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案4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49423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先的摇篮》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祖先的摇篮》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祖先的摇篮》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祖先的摇篮》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祖先的摇篮》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先的摇篮》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先的摇篮》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先的摇篮?教案4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妙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二、学情分析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再那么,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如今的孩子来说,理解甚少。因此,老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三、关于教学目的的制定目的一: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边读边思。四年级

2、学生的生字学习应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引导学生自主确定要学习的生字新词,并借助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认识生字,理解新词。但老师要重视反响检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词,扎实学生的语言根本功。“按要求预习课文是本单元的一个学习要求。老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明确预习要求,重视预习反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的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目的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目的二和“目的三是严密联络的,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含义,产生情感。因此,老师更应强调读诗文,悟诗意。要引导学生联络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展

3、开想象,在学生自我感悟的根底上,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关于教学设计本堂课是围绕“读展开教学的,采用“朗读感悟想象再感悟的课堂教学形式,由学生自己揣摩,体验感悟。根据既定的教学策略,分以下几个步骤落实:一预习课文,读通诗文。在学生按预习要求进展预习的根底上,老师通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读通诗文。二通读全诗,理解大意。让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读诗文,边读边理解:“祖先的摇篮指什么?“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妙而遥远的回忆?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初步进入诗的意境。三读诗赏句,入境悟情。这一过程,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

4、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妙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化理解诗意。四反复诵读,表达情感。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在教学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诗意,感受祖先的摇篮留给人们美妙而又遥远的回忆,我采用启发想象,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中。师: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生1:他们在那儿采果子。生2:他们在那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生3:他们可以在茂密的森林里打猎。生4:他们可以随意地逗小动物们玩。诗歌多为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感情的,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5、,诗句里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对于小学生而言,光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要围绕课文内容,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想象,让平面的诗句凭借学生丰富的想象生成为一副副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此时,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投身于诗歌的意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于是,诗句背后所隐藏的情味和意蕴,就在学生的想象中显现出来了。借助想象,领悟情感,体会诗意,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开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实在理解了诗句,感悟了诗意。教学反思: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象,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妙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衬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

7、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展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妙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才能,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缺乏。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化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