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丛林日志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44859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马孙丛林日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亚马孙丛林日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亚马孙丛林日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亚马孙丛林日志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亚马孙丛林日志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马孙丛林日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马孙丛林日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洗衣服的时候被鳄鱼偷窥?站在船头与淡水豚共舞?被猴子扔下来的果子砸晕?或者,一边防止变成食人鱼的食物,一边捕捉食人鱼当晚餐?当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描述,而成为鲜活的事物,还有多少奇特经历将会发生?博物带你走入亚马孙腹地,来讲述一个外来者在 亚马孙雨林中的奇异经历。追随猴子的旅程“陈一陈一陈一” 、 、 、猴子把啃过的果子随手丢下树来,果核落入水中的声音,在静谧的丛林中格外响亮。就在距 离我们四五米远的树冠上,有只带着幼崽的母猴一距离如此之近,我们甚至能看到小猴儿调皮的眼神。“咚一”一颗果子落到了独木舟旁边。捞起来看看,那是一种硬硬的红色小果实,比樱桃略大,像是 刚刚成熟的榕树的果

2、子。猴子只粗略地啃了两口,便扔下树来,看来食物丰富,它们一点也不以浪费 为耻。坐在另一条船上的巴西生物学家布鲁娜,正在专心致志地拍照。她研究灵长类的行为生态, 主攻对象就是这种被称为“金背秃猴”的动物。这位年轻的女生物学家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在读博 士,最近几年中,她每年都要深入亚马孙丛林做几个月的野外工作。目前人们对这种猴子的生活习性 了解得很少,布鲁娜的任务就是揭开它们的生存繁殖方式,以及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可能是今天的“午餐”已经完毕,猴子们打着响亮的呼哨开始撤离。猴子的叫声、树枝摇动 的声音、被惊起的鸟叫声骚动的猴群让树林里变得热闹起来。活跃的幼猴在树冠之间攀爬跳跃,如履

3、平地,有时闹得过分了,没抓牢树枝,险些跌入水中;成年的公猴子比较威严,当它们走到阳光下时, 可以看到背上的毛发闪着略带棕红的金光一“金背秃猴”的名称,由此而来。直接跟踪、观察并记录猴群的活动,只是布鲁娜的工作之一,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猴 群的叫声录音。相比于直接观察,录音的工作则需要更多的“武装”和策略每次为了录音而进入森 林,除了在小木船上携带必要的电脑、录音设备和防雨设施之外,布鲁娜还会带一块儿很大的迷彩布。 来到猴群的活动区域附近之后,布鲁娜会用迷彩布把小木船从头到尾罩起来,无论人或设备,统统藏 在迷彩布下面,这时的小船,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林间怪虫”。“猴子们很聪明,即使做了伪装,

4、它们还是能看出是我们的船。不过有迷彩的伪装,它们会 更加放松一些,能更加接近它们。”布鲁娜说,几年前刚开始来这里工作时,猴子们对这条“怪虫” 比较害怕,一见船来到就跑掉;而在水淹的红树林里,想要驾驶小船,追上在树冠上穿越的猴子,根 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这群金背秃猴已经知道,我们没有敌意。它们已经认识我们了,甚 至放心大胆地在我们面前睡大觉。”目标:金背秃猴!金背秃猴隶属僧面猴科秃猴属,是生活在亚马孙流域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它们毛色深棕,但 是背部颜色较浅,接近金黄色,因而得名“金背秃猴”。目前人们对这种猴子的生活习性了解得很少, 布鲁娜的任务就是调查它们的繁殖方式,以及人类活动、气候

5、变化对它们的影响。接近猴群为猴群录音(图左)也是雨林考察的内容之一,但以金背秃猴的机警,我们乘坐的小船最初 很难靠近。我们将小船用迷彩布伪装起来(图右),虽然仍旧能被猴子认出,但猴群的恐惧感已有所 减少,这样我们才能逐渐靠近,录音或者直接观察。聒噪鹦鹉与温和鳄鱼我们所在地方叫“然乌国家公园”,这里是亚马孙平原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保护区,而然乌河 则是亚马孙河的支流之一,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电线,没有手机信号,甚至没有公路,有的只是广袤 无际的茫茫丛林,除了少数居住在雨林中的本地人之外,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野生动 物一或友好,或胆怯,或危险,或温和,这片雨林本就是属于它们的地盘,在它们看来

6、,我们不过是 一群外来的闯入者而已。尽管亚马孙丛林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的密度都是世界之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随时都 能遇到野生动物,尤其是美洲豹、森蜗、箭毒蛙、吸血蝙蝠等著名的亚马孙“杀手”一连很多本地人 也根本不曾见过这些传说中的危险动物。比较容易见到的动物大都属于“温和派”,比如倏忽钻入水 中的水獭、正在树上寻觅蚁巢的小食蚁兽或者登高望远的树懒,再比如趴在厨房窗外对食物觊觎许久的绒毛猴,当然最为常见的动物,还是各种鸟类,其中最好看的,要算大名鼎鼎的金刚鹦鹉。金刚鹦鹉体型很大,从头到尾尖有 1米多长,颜色有红蓝、蓝黄、黄绿等多种搭配。金刚鹦 鹉实行一夫一妻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行,在雨林中时

7、常能够遇到。漂亮的羽毛散发着金属一般的光 泽,难怪有人形容,红蓝金刚鹦鹉飞过时,像一道彩虹。但这些颜色鲜亮的大鸟,总喜欢边飞边叫, 至于叫声,则实在不敢恭维,吵闹,刺耳,如同连续不断大叫的乌鸦。我们唯一直面的危险动物,就是鳄鱼了。第一次感觉到鳄鱼的存在是在水面上,正划着小船 的向导若库忽然停了下来,让我们仔细聆听森林深处传来的低沉声音一“吭、吭、空、空”一而后他 也压低嗓子,同样发出“吭、吭、空、空”的声音,继而远处传来回应。若库说,空空声就是鳄鱼拍 打水的声音。这里分布的鳄鱼有两种,体型较小的凯门鳄有3米左右,而较大的美洲鳄可长达 5米一当地人的小船,一般不超过3米长,纵然平时鳄鱼不会袭击小

8、船,但当它们狂暴的时候,一切却都难以预 测。若库告诉我们,近几年在森林里,发生过两起动物杀人的事故,肇事者都是鳄鱼。两次事故都发 生在捕鱼时,一次是捕鱼人站在浅水处叉鱼,另一次是坐着小船在丛林里钓鱼,鳄鱼突然来袭。直到亲眼看到鳄鱼,我也没能对这种所谓危险的爬行动物产生恐惧,反而觉得,不过是鳄鱼 而已,就像,不过是猴子而已,不过是水獭而已,不过是树懒而已,仿佛鳄鱼与其他丛林里的野生动 物并无差别一这种态度,或许也是受到当地人的影响。有一次到当地人家拜访时,偶然发现了不远处 的水中有两条未成年的小鳄鱼,体长不足 1米。主人只看了那两条鳄鱼一眼,并不放在心上。“不用 担心,现在是雨季,大鳄鱼都在丛林

9、深处,小鳄鱼没事儿,它们只在水里逮鱼,不上岸。”而后主人 向我展示了他的“战利品”一一个硕大的鳄鱼头骨,那条鳄鱼健在的时候有3.6米长,因为上岸来抓饲养的鸭子,主人担心它会对他人造成威胁,就用猎枪把它打死,留下了头骨。彩虹”开会金刚鹦鹉是亚马孙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其中色彩鲜艳的个体,就像停落在枝头的彩虹。虽然 金刚鹦鹉看起来很漂亮,但它们的叫声却比较刺耳,尤其当几只鹦鹉在一起“开会”的时候,吵闹声 会令人烦躁得难以入睡。觊觎厨房的猴子亚马孙雨林中的动物虽然对人类保有天然的警觉,但远远没到惧怕人类的份儿上。以猴子为 首的机敏动物,时常会觊觎人类的物资,尤其是厨房中的各色食物。给厨房的窗户安装足够结

10、实的铁 丝网,是当地居民的经验之举一谨防猴子!经典鳄鱼印象亚马孙最著名的鳄鱼莫过于凯门鳄了, 在浮水植物遍布的水面上,鳄鱼露出一双冷酷的眼睛。 好在我们所在的然乌地区,体型大到足够袭击人类的鳄鱼一一美洲鳄并不常见。 其实只要对于鳄鱼的 动向小心在意,一般不会遭受鳄鱼的袭击。捕获凯门鳄在亚马孙地区,凯门鳄属于中小型鳄鱼,就像我国的扬子鳄一样,对于人类的威胁不大。凯 门鳄一般捕鱼为食,有时会为害当地人饲养的鸭子。当夜晚降临,鳄鱼的体温随着气温而迅速降低, 行动迟缓,正是研究者捕捉它们的最好时机。温和派野生动物挂在枝头的二趾树懒基本可以算作温和派的野生动物,对于人类而言,几乎不具威胁。在亚 马孙地区

11、,较为常见的动物,例如鹭、秃鹫、食蚁兽、水獭等,都属于“无害”的温和一类,真正传 说中的美洲豹、箭毒蛙、吸血蝙蝠等“杀手”,终究还是难得一见。神秘情人:粉色亚河豚与诸多野生动物的邂逅中,最神奇的要算是在密林深处遇到“海豚”一亚马孙最著名的动物 之一一粉色的亚马孙淡水河豚(简称亚河豚)。有一天我们录音完毕,告别猴群,驾着小船行驶在开 阔的河面上时,一条亚河豚出现在距离我们小船不远的地方。每间隔几分钟,亚河豚就会靠近水面换气一“噗! ”响亮的换气声在林间回荡,每一次浮出 水面,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它那高耸起来的“头隆”和窄长的嘴。一只成年亚河豚体长可达2.5米,隶属鲸目、亚河豚科,是淡水河豚中体型最

12、大的种类。和它的海豚近亲一样,亚河豚也是依靠回声进 行定位,由于它们所生活的亚马孙河流域水下能见度较低,所以亚河豚头部接收回声的装备“头隆”,也比其他种类的鲸豚发达,高大,突起。若库轻轻敲击船舷,一串气泡由远及近一亚河豚是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当它听到异响时, 便会游过来看个究竟。通过幽暗的水面,可以看到气泡正从我们的船下穿过,到不远处,再度返回, 上浮,于是我们得以再一次欣赏它那被夕阳染成淡金色的身影。亚河豚个体颜色差异很大,从黯淡的灰色到鲜嫩的粉红色一当然还是粉红色的个体最为迷人, 如此奇特的颜色,不要说我一个外来人为之赞叹,就连当地人也会产生无数浮想。当地印第安人传说, 粉色的亚河豚会变成

13、年轻貌美的男子,上岸来诱惑少女;在巴西,如果未婚的女子生了孩子,人们就 会说,孩子是亚河豚的。遇到一只亚河豚,已经令人无比兴奋,而有幸能够看到一群亚河豚狩猎,则是我此次亚马孙 之行最为难忘的经历了。那天是在然乌河一段比较开阔的水面上,水下的异动显示,来了数量庞大的 鱼群,大约八九只亚河豚组成群体,追逐着鱼群,半是狩猎,半是嬉戏。亚河豚狩猎时,群体成员间会相互配合,几个成员负责把鱼群赶到一起, 让鱼群聚集成很密集的一团, 另几个冲进鱼群去大吃一顿,然后吃饱的亚河豚再负责驱赶鱼群,换其他同伴去吃鱼。“在一大群亚河豚中,年轻的河豚往往会自由结组,两三只一起行动。不过它们并不是兄弟, 亚河豚一胎通常只

14、生一头,这样的组合更像是朋友关系。这样的小组并不固定,成员经常交换,这样 更加有利于整个群体之间的熟悉和配合。”听了如此专业的解释,再看看眼前的亚河豚,确实是组成 小组轮番作业,连浮出水面换气和再度入水的动作也是同步进行,类似于跳水比赛中的双人项目。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盛宴”结束,一只体型很大的亚河豚浮出水面,接连打出响亮的喷气 声,招呼群体成员撤离。于是这个捕鱼小队跟随着头领,逆流而上离开,一边撤离,一边忽而跃出水 面,或者把鱼抛出水来。“它们吃饱了在玩耍呢。”若库说,他还曾经见过两只亚河豚一起嬉耍,一 只把鱼抛起来,另一只跃出水面去接。亚河豚:偶露倩影亚河豚可谓最令人兴奋的野生动物了,柔和

15、的粉色,华丽的光泽,无不令人心潮澎湃。但用 镜头捕捉亚河豚,实在是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且不说亚河豚四处游走,纵然是出水换气,也只是偶尔 露出脊背而已一若不亲眼看看活动着的亚河豚,恐怕难以理解它们的美丽所在吧!晚餐:食人鱼!整个自然保护区里共有近百户人家,总人口数百,多是有印第安血统的混血后代。他们沿河 而居,交通工具只有船只,邻居之间,通常要划一两个小时的船才能探访。我们在然乌考察期间,就 借住在向导若库的家中,除了每天追逐猴群,观察各色野生动物,逐渐了解当地人的雨林生活,也是 件饶有趣味的事情。对于当地人而言,在森林中生活其实非常简单一在河边搭建一个吊脚的木房,在岸边修筑一 个小码头,在水面上

16、搭一个平台当作“盥洗台”,然后,住在木房里,饮水从平台上获取,洗澡就在 河里,而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则都能从森林中获取。每户人家的附近都有一小块田地,种植小麦和一些蔬菜,房前屋后有不少天然的果树,也是 食物的来源之一,从腰果到可可,种类丰富,至于当地的小孩子抓在手里边走边吃的黑色小果子,竟 然出自一种棕桐科植物一在中国南方,似乎没有把棕桐果实当零食的。肉食的来源,主要是由男人们去狩猎。因为只是自己家食用,他们不必猎获很多动物,不会 对野生动物造成太大的伤害,而这种生存方式,经过多年沿袭,也成为了雨林中生物之间动态平衡的 一个环节。猎物通常是鱼,捕鱼几乎是男人们每天的必需工作一在中国的观赏鱼市场里价格不菲的金 龙鱼、“地图鱼”,以及存在入侵威胁而被驱逐出中国市场的食人鱼,在这里都是捕捉对象,而且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