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4880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青岛版 素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信息窗2摘葡萄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杨阳一家采摘葡萄的情境,包含的主要信息有:爸爸摘了45千克,杨阳摘了35千克,每箱5千克,妈妈摘的葡萄可以装12箱。借助问题“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引入对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借助问题“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引入对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最后,引导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总结出“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列综合算式解决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的问题,明确包含除加(减)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去采摘园的话题,通过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

2、该情境,让学生根据信息窗的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展开学习。 “合作探索”中有1个红点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是探究先除后减混合运算;绿点部分是探究先除后加混合运算。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学生体会到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教材采用和信息窗l相似的“解决实际问题列综合算式计算概括运算顺序”的线索编写,但给学生的探索空间要比前面大得多。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此处首先呈现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即“要求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要用妈妈摘的减去杨阳摘的,妈妈摘的已经知道了,要先求杨阳摘了多少箱”。教材仍然呈现了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分步列式

3、解答,另一种是列综合算式解答。在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体会和理解“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情况下,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运算顺序。学生已经积累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解答时可以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会列综合算式吗?在组织交流时,可以按照分析数量关系列式确定运算顺序计算的流程来交流。通过信息窗1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经验,所以,教材中没有详细地体现运算顺序的交流过程,但这里仍然要把运算顺序作为教学的重点,即“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解题思路与运算顺序结合起来,学生在解决问

4、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减混合运算先算除法的合理性。绿点标示的问题是:“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此处通过计算使学生理解“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不难理解且学生也已接触过,教学时仍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重点交流分析问题的过程和运算的顺序。解决绿点下面的问题“想一想,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上面两个实际问题和两个综合算式,用自己的语言尝试归纳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师生进一步归纳概括: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自主练习”第1、2题是混合运算

5、的巩固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互相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进一步养成混合运算之前先想运算顺序的学习习惯。第3、5题分别是用除法和减(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学生练习时,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借助“先求什么,先算什么?再求什么,再算什么?”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第4题是针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辨别对错题。学生练习时,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第6题是一组针对运算顺序的对比练习。第一、二组的上面一题是同级运算,下面一题是两级运算。第三组上面一题减法在前乘法在后,下面一题除法在前减法在后。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题的特点,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

6、么。练习后,让学生尝试归纳同级、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第7题是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信息比较隐蔽:小文一家三口,小亮一家三口。信息比较复杂:同一组信息,两个不同的问题。练习时,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交流时,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根据问题选择哪些相关联的信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第8题的混合运算,既包括同级运算,又包括两级运算。练习时,可根据运算顺序的不同让学生对这些计算题进行分类,进一步对运算顺序进行综合梳理。第9题,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要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借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要求“红海每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克?”需要知道哪个条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题的数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