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466366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上好小学思品课谈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要让小学生将来成为诚实和富有责任心的人,重在加强学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品德教育。学生进入学校主要目的是受教育和学习知识,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要借助文本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上这一科目的老师该如何做呢?要让小学生将来成为诚实和富有责任心的人,重在加强学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尝试和耳濡目染,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彩导入,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

2、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二、留心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身边的事例,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

3、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三、注重体验,获得真实感受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它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

4、力。 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

5、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四、注重探究,获得科学精神、态度 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经常玩哪些游戏?每次都玩得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矩?如果碰到个别人不守规矩,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

6、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同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有规则。如:公共交通的规则,体育比赛的规则,娱乐活动的规则等。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没有规则,生活就会非常麻烦。我穷追不舍,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所谓教学无定法,但也有一定的教学规律。思品课是一门注重思想教育的课程,关键是要在学生的思想上下功夫,但最终目的还是用思想指导行动。那么怎样才能上

7、好一堂小学思品课,我通过一年的实践经验教学,我觉得应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引、听、说、评、做。一、引引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上第十一册中的与邻居和睦相处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老师这儿也要贴对联,说着出示上联,远水难救近火,下联呢?指名学生回答,(远亲不如近邻),接头再请同学们想想横联应贴什么?(与邻居和睦相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有的放矢,给了学生一个思想准备。 二、听听就是要认真听讲,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听一些这方面的小故事。从而使学

8、生通过听,能够认真的思考问题,从一些小故事中汲取教训经验,从而纠正自己的思想。我教与邻居和睦相处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出示了湘江居委会6户居民和睦相处的幻灯画面,并播放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明白与邻居和睦相处应做到敬、助、让又具体是指什么,应怎么去做,这样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思想政治课,不会使学生困乏、烦躁,反之这样效果很好,在鲜活的例子,具体的事实面前,对学生更有主服力,感触更深。三、说 听完别人的故事之后,就要说说自己。这时已形成理性认识,对凡事都有一些感受,对自己身边的事,也都有一个说法。于是,此时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

9、时,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与邻居和睦相处很重要。有的说: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很多好处,可以为我们幸福的家庭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还有的感触深切地说:以前,我总是以为与邻居相处的好不好,没什么关系,不重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所以总是为了一些小事与邻居斤斤计较,闹得很不愉快,大家见了面也不打招呼,都像见了仇人似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首先得从自己做起,而后要求爸爸、妈妈与邻居和睦相处,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了小小年纪,通过学习之后,竟能懂得这么多,说出这样大的道理来,可真不简单,但这些可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行的通的。接着我重点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经历过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事来,大家一起来议一议。很多

10、同学都大胆地说起来,毫不顾忌。通过这些自己所经历过的事,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让学生更能从中受到教育,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平时应该怎样去做,用自已所学的东西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行动四、评为了更加巩固加深学生的知识,接着就要让学生评。评一评。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首先,老师可举出一些有关的例子。如:邻居在家里来了很多客人,谈笑声影响了小强做作业,小强就在楼道上大喊大叫。然后可让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拿出来评一评。通过评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深一层,思想程度更加深一层,使学生有事理,更加懂道理,从而把理论已应证于实际。而不只是

11、浮在空洞?quot;说理上,而能把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紧密结合联系在一起了,思想上有了一个明确高度的认识,那么行动上也就更为有理了。 五、做一节课下来,“做”才是最终目的,开始的“引”、“听”、“说”、“评”都是为最后的“做”服务的,引、听、说、评是在思想上下功夫,做是在行动上下功夫,但良好的行动是在良好的思想意识上产生的,只有有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意识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行动。在前面四步的奠定下,此时,学生的思想意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框架,现在就是要怎样把这个意识概念拿出来,用于实际之中,这时我先是让学生查查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哪些做得好,继续发扬,哪些做得不够,立即改正。今后又打算怎么去做,接着老师举出一些例子,让大家说说,你遇到这些事会怎么办,如:见邻居家小宝跌倒了,你连忙过去扶他,可小宝哭着不肯起来,小宝妈妈跑出来一看,说你怎么欺负小宝呢?让学生讨论发言。这样使学生的思想、行动都更进一步,从而很好的达到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而育人的目的。 总之,我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动用这五步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借些提出供大家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