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古代汉语试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46919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大古代汉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扬大古代汉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扬大古代汉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扬大古代汉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扬大古代汉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大古代汉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大古代汉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习题榻州大孥文孥院古代溪言吾教研鲍褊练习一一、填空。1. 部首最早由提出,形声字的部首一般是它的。2. 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3. 汉字的古文字阶段是指,而今文字阶段则包括和、请写出下列各字的造字法。果自无夜立交逐颖鹿翁寸刃向徒北爨R碧族寒三、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字形变异,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请说明下列各组字的 字形变异类别。“岳”和“歙”是“波和“泪”是“砸”和“炮”是“奚岛”和“鸡”是“奔”和“犇”是“摹和“轰”是四、分析下列各字的形符和声符。景脩施B颍畿汞咨辜闷闺裹五、写出下列各篆字的楷书形式。石山完桑尾生包危侧六、请查阅康熙字典,完成以下各题。例:字所在集部首九子集上乙

2、乃子集上J疑 呆 军 音 巡 所 每 致 鼐 衙 帘、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语境词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义1. 郑人击简子,中肩,舞于车中。2.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4.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5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6.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7.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8.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9.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10赦之,以劝事君者。11.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1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二、分析下列各句加点字的字形,1. 斧斤以时入山林。左传哀公二年左传齐桓公伐楚出师表温庭筠菩萨蛮诗魏风硕鼠周易系辞下触龙说赵太后陈情表韩非子五蠹左传蹇之战史

3、记项羽本纪左传曹刿论战指出其本义。孟子2.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3.江之永兮,不可方思。周南汉广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韩非子和氏5.雕题黑齿。楚辞招魂6.觞酒、豆肉、箪食。国语吴语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2.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治安策3.亦以病矣。娘蛾传4.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二年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6.焉辟害。左传宣公四年7.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8.伎女楼上坐而摘食。洛阳伽蓝记9.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10.大逆无边,错当要斩。汉书晁错传练习三一、分析下夕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特殊用法。1.操刀

4、挟盾,猱进鹫击。冯婉贞2.太子丹患之。史记刺客列传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4.殚其地之出。捕蛇者说5.擅山海之富,居山林之饶。洛阳伽蓝记6.因而峰腋寺,作为草堂。庐山草堂记7.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蝮蛾传8.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9.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10.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二、请详细分析下列各句宾语在句中的特殊句法位置。1.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2,硕鼠硕鼠,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4 .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5.何以验之,验之以物。论衡论死三、分析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语法作用,请找出用法相同者,将序号填入括号。1.

5、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B. 嫂蛇行匍伏。C.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D. 遂王天下。( )2. A.项伯杀人,臣活之。B. 春风又绿江南岸。C. 渔人甚异之。D.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3. A.左右欲刃相如。B.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C. 齐军已过而西也。D. 范增数目项王。( )4. A.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B. 擅山海之富。C. 落红满径。D. 倡优畜之。( )朝官有雅望佶至 称美此必行贿者 君候谒姑夫怒呵 又命酒馔又令秣 得色揖佶曰且憩 匹四、标点。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 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 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 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 而后何 恭也及 入 门有 怀一纸乃 昭赠

6、官 辎 千 辎:shi.宅看其姑会其朝退 也如此安得不乱言 阍者将鞭之良久束 马饭仆姑曰前何倨 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李肇唐国史补练习四一、详细说明下列判断句的类型。庄子逍遥游左传齐桓公伐楚左传哀公八年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刺客列传1. 南冥者,天池也。2.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3. 夫鲁,齐晋之唇。4. 吕公女乃吕后也。5. 此必是豫让也。二、判别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是否是判断词。1.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3.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左传哀公元年4. 是乃狼也。左传宣公四年5.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

7、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三、说明下列被动句的类型。1. 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2. 郤克伤于矢,流血乃屦。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 少北,则为匈奴所得。5.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6.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7.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8.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左传蹇之战荀子劝学汉书张骞传韩非子说难战国策齐策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鸿门宴四、标点。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 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 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籍其

8、 家资皆巨万葛洪西京杂记练习五一、标识下列各句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1. 大宛以为然。史记张骞传2.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3.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4. 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5. 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之,上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史记淮阴侯列传6.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二、标识下列各句的副词,并分析其类别。1.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3.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4.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5.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6. 微斯人,吾谁与归。7.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8

9、. 长安诸公莫弗称之。三、标识下列各句中的介词和连词,并说明其用法。1. 臣请为王言乐。2.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5. 吾恂恂而起。6. 蛇出于斯,以肱击之。7. 虽九死其犹未悔。8.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史记项羽本纪陆游示儿庐山草堂记谏逐客书列子汤问岳阳楼记国策范雎说秦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孟子梁惠王师说荀子天论阿房宫赋捕蛇者说左传蹇之战离骚荀子劝学四、标识下列各句的语气词,并说明其语用特点。2.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4. 阙秦而利晋,唯君图之。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庄子

10、逍遥游左传僖公三十年1.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5.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报任安书6.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8.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五、标点。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 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 腰是也周密观潮练习六一、请将下列语言学著作与其作者用直线连结起来。说文解字朱骏声四库全书总目孔颖达佩文韵府王筠经籍篝诂桂馥说文解字注许慎说文义证周德清五经正义阮元说文通训定声纪昀说文句读段玉裁中原音韵张玉书二、以下是毛诗正义秦风蒹葭的节

11、选,阅读并回答问题。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萋萋犹苍苍也晞干也笺云未晞未为霜O凄本亦作萋七奚反晞音希疏 传晞干O正义曰谌露之匪阳不晞言见日则干故知晞为干也彼言露晞谓露尽干此篇上章言 白露为霜则此言未晞谓未干为霜与彼异故笺云未晞未为霜也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湄水陈也。 湄音眉陈鱼检反又音检疏传湄水陈。正义曰释水云水草交为湄谓水草交际之处水之岸也 释山云重甗陈陈是山岸湄是水岸故云水陈1. “晞”的读音和意义分别是什么?2. 文中的“传”、“笺”、“正义”是何意义?3. 文中的注音使用了何种方式,借鉴的是谁的著作?4. “在水之湄”的“湄”字是如何解释的?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点词的训诂术语。1. 论语季氏“困而学

12、之,又其次也。”孔安国注:“困谓有所不通。”2. 榖粱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范宁注:“天 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3. 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金它。”毛亨注:“小曰羔、大曰羊。”4. 诗经唐风山有枢:“宛其死矣,他人是愉。”郑玄注:“愉读曰偷。偷,取也。”练习七、填空。1.最早研究文体特点的是(朝代)的,他在典论论文中分论文体为、2.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分为、。、,辞和赋属于。3-史传文的体裁有、。宋代袁枢的代表作,开创了。4. 骈体文的语言特点,在语句方面面。5. 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6. 赋可分为、和、,语音方面,用词方。古赋多采用的形式,分三部分,开始,中间是,结尾。、请简述赋体演变的语言特点。三、标点并翻译第一段。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 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 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着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 彦之英也而班固谓之露已扬才竞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讽刺椒兰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 忿恚自沉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昔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遂饿而死岂可复谓有求 于世而怨望哉且诗人怨刺主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