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545703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多角度评价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为主,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另外,可将吕蒙与方仲永作比较,进行延伸迁移,贯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教学目的1、了解

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在课堂上通过听读,小组讨论归纳出全文的情节,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线索。 4、与伤仲永的比较阅读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2、表演法。将本课设计为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教师适时点拨教学形式,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

3、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时安排1 课时教 学 过 程基 本 内 容补充内容 一、导入1、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板书孙权劝学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

4、,整体感知全文。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板书)孙权 劝学吕蒙 辞学就学鲁肃 大惊结友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3、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1)当途:当道,当权辞:推辞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了解历史。(2)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孰若孤?

5、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品味语言1、学生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进行对话,讨论孙权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2、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3、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 4、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

6、;蒙、肃皆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四、说话训练1、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一事无成。2当堂交流评点。五、总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六、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学,学习很好,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劳动,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以上)一、课前三分钟(学

7、生讲三国中的小故事)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三、正课检查预习1、文学常识。2、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一小组朗读,其他小组订正,朗读后合作讨论理清课文情节,归纳出本课应掌握的字词3课文注释补充。以打擂台的形式,小组间互相挑战文中的翻译,从而归纳出各段落的重点词语。 4再次朗读课文,、熟读、读出味道。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心情,语气。 (1)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鼓励吕蒙求学。)5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讨论并归纳: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6、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板书设计 不可不学(必要性)孙权:劝学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读书(现身说法)吕蒙: 辞学就学 论议 轻松调侃鲁肃: 大惊结友教学反思第 1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