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493962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年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国家林业局试行日期:年月日年 前言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林业局下达的编制任务,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仔细分析了目前国外森林生态站工程建设情况,总结了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遵循勤俭节约原则,在考虑森林生态站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森林生态站的发展趋势,确定了本标准容。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广泛征求了全国各相关单位专家意见。主编单位根据反馈意见仔细修改后,由主管部门召开全国审查会,并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四章:总则、建设容与项目构成

2、、选址与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请各单位在本建设标准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地址: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号,邮政编码:,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郭浩王兵丁访军艳高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年月 / 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容与项目构成第三章选址与规划布局第四章观测设施第五章建设标准第六章仪器设备第七章人员配置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附件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适应林业宏观决策和满足森林生态站长期观测研究的需要,规和加强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

3、提高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升森林生态站的观测研究水平,特制定本标准。第二条本标准是为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审查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的尺度。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围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森林生态站建设。第四条本标准的制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第五条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第六条森林生态站建设应坚持

4、科学、合理的原则,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功能齐全和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建设容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根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规定,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基础上,确定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的构成。第八条森林生态站工程建设项目由观测设施、综合实验楼、辅助设施、仪器设备等部分组成,见表。表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建设构成建设构成建设容观测设施集水区、水量平衡场、径流场、固定样地、综合观测塔、气象观测场、人工气候室等的建设综合实验楼功能用房和辅助用房建设辅助设施观测用车、道路、水暖电、通讯设施、宽带和网络等方面的建设仪器设备水文观测、土壤

5、观测、气象观测、生物观测、通量观测以及数据管理等各种设备的购置注:项目构成未包括土地征占用。第三章选址与规划布局第九条 森林生态站选址应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及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森林生态站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同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具科学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二、各种监测设施布设的可行性。三、不受筑路、开垦等土地利用方式及放牧的影响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地方。四、具备可靠的电源、水源和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第十条 森林生态站建设条件:一、森林生态站必须有主管部门下达的建立森林生态站的批文。二、 森林生态站建设涉及多个单位的,必须有共建或合

6、作协议。三、 森林生态站建设必须要有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四、 森林生态站项目建设要明确研究人员、观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与比例。第十一条综合实验楼的选址应充分利用现有水电、交通和通信等外部条件进行。第十二条森林生态站观测设施的布设,应符合下列条件:一、 森林生态站观测设施的布设应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二、 森林生态站观测设施的布设应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同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和区域等方面的差异性,突出区域特色。三、森林生态站观测设施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森林生态站区域地带性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树种的观测需求,以及地貌、坡度、坡向、岩性、土壤等确定。第四章观测设施第十三条观测设施

7、包括测流堰、水量平衡场、坡面径流场、固定样地、综合观测塔、气象观测场、林气象观测场、人工气候室等生态要素观测设施,观测设施构成见表。表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观测设施建设设施名称地面气象观测场处林气象观测场处测流堰个水量平衡场个坡面径流场个固定样地个综合观测塔个数量第十四条地面气象观测场和林气象观测场建设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国气象行业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进行。第十五条 测流堰的建设参考中华人民国水利行业标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进行。第十六条水量平衡场和坡面径流场的建设以各站区主要林型为建设数量依据,面积不应低于100m2。第十七条测流堰所在森林集水区的建设面积不应低于10000m2,且集水区应为

8、自然闭合小区。第十八条固定样地建设以常规样地为主,地形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考虑大样地,常规样地面积不宜低于20m20m,大样地面积不宜低于5ha。第十九条综合观测塔为开敞式,建设高度不应低于林冠层的倍,一般情况下不应低于20m。塔底面积以1m1m为宜,不应超过4m2。综合观测塔应配备避雷设施,防雷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的有关规定。第五章建设标准第二十条综合实验楼是森林生态站观测与研究人员从事实验与生活的场所,包括功能用房和辅助用房两部分,其建筑总面积应为。第二十一条功能用房是指实验室、档案室、会议室、办公室等;辅助用房主要是指科研观测人员的单身宿舍、卫生间、厨房、餐厅等。功能用房和辅

9、助用房包含的各类用房建设面积按照表的规定执行。表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综合实验楼与观测用房建设综合实验楼总面积功能用房辅助用房合计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档案室合计单身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其它第二十二条综合实验楼抗震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三条 辅助设施包括观测用车、道路、供水、供电、暖气、通讯设施和网络等方面,见表。表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辅助设施建设观测用车台辆主干道路水、电、暖气和通讯设施标志牌、围墙等网络建设通讯线路、输电线路、变压器、输水管道、暖气管道、锅炉、水塔等站区标志牌个。每个观测设施标志牌至少个。围墙500m。宽带接入局域网第二十四

10、条森林生态站供电系统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电力部门的设施,确有困难的,应按电力部门的要求进行预算和建设包括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等。森林生态站的供电应满足照明和仪器设备运行的需要,室外照明应满足全天候作业的要求。第二十五条给排水系统包括输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水塔等建设。供水、暖气等建设应满足森林生态站人员全年观测研究的需要。第二十六条主干线道路是森林生态站与站区外道路连接的设施,其建设宜控制在20XXm以。第二十七条森林生态站的标志牌应醒目、统一,标志上应有森林生态站的名称和网络徽标。观测设施标志牌应详细注明观测设施的名称、功能、面积和建设时间等。第二十八条森林生态站的宽带应接入局域网。第二十九条观测车辆宜

11、为越野车型。第六章仪器设备第三十条仪器设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精度、围、自动观测和存储功能好的设备,应能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规定的相应观测指标的观测,并要求应有较好的扩展性。第三十一条仪器设备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辅助设备等,包括水文观测、土壤观测、气象观测、生物观测、通量观测以及数据管理等各种设备的购置,具体容见表。表 森林生态站工程项目仪器设备建设类别仪器设备主要功能建设数量台、套水文观测植物液流测定系统套测定树干液流及树木蒸腾水位、流速测定系统测定流域出水口水位和流速水文蒸渗测定系统蒸渗仪系统是研究水分平衡、物质平衡、土壤溶质运移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套用于多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离子

12、的方便测定土壤观测土壤水分测定系统套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露点水势仪测定土壤露点水势土壤氮循环监测系统监测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土壤土壤导水率测实验室非饱和导水率和野外饱和导水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系统用于实验室进行水分特征曲线及其滞后现象的研究,是研究土壤与水分之间物理关系气象观测气象观测仪器 观测各种气象要素自动气象站套自动采集和存储各种气象要素梯度气象站自动采集和存储气象梯度观测要素生物观测冠层分析仪测定叶面积指数年轮分析仪套对树木生长锥样芯或年轮盘片进行树木年轮与密度的测定根系分析系统套用于非破坏性地动态追踪分析根系形态因子,能够将根系相关数据定量化径向生长仪套用于测定树木的径向生长超声波森林

13、测高仪套用于野外进行高度、距离和水平距离的精确测量便携式叶面积仪台用于测定树木叶片的面积光合测定系统套用以测量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与植物光合相关的参数通量观测水汽通量观测系统套用于森林冠层水汽通量的测定廓线系统套用于测定不同梯度的浓度大孔径闪烁仪套开展区域和景观水平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观测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套用于土壤的释放量的测量其它观测连续自动分析仪套用于水体、土壤、植物提取液及其它样品快速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套用于微量元素的分析凯氏定氮仪套用于测定物质中的氮含量差分式用于边界、面积等测定和定位气相色谱仪用于永久性气体和沸点低于400的气体、液体及气、液混合物分析数据管

14、理数据传输设备用于数据发射、接收和传输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用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辅助设备水暖设备办公设备第七章人员配置第三十二条专业技术人在森林生态站所有人员配置中所占比例不宜低于,其中研究人员应占以上,观测人员占。第三十三条森林生态站应具备的人员结构和数量要求,见表。表 森林生态站人员配置人管理人员研究人员观测人员合计备注人人人人研究人员要有高级职称含高级职称人以上,以博士学位为主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在执行本建设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下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