人流集散场所应设置公厕。除涉密和安全保卫需要外,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内

8、部厕所按规定率先免费对外开放;医院、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服务单位内部厕所应当免费对外开放;鼓励城镇街道周边其他单位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内厕开放时间不得少于营业时间。发展农宿、旅游观光等外来人口聚集的行政村,按需配建公厕。(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城建局;配合单位:市国土房屋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旅发委)2科学设计,提升品质。城镇公厕设计和建设要突出环境整洁、干净卫生、方便舒适等实用功能,力戒豪华,脱离实际。着重提升公共厕所全天候24小时开放能力,对缺水、缺电、缺暖的公共厕所尽快补齐短板,彻底解决冬季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认真执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9、(CJJ142016),科学选建固定式、钢结构式、移动环保式等建筑类型,独立式与附建式相结合,规范厕位尺寸,合理设置管理间、工具间,在人流集中场所的公厕,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厕女蹲(坐)位与男蹲(坐、站)位比例可为32。有条件的公厕可设置无性别厕位。公厕外观和色彩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对方便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卫生间及附属的盲道、轮椅坡道、手抓杆等无障碍设施设备进行设计、建设。(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城建局;配合单位:市残联、市自来水集团、国网大连供电公司)3精细管理,提升服务。健全公共厕所台账制度

10、,完善因历史原因造成无产权证明(登记)的公共厕所产权登记以及新、改、扩建公共厕所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厕所(含对外开放的社会单位厕所)精细化管理制度,实行“所长制”管理、挂牌服务、制度上墙,做到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建立保洁服务日志,记录保洁频率、保洁时间、保洁人员、设施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保持公共厕所的设施设备完好。切实加强交通枢纽、商场、公园、广场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公厕的运行监管,力争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全市公共厕所基础信息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公厕云平台”系统。利用“城市公厕云平台”手机APP和微信公众

11、号方便快捷查找周边公共厕所,通过公共厕所在线评价功能反馈管理服务情况。进一步完善、更新公共厕所实体导向标志、标识,充分利用路灯杆、交通标志杆等公共设施,扩大公共厕所导识系统的覆盖度和识别度,做到立面导识和地面导引相结合。对企业弃管的公厕,各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确保正常使用。各地制定城区公厕考核办法,实现检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闭环管理流程,做到公厕平时有人扫、日常有人查、问题有人管。(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城建局;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委)4科技支撑,绿色环保。新建、改扩建公厕要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生态等技术要求。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结合

12、,有针对性地研发适合北方寒区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易维护及资源化利用的排泄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针对不同条件和类型,开展试点和示范工程。做好移动公厕储备,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城建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环保局)(二)提升旅游厕所品质1开展建设提升行动。旅游厕所规划与设计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全面贯彻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等技术规范标准。推进厕所均衡化分布,将“厕所革命”培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示范工程。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向有旅游资源的低收入村倾斜。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步伐,力争在

13、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4星级以上温泉旅游企业逐步实现全覆盖,鼓励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国土房屋局)2开展服务提升行动。推广以PPP模式、提供承包经营、大中型企业冠名赞助、企业出资政府回购等“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模式。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养机制,鼓励引进专业化、集团化、连锁经营的厕所管理公司。探索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鼓励设置男女厕位转换、开设女性专用厕所,体现人文关怀。在旅游旺季、重大节假日、大型节庆活动期间,鼓励设置移动厕所。(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

14、区管委会、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委)3开展科技提升行动。按照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不断创新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术。在气候寒冷、无上下水系统的区域,推广生物处理技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推广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三)抓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1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地区,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在一般农村地区,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等

15、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厕所;在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庄,原则上采用水冲式厕所;在山区或缺水地区的村庄,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式厕所。鼓励加大水冲式卫生厕所建设比例,提倡改厕入户,确保冬季正常使用。(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城建局)2示范引领,整村推进。积极探索户厕建设适宜技术和模式,建设一批农村户厕建设示范县、示范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3加强协作,粪污同治。农村户厕建设和改造,要同步实施粪污治理。组织编制适合不同地区农村改厕和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标准图集,推行合理改厕模式。农村新建

16、户用厕所要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指导村民科学使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对未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要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市农委、市建委)综合考虑村庄区位、农户数量、聚居程度等因素,结合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选择适宜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建设农村厕所下水道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牵头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市环保局、市城建局;配合单位:市卫生计生委)4强化管理,同步维护。要严格执行改厕流程、加强施工技术指导、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农村户厕的管理和维护。农村户厕维修和管理,纳入县级政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对新(改)建的户厕建档造册,涉农区市县(先导区)组织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