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48645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溪笔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梦溪笔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梦溪笔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梦溪笔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梦溪笔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梦溪笔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溪笔谈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课型:精读课课时:2课时执笔:张建丽审核:备课组时间-学生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能初步把握作者在两则短文中所写的中国古代生物治虫和建筑技术方面的内容。2.通过研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3.初步理解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教学重点:1、古代科学成就。2、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一、知识卡片文言文翻译小常识(1)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遵循下面三条原则:1.信。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2.达。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3.雅。译文语言要

2、尽量优美一些,能表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就初中生而言,第三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面两点是必须做到的。(2) 文言文翻译口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意,保留不译。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愿意。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二、自主学习1、我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是:2.作品概述: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胠箧()旬日()其喙有钳()mi束()大rang()土中狗xie()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忽有一虫生()(2)其喙有钳()(3

3、)悉为两段()(4)旬日子方皆尽()(5)土人谓之“傍不肯”()(6)钱氏据两浙时()(7)方两三级()(8)而动如初()5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人皆伏其精练_通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_(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_(3)未布瓦,上轻,故如此。_(4)人皆伏其精练。_三、整体感知7.以虫治虫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天中_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面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8.梵天寺木塔记叙了建筑家喻皓解决_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四、合作探究9、以虫治

4、虫中,哪一种虫简绍得比较详细?作者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10、梵天寺木塔中,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遂定”的原因?11、从梵天寺木塔中找出侧面表现喻皓建筑技艺高超的句子,写在下面。12、动物中还有那些天敌?小组比赛。13、在现今农业生产中,多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治虫,读了以虫治虫这篇短文,你觉得其所涉及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积极意义?五、教(学)后感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三知识链接作者郦道元及三峡资料,见P191课下注释。四课文理解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5、()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阅后回答:1、文章第一句写出山的和。这是正面具体写出山的绵延不断的景致。2、文章第二句写山、。3、描写三峡两岸群山巍峨绵亘、夹江对峙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4、归纳这段主要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阅后回答:1、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2、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你想到谁的诗?4、怎样理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5、文段中作者抓住山势陡峭的特点,采用手法,通过“”、“”的航行描写以及“”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夏天三峡江水的凶猛。6、归纳这段主要写:春冬之时(),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