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46590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螺栓结构应力与疲劳校核分析报告ansysworkbench(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为了便于机器的制造、安装、运输、维修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Yl设备中,广泛地使用各种连接。其中,螺栓组连接最具有典型性,高强螺栓是Yl设备中常见的连接部件,起着连接各主要部件的作用。*的*主要由HB、LB、AZZ和LFT等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用高强螺栓连接,如图1所示。根据连接的工作载荷,分析各螺栓的受力状况,进行强度校核。*在BD过程中,高强螺栓是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工作的,除强度分析外,还需进一步进行疲劳分析。图(a)AZZ与LFT的螺栓连接图(b)LB与AZZ的螺栓连接图1 *LB螺栓连接示意图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于2011年设计了*,对*的高强螺栓进行整体结构强度分析和疲劳校核,为顺利

2、安全的生产运行提供数据支持。2 材料参数整体结构材料:Q235钢。材料力学参量为:材料密度为 =7.85 t/m,弹性模量E=210MPa,泊松比 =0.3。螺栓的材料:合金钢。材料力学参量为:材料密度为 =7.85 t/m,弹性模量E=210MPa,泊松比 =0.3。疲劳特性参数如表1所示,S-N曲线如图2所示。表1 疲劳曲线数据序号1234567891011循环次数(N)10205010020020001E42E41E52E51E6应力幅(MPa)2879222115861207931428303248179166138图2 高强螺栓材料的S-N曲线*的高强螺栓先进行预紧连接,在预紧力的作

3、用在,*拍动,在预紧力F0的拉伸而产生拉伸应力外,螺栓还承受工作载荷。*BD过程中,螺栓仅受拉应力作用,*BD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瞬时向心力为0,此时螺栓仅受预紧力作用,*BD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此时速度最大,螺栓承受的拉力最大。因此,螺栓承受在预紧力基础上的最大工作载荷作用,整个周期内,载荷交替变化,在交替载荷作用下,对螺栓进行疲劳分析。使用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AWE)13.0中的疲劳分析模块Fatigue Tool,根据*的对称性进行疲劳分析。A-A和B-B剖面都用的是M30的螺栓,其中A-A剖面为32个螺栓,B-B剖面

4、为30个螺栓,预紧力为25.7KN 。C-C剖面用的是M24的螺栓(共计40个螺栓),预紧力为16KN。因此,分别对M30的螺栓和M24的螺栓进行结构应力和疲劳强度校核。3 A-A剖面M30螺栓有限元分析3.1 几何模型由于*在BD过程中,仅受拉力作用,每个螺栓受到均匀的拉力。A-A面有32个M30的螺栓,需验证A-A面上螺栓的结构应力和疲劳强度。使用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AWE)13.0多物理场协同CAE仿真软件,仅对剖面A-A的螺栓,建立了有限元实体模型,根据对称性,对*进行简化处理,可仅对结构的三十二分之一进行建模。如图3。(a)*的三十

5、二分之一(b)LB与AZZ间的螺栓连接(c)30的螺栓(d)螺栓柱与螺帽之间的圆角图3 A-A面30的螺栓连接几何模型3.2 有限元实体模型根据A-A面螺栓连接的几何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20节点的186单元对有限元实体模型并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并使用扫掠为主的网格划分方法,获得了六面体为主的较为理想的有限元网格,为获得较为精确的仿真结果,并在关键部位进行局部加密。如图4所示。单元总数为62028个,节点总数为259647个。(a)*的三十分之一网格(b)LB与AZZ间的螺栓连接网格(c)30的螺栓网格(d)螺栓柱与螺帽之间的圆角网格图4 A-A面30的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3.3 载荷与约束

6、根据A-A面M30螺栓连接结构的对称性,在结构的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的顶部与立柱连接,*的顶部施加全约束。螺栓连接LB和AZZ,螺栓与LB、AZZ之间施加绑定接触,模拟预紧力作用下,螺栓与这两个部件之间的紧密连接;LB与AZZ之间施加粗糙接触,以允许两部件之间不能承受拉力,这样,*BD过程中,所有的拉力都有螺栓来承担。螺栓施加25.7KN的预紧力。由整体分析报告可知,四分之一*受到的载荷为F3:(28878.21-1715.641.5)9.8=182129.178N则*的三十分之一受到的载荷为F4:182129.1784/32=24283.89 N把F4施加在LFT与支臂连接的相应部位,方

7、向为Y向负向。考虑到*BD到最底部时,受到4g的加速度,以及1.5倍的动载系数,Y的负向施加6g的加速度。载荷与约束如图5所示。(a)整体的载荷与约束(b) M30螺栓的预紧力图5 A-A面M30螺栓连接的载荷与约束示意图3.4 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为了模拟螺栓在预紧力作用下,*正常工作下螺栓的承载能力,分为两个载荷步。第一个载荷步中,螺栓施加25.7KN的预紧力;第二个载荷步:锁定第一步施加的螺栓预紧力,并施加F4的工作载荷和6g的加速度。3.4.1 载荷步1:预紧力M30高强螺栓在25.7KN的预紧力作用下,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值)云图如图6(a)、(b)所示。螺栓的最大

8、应力为106.56MPa,出现在螺柱与螺帽连接的圆角部位,如图6(c)、(d)。(a) 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云图(b) 螺栓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云图(c)螺栓的整体应力(d)螺栓的局部最大应力图6 A-A面M30螺栓载荷步1的分析结果3.4.2 载荷步2:预紧力+工作载荷A-A面M30高强螺栓在25.7KN的预紧力作用的基础上,施加相应的并施加F4的工作载荷和6g的加速度。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值)云图如图7(a)、(b)所示。螺栓的最大应力为133.45MPa,出现在螺柱与螺帽连接的圆角部位,如图7(c)、(d)。(a) 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云图(b) 螺栓连接部位的局部

9、应力云图(c)螺栓的整体应力(d)螺栓的局部最大应力图7 A-A面M30螺栓载荷步2的分析结果3.5 M30螺栓疲劳校核分析结果由上一节可知,由于交变载荷的影响,螺栓的最大应力在107.04MPa141.81MPa之间交替变化,30螺栓的应力比:r=0.7548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螺栓连接部件整体的等效交变应力,即疲劳应力幅如图8(a)所示。螺栓的最大应力幅为16.144MPa,出现在螺柱与螺帽连接部位,如图8(b)所示。M30螺栓的整体疲劳寿命(Life)如图8(c)所示。显示的是疲劳作用,直到失效的循环次数。由图可知,螺栓的整体疲劳寿命,就是S-N曲线的最大循环次数1e6,达到无限寿命。M3

10、0螺栓的整体疲劳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如图8(d)所示。由图可知,螺栓的整体疲劳安全系数8.5515,疲劳安全系数最小值为8.55,出现在螺栓与螺帽的连接部位。图(a) 螺栓连接部件整体的计算应力图(b) 螺栓的最大计算应力图(c) M30螺栓的疲劳寿命图(d) M30螺栓的疲劳安全系数图8 M30螺栓的疲劳分析3 M30螺栓有限元分析3.1 几何模型由于*在BD过程中,仅受拉力作用,每个螺栓受到均匀的拉力。A-A面有32个M30的螺栓,B-B面有30个M30的螺栓,因此,仅需验证B-B面上螺栓的结构应力和疲劳强度。使用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Envir

11、onment(AWE)13.0多物理场协同CAE仿真软件,仅对剖面B-B面的螺栓,建立了有限元实体模型,根据对称性,对*进行简化处理,可仅对结构的三十分之一进行建模。如图3。(a)*的三十分之一(b)LB与AZZ间的螺栓连接(c)30的螺栓(d)螺栓柱与螺帽之间的圆角图9 30的螺栓连接几何模型3.2 有限元实体模型根据B-B面螺栓连接的几何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20节点的186单元对有限元实体模型并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并使用扫掠为主的网格划分方法,获得了六面体为主的较为理想的有限元网格,为获得较为精确的仿真结果,并在关键部位进行局部加密。如图4所示。单元总数为62028个,节点总数为25

12、9647个。(a)*的三十分之一网格(b)LB与AZZ间的螺栓连接网格(c)30的螺栓网格(d)螺栓柱与螺帽之间的圆角网格图10 30的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3.3 载荷与约束根据M30螺栓连接结构的对称性,在结构的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的顶部与立柱连接,*的顶部施加全约束。螺栓连接LB和AZZ,螺栓与LB、AZZ之间施加绑定接触,模拟预紧力作用下,螺栓与这两个部件之间的紧密连接;LB与AZZ之间施加粗糙接触,以允许两部件之间不能承受拉力,这样,*BD过程中,所有的拉力都有螺栓来承担。螺栓施加25.7KN的预紧力。由整体分析报告可知,四分之一*受到的载荷为F3:(28878.21-1715.64

13、1.5)9.8=182129.178N则*的三十分之一受到的载荷为F4:182129.1784/30=24283.89 N把F4施加在LFT与支臂连接的相应部位,方向为Y向负向。考虑到*BD到最底部时,受到4g的加速度,以及1.5倍的动载系数,Y的负向施加6g的加速度。载荷与约束如图5所示。(a)整体的载荷与约束(b) M30螺栓的预紧力图11 M30螺栓连接的载荷与约束示意图3.4 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为了模拟螺栓在预紧力作用下,*正常工作下螺栓的承载能力,分为两个载荷步。第一个载荷步中,螺栓施加25.7KN的预紧力;第二个载荷步:锁定第一步施加的螺栓预紧力,并施加F4的工作载荷和6g的加速度

14、。3.4.1 载荷步1:预紧力M30高强螺栓在25.7KN的预紧力作用下,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值)云图如图6(a)、(b)所示。螺栓的最大应力为107.04MPa,出现在螺柱与螺帽连接的圆角部位,如图6(c)、(d)。(a) 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云图(b) 螺栓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云图(c)螺栓的整体应力(d)螺栓的局部最大应力图12 M30螺栓载荷步1的分析结果3.4.2 载荷步2:预紧力+工作载荷M30高强螺栓在25.7KN的预紧力作用的基础上,施加相应的并施加F4的工作载荷和6g的加速度。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值)云图如图7(a)、(b)所示。螺栓的最大应力为141.81MPa,出现在螺柱与螺帽连接的圆角部位,如图7(c)、(d)。(a) 螺栓连接部件的整体应力云图(b) 螺栓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云图(c)螺栓的整体应力(d)螺栓的局部最大应力图7 M30螺栓载荷步2的分析结果3.5 M30螺栓疲劳校核分析结果由上一节可知,由于交变载荷的影响,螺栓的最大应力在107.04MPa141.81MPa之间交替变化,30螺栓的应力比:r=0.7548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螺栓连接部件整体的等效交变应力,即疲劳应力幅如图8(a)所示。螺栓的最大应力幅为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