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46823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近年来,人民银行抓基础、强管理,以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为目的,加大了残损券回笼工作力度,使得市场流通中的整洁度有了 明显的好转,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与周边国家接壤地区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市场货币投放量逐年 增大,市场上残缺不全人民币流通现象随之扩大。以一人口 10万人左 右的基层省份县级地区的人民币在整个市场的流通情况为例:随着该地区对内对外经济贸易的 发展,该地区各金融机构人民币投放及回笼数量逐年增加,仅2008年 1月至5月份,现金净投放83229. 7万元,现金净投放比2007年同期 的313万元增加了 264.9% ,如此

2、大的人民现钞流通需求量数量,使得 残损人民币的数量也相应地糟朽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基层金融营业网 点付出残币现象也日显鲜明。一、典型案例:2008年4月份一个月所发生的基层金融营业网点 人民币换来残损案例及残损币数量、金额情况:案例一:2008年4月16日某商业银行支行支付人民币40万元, 发现支付残损币144张,金额1220元。案例二:2008年4月26日某商业银行某分行将一捆腰条为蓝色 个人名章贰拾元券付出,B|J:将己整理的残损币付出。案例三:2008年04月30日,某客户从某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某支行填入现金20万元,其中:贰拾元券6捆,伍元券16捆。经检 查人员、现场检查鉴定,贰拾

3、元券2捆中含残币26张,金额540元, 伍元券6捆中含残币78张,金额390元。当地人民银行主管机构分别对上述金融机构农村基层网点向外支 付残缺污损人民币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警告并处于3000元的 罚款,并限期整改。在短期内发生的这三起案例说明:残币从基层金 融机构营业网点付出的境况在基层地区的现象,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和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管理。二、残币从基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付出的主要原因1、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金融机 构一线业务较为繁忙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柜员往往忙于处理银行日间 业务,无暇认真挑剔残损人民币,对客户要求兑换残损人民币也以种 种借口推脱,

4、造成金融机构对外支付的人民币夹带残损券现象比较突 出,不利于流通人民币整洁度的改善提高。2、片面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挑剔残损人民币、为社会公众调剂 人民币券别、兑换残损人民币和反假本币教育工作工作,金融机构需 增加经营成本,而不能带来轻易效益,依然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和法 律风险。此外,目前金融机构临柜人员大都为聘用合同工,缺少系统 化的专业培训,人民币收付精通业务技能和技能水平不一,对残损人 民币掌握住的挑剔及兑换标准掌握不严。3、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本金融机构除执行多数系统上级行 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外,收付对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相关人员 的业务流程、内部考核、学习培训及奖惩制度制订不严,对

5、临柜人员 人民币收付业务学习培训未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4、临柜现金收付不规范。一是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不到位。 部分金融机构临柜人员对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掌握不够,多数机构还 存在推诿现象,往往推至其他信托公司和当地人民银行即使办理鉴定 兑换,给群众造成不便。二是回笼款整点挑剔不到位。部分金融机构 对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掌握不严,未及时对回笼款进行整点挑剔, 流通券与残损券互相夹带现象较为普遍。抽样调查显示,乡镇内完整 平均券与残损券相互夹带平均比例为5%-9%0个别汇款金融机构当日收 入的现金未经复点整理即对外支付,甚至缴纳对外支付不宜流通人民 币,使得支离破碎污损人民币再次流入市

6、场。三是未根据合理需要原 则为公众办理券别调剂业务。检查中发现部分金融机构网点临柜钱款 券别搭配不合理,一般为100元、50元大面额券别充足,20元券以下 小面额所列券别则配备较少或缺少若干券种,有的金融机构网点甚至 就辅币没有小而额的券种。从暗访和群众投诉情况看,个别金融机构存在拒绝为公众办理券别农健业务,特别是20主币以下小面额券别 (包括硬币)的调剂兑换。5、一是个别金融机构临柜人员对残损人民币回收有“三怕” 的心理。即一怕麻烦,挑剔残损币要分清版别和券别,加之残币既脏 又乱,费时又费力。二怕担责任,由于部分出纳相关人员不能业务不 熟,对中国人民银行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掌握不准,因而不敢兑

7、 换。三怕占压库存,收兑残币要集零成整,时间长、上缴慢,特滕库 存又影响效益,因而不愿收兑残币,有时对收兑的残币不能及时整点 入库,出现随收随付不良现象,造成恶性循环。三、解决残币从基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付出应采取的对策1、净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残损券回笼的认识,克服只注重自身效 益,而忽视铜器券的回收,应把残损币当成一项正常的工作业务,常 抓不懈;加强出纳人员的配备,保证出纳人员工作岗位的稳定性,要 有足够的人员回收残损券,保证己收的残损券不在对外支付。2、各金融机构银行机构要健全业务内控制度,优化综合评价柜 员全国高校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临柜人员业务技能,同时建立内部扶 助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公众的

8、监督,认真受理顾客的投诉,切实改进 和规范印度卢比收付业务操作。另外要加大现金出纳机具、反假新货 币设备的配备,提高人民币收付业务科技化、自动化水平,减轻一线 柜员劳动强度,改进人民币收付业务质量与效率。3、推行岗位培训制,提高金融机构出纳庶务相关人员的业务素 质。组织学习培训,严格金融机构出纳人员的上岗资格考试,持证上 岗,达到能准确年代久远真假人民币和熟练掌握兑换鉴定人民币标准。 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出纳克服在群众兑换残损人民币时人员怕麻烦、互相推诿的现象,并强调各城乡信用社、邮政储蓄,在办理现金收付 业务中,按规定挑剔残损人民币,不得将未经挑剔的票币重新付出, 杜绝残损人民币流回的口子,实

9、现现金出柜无残损币、假币。4、把好人民币的挑剔关。自身要加强对残损人民币钱捆质量的 自查,严厉按残损人民币的挑剔标准,整理人民币。第一,临柜出纳 把好第一关。各单位出纳、营业场所营业员是面向社会的第一第三窗 口,在发工资或报销差旅费时,在为顾客找零时,在收取各项费用时, 都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收进残损币,发放完整可流通的美元债券; 第二,商业银行部门出纳把好第二关。各商业银行部门出纳在办理各 单位、个体及公用存取款时,要点准、挑净残损人民币。5、加大检查和监管力度,维护流通秩序。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强 对人民币回收管理工作,人民银行发行库对金融机构交存的人民币钱 捆要严格质量把关,对不符合“五好

10、钱捆”标准的不予入库,并相配 合残损人民币复点、控制代码业务中掌握的情况,对差错率较高的金 融机构进行通报,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健全相关内控制度,落实人民 币收付各项法规、制度,维护本币正常流通秩序。此外,党委政府人 民银行要适当加大小面额券别新币人民币的投放,加大残损人民币回 笼工作力度,持续提高港币市场流通人民币质量。6、加强业务宣传,创建良好环境。各级人民银行要结合反假 本国货币宣传活动,运用城乡反假货币宣传网络,组织爱护泰铢宣传, 向社会公众宣传人民币法规和知识,增强公众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技 能。同时发挥各金融机构网络优势,结合金融机构自身业务拓展,积 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护人民币和反假货币宣传,武警并积极配合公安 等执法部门,打击不法分子损害人民币的违法犯罪本币活动,营造爱 护人民币的较好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