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声主题单元初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546114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之声主题单元初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之声主题单元初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之声主题单元初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之声主题单元初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之声主题单元初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之声主题单元初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之声主题单元初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评课网,海量优质课、公开课、音乐美术辅导视频!主题单元标题春之声教学设计作者姓名桓台县音乐巩昊学科领域(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 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二课时,每周一课时;课外共用0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主题单元依据鲁教版初中音乐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设计。本单元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专题:学唱渴

2、望春天,歌曲以少年儿童那纯真的稚气、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浑天到来时的心情。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本曲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体裁兼具维也纳圆舞曲和回旋曲的特点。 第二专题:欣赏春节序曲,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对热烈欢快的大秧歌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专题一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和意蕴。并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歌曲的每一个乐句;准确演唱第三乐句的变化音。专题二是感受作曲家用音乐的语言再现人们喜迎新春的歌舞场景。培养在专注听赏音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与

3、表现音乐的能力。本单元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景象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通过学生的创编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点击打开链接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2、知

4、道6/8拍的指挥图示,并划拍辅助歌曲的学唱。3、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4、尝试探究、听辨音乐中代表性的音乐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1、结合春之声圆舞曲第一主题的视唱、分析和辨听,初步感受维也纳舞曲的节拍特点。 2、在不断聆听和思考中熟悉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3、结合教师讲解和自主演唱后的思考,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4、通过音乐听辨、民族舞蹈风格律动、视唱及补充记录重音变化、声势或自制打击乐器的节奏型敲击,感受作曲家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解作品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积极地感受、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之情,用优美

5、的歌声加以表现。 2、能积极地感受、探索作品中的音乐语汇。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 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节拍的律动感。2、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3、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简要描述。4、 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5、 通过欣赏音乐分辨不同的体裁与形式。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和作者。6、 结合所听音乐,了解音乐体裁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7、 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间歌舞,体验其风格。主题单元问题设

6、计1、歌曲应以什么样的情绪演唱?2、欣赏乐曲分析乐曲的节拍特点。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专题一:学唱渴望春天欣赏春之声圆舞曲 ( 1课时)专题二:欣赏春节序曲 ( 1 课时)专题一专题一:学唱渴望春天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所需课时课内共用1时,每周1时;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会唱歌曲渴望春天及了解相关音乐知识。2、通过演唱、欣赏、自制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3、在反复聆听、歌唱

7、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4、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5、通过对分析春之声圆舞曲,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认识春天、赞美春天的同时知道要珍惜大好时光,珍惜自己的亲情和友情。专题问题设计欣赏春之声圆舞曲,认为哪一个主题更能体现生机勃勃之感?为什么?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 多媒体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撑环境:音乐教室其他:课本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

8、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一:准确学唱渴望春天1、 聆听、感受音乐要素2、 发声练习:用“u”母音演唱第一乐句的旋律。3、 视唱歌曲旋律谱,分析、表现音乐特点。4、 指导学生划6/8拍指挥图示。5、 进行二次视唱。6、 指导演唱难点乐句。活动二:艺术的歌唱渴望春天1、 引导学生回答旋律上行时采用的力度变化。2、 请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演唱歌曲旋律,要求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并尝试唱出力度的变化。3、 唱后集体标注力度变化。4、 请学生自主演唱歌词,并随旋律的起伏表现出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5、 学生完整表现歌曲的情感意境。活动三:欣赏春之声圆舞曲1、 聆听主题部分,请学生说出乐曲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并试着判断出这首歌曲的节拍。2、 出示课本中的两幅画作,请学生选择与刚才所听乐曲片段更为接近的绘画风格,并简述判断理由3、 简介作曲家。4、 再次欣赏,完成曲式结构图。评价要点一、评价要点:1、能够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完成表现春天的艺术活动2、积极上台,大胆表演,表演大方得体二: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