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48604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

2、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

3、课文,了解掌握情况。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4. 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

4、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二、精读指导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2)学生交流感受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4)女生齐读2、3自然段。(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

5、谣,你会想些什么?(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4.学习613自然段(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3)自由读10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6.出示:最后三句话(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2)简介*

6、的写作背景。(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指名读,齐读。三、总结全文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板书:19.月光启蒙唱歌谣讲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唱童谣飞向诗歌的王国猜谜语鲁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

7、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初读课文,体会母亲对我无私的爱,并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

8、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4.指导写好“蒙”,理解: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9、。(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4. 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完成习字册上的字词。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通过读文,理解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母亲对我那广博无私的爱,理解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家乡的民歌童谣。二

10、、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词组:美妙的夏夜 柔和的月色 如水的月色 最美的时辰 混沌的童心动听的歌谣 风趣的童谣 浓郁的诗情 芳香的音韵 想象的翅膀读完这些词组,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自由说)过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孙友田一起,踏着月色,走进他们家的篱笆小院,走进他那永远美妙的童年夏夜。2.出示画面。指名读第一节描写月夜的句子,把你的感觉读出来。齐读这段优美的句子。3

11、.就在这美妙的月夜里,最令人着迷的是什么?板书:唱歌谣 讲故事 唱童谣 猜谜语(二)第一板块 品读歌谣魅力。1. 母亲唱了哪些歌谣呢?找出来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那首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2.出示:出示民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生自由念读)师:(指名读,读得响亮、铿锵)你来看,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出示句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12、“三月的和风”什么感觉?(吹面不寒杨柳风。轻柔的、温暖的感觉)“小溪的流水“什么感觉呢? (恬静地)师:那么怎样来表达这种感觉呢?你试着读得轻一些,慢一些。(师领读一句,给予一定的节奏和速度。生跟读。)师:对,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读时,要轻要慢,要柔柔的,有一种悠长飘逸、舒缓自由的感觉。(生齐读,有韵味。)师:读得已经不错了。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师:那就闭上眼睛。师: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 (课件示歌谣录音)师:你听了有什么感觉?能不能用上书上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生:(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

13、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师:母亲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般悦耳,可怎么会有香味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多元化理解:(1)母亲的体香:洗去了一天的疲劳,换上了干净的白布褂子,我躺在母亲怀里,闻到了母亲熟悉的体香。(2)母亲的嗓音格外甜润,格外深情,听在我的耳朵里,很舒服,连鼻子似乎都感到舒服了,就像闻到了香味一般;(3)虽然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那么丰富,苦中有甜,甜得让我似乎闻得到香味。师: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抱着热情,怀着美好的向往,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底子啊!所以,这样的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院子里,也香在我的心里。我

14、们知道,声音是无形的。作者是怎么来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生:皮肤可以感觉和风,耳朵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鼻子可以闻到芳香。师:是啊,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母亲声音的美妙。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生再读句子。)3.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民歌。你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出示: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师:三首童谣,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着喊着读。觉得怎么读畅快你就怎么读。(生自由读,跺脚的,拍手的,边读边做老鼠啃锅沿动作的,不一而足,气氛活跃。)师:这些童谣,念着有什么感觉?(音韵美,节奏明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