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500057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能在中等以上学校、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二、基本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诚信守法,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

2、、团结协作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的一般知识;得到学科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具有课堂教学的能力、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实践课教学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

3、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具有职业迁移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5、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三、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3.5学分。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世界文学、语言学概论、美学、逻辑学。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教育实习:第七期112周;2、教育见习:第六期;3、社会实践:每学年寒暑假;4、学年论文:每学年结束之后完成并上交;5

4、、毕业论文:第七、八期,时间跨度不少于16周;6、听讲座:四学年中听学术讲座(含微型课)32次;7、创新学分4分:(详见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创新学分的规定。六、教学时间分配表表1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表2 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表3 教学计划进程表表4 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表5 汉语言文学专业辅修课程一览表表6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识选修课程一览表表1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学年与学期科 目 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四学年合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课堂教学15171717171793112入学教育军事训练22复习考试1.51.51.51.51.51.51.5105教育实习1212教育

5、见习教育调查社会实践时间4周,主要安排寒暑假,亦可结合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进行。生产劳动分散安排在各期,共2周。顶岗实习1414毕业论文毕业教育1515机 动05050505050505054学期周数1919191919191919152寒 暑 假1414141456学年周数52525252208表2 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课程类别理论课学时实验(践)学时学分数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4433133622%选修课204127.3%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4072515.3%专业方向课程必修课6233722.6%选修课272169.8%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1705111.57.1%选修课6842.4%实践教学

6、课程学年论文13.5%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12周8项岗实习14周8毕业论文6合 计25512187364163.5100%表3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程设置课程 构成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 分学 时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核 各类课程 学分合计总 计理 论实 验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四学年一(15)二(17)三(17)四(17)五(17)六(17)七(9)八(3)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1050041781、大学英语1226419866444436221100041082、计算机基础47545303+2094000783、体 育41321322222060230814、思想政治理论1423

7、4183512+12+14+135、军事理论134342周 6、信息检索117171选修课程1、人文类12204204127.32、自然科学3、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1010040011、现代汉语8128128442515.31010040022、写作69696331010041293、古代汉语6102102331010041314、中国现代文学5818123专业方向课程必修课程1010040051、中国古代文学15249249333333722.61010042302、中国当代文学3515131010040083、文学概论6102102331010040094、世界文学585853210

8、10040115、语言学概论3515131010041516、美学3515131010040127、逻辑学234343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16272272169.8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程120340581、心理学351311.57120340562、教育学35131010040103、语文教学论35131100040014、现代教育技术1.53417171+15、微格教学训练0.5171716、试讲(说课)0.517171选修课程442.4实 践 教 学 课 程1、教育实习812周2213.52、项岗实习814周3、毕业论文6学分、学时合计163.525512187364163.5100注:表示考

9、试,表示考查; 通识选修课程分人文类、艺体、自然三类,主要在第1-6学期完成,共12学分,其中人文、艺体专业的学生必须选自然科学类课程2门、艺体类课程1门;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须选人文科学类课程2门、艺体类课程1门;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2学分。表4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总 学 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开课学期和周学时学分考核1010040151、汉字学(必选)343422101004016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3434221010040183、词汇学3434221010040194、训诂学3434221010040205、音韵学3434221010040146、中国语言学史3434221010043117、论语研究3434221010043108、庄子研究3434221010043339、乐府民歌研究34342210100431210、文心雕龙研究34342210100431311、唐诗研究34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