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351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基因突变的概念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结构)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二、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本质)是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分子结构的改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替换(substitution)/点突变(point mutation)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倒位(transposition) 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

2、方向倒置。缺失(deletion)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插入(insertion)指一个或一段(例如:转座子)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发生替换、倒位、缺失和插入的结果可能造成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碱基改变后引起密码子变化,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替代,从而影响蛋白质功能,以至影响到突变体的表型。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是指由于DNA的碱基改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成终止密码子。这种突变引起mRNA 翻译提前终止,产生一条短的不完整的多肽链。无义突变通常对所编码的蛋白活性有严重影响,产生突变的表型。移码突变(fra

3、me-shift mutaion)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产生突变的表型。同义突变(沉默突变 silent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改变后,突变的密码子仍然编码原来的氨基酸,并没有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变化。三、基因突变的分类1、根据突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分为: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致死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2、根据基因结构的改变方式分为:分子结构改变(碱基替换;倒位)、移码突变(插入与缺失)。3、根据突变所引起的遗传信息意义的改变分为:错意突变、无

4、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同义突变4、根据突变发生的方式: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未经诱变剂处理而出现的突变。自发突变可能是由于DNA复制错误、碱基的异构互变效应、自发的化学变化(碱基的脱嘌呤和脱氨基)和转座因子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人工诱发基因突变:包括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缺少碱基会引起碱基的转替换(转换和颠换)四、基因突变的诱发1、物理因素诱变1)分类物理因素诱变包括电离辐射诱变和飞电离辐射诱变。电离辐射: 包括射线、射线和中子的粒子辐射,还包括X射线和射线的电磁波辐射。非电离辐射:紫外线。2)原理A. 电离辐射的原理 a. 直接作用:当电离辐射的射线碰撞基因

5、任何分子时,射线的能量使基因任何分子的某些原子外围的电子脱离轨道,于是这些原子就从中性变为带正电荷的离子,这叫做“原发电离”。在射线经过的通路上,在形成大量离子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多数尚有较大的能量,能引起第二次电离。这叫做“次级电离”。由于从一个原子外层脱离轨道的电子必然被另一个原子所捕获,所以离子是成对出现的,称为离子对。次级电离的结果,轻则造成基因分子结构的改组,产生突变了的新基因,重则造成染色体的断裂,引起染色体结构的畸变 b. 间接作用:引起其它物质电离而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对遗传物质发生作用。B. 非电离辐射诱变原理a 紫外线的直接作用机制:只能产生激发作用,不能使原子电离。激发

6、作用使原子外围的电子活跃起来,造成基因分子链的离新。这些分子链已经离析的基因在重新组合的时候,不免要发生差错,于是出现基因突变。紫外线(UV)特别作用于嘧啶,使得同链上邻近的嘧啶核苷酸之间形成多价的联合。最通常的结果是促使胸腺嘧啶联合成二聚体;或是将胞嘧啶脱氨成尿嘧啶,或是将水加到嘧啶的C4、C5位置上成为光产物。它可以削弱CG之间的氢键,使DNA链发生局部分离或变性。b 紫外线的间接作用:产生H2O2,而起化学诱发作用。3)方法:A. 外照射:中子、X射线、射线,紫外线;辐射源与物体间保持一定的距离。B. 内照射:射线、射线穿透力弱,常为射线,如用32P、35S浸种或注射,让植物吸收后而引起

7、的辐射。2、化学因素诱变作用机理A妨碍DNA某一成分合成 妨碍碱基的合成从而导致被处理生物的突变。这类诱变物质有5氨基尿嘧啶、8乙氧基咖啡碱、6疏基嘌呤等。前二种碱基妨碍嘧啶的合成,6疏基膘呤妨碍嘌呤的合成。 B. 碱基类似物替换与DNA碱基类似的化合物,常常能在复制时掺入到DNA分子中去,在以后DNA复制时引起碱基配对上的差错,最终导致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突变。碱基类似物,有5溴尿嘧啶(5-BU,同时能和A和G配对),5溴去氧尿核苷、2氨基嘌呤等。C. 直接改变DNA某些特定的结构凡是能和DNA起化学反应并能改变碱基氢键特性的物质,叫做DNA诱变剂。亚硝酸:pH=5的缓冲液中,可以氧化掉A和C

8、的C6位置上的氨基变为I (配对C)和U(配对A),在下次复制时导致A-T变G-C,G-C变A-T的转换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甲基磺酸甲酯和亚硝酸胍等):a. 添加烷基到碱基N7、N1和N3,引起碱基替换。b.烷基化还会造成碱基水解从DNA上裂解下来,造成碱基缺失,引起碱基的替换。c.和磷酸结合成不稳定磷酸酯,磷酸酯水解,使DNA链断裂羟胺:使C的C6上的氨基羟化,变得像T(与A配对),造成G-C变A-T的转换D. 引起DNA复制的错误嵌入DNA双联中心的碱基之间引起单一核酸的缺失和插入2-氨基吖啶和ICR-170等五、基因突变的时期和细胞基因突变的来源)自然发生:自然界的因素;)人工诱发:理

9、化因素,更高突变频率。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性细胞(突变)突变配子后代个体;体细胞(突变)突变体细胞组织器官。 体细胞突变的保留与芽变选择。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 性母细胞与性细胞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基因突变常常是独立发生的 在体细胞中如果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当代就会表现出来,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嵌现象或称嵌合体(chimaera)。六、基因突变的特性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重演性: 同一突变可以在生物的不同个体上多次发生。同一基因突变在不同的个体上均可能发生;不同群体中发生同一基因突变的频率相近。 ()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正突变(forward

10、 mutation):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反突变(reverse mutation):隐性基因a显性基因A。通常认为:野生型基因是正常、有功能基因;而最初基因突变往往是野生型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发生功能改变,表现为隐性基因。所以反突变又称为回复突变(back mutaiton)。()通常用u表示正突变频率、v表示反突变频率,则: 正突变u 野生型=突变型 反突变v2、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指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基因内部多个突变部位分别改变后会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形式。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11、()突变的有害性: 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与发育往往是有害的,原因如下: 生物的野生型基因都是正常有功能的;生物细胞内现有的基因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并且基因间达到某种相对平衡与协调状态。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基因间及相关代谢过程的协调关系被破坏。 基因突变与表现往往会导致当代生物个体:性状变异、个体发育异常、生存竞争与生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致死突变。致死突变:指发生突变后会导致特定基因型个体死亡的基因突变。(2) 突变的有利性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性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况下,基因突变的有害与有利性可以转化。 中性突变:指突变型的性状变异对生物个体生活力与繁殖力没有明显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

12、不具有选择差异的基因突变。4、突变的平行性指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为遗传基础比较接近,往往会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七、基因突变的修复1、 DNA的防护机制(1)密码简并性: 密码的结构可以使突变的机会减少到最小程度。(2)回复突变:某个座位遗传密码的回复突变可使突变型恢复成原来的野生型,尽管回复突变的频率比正突变频率低得多。(3)抑制:存在基因间抑制和基因内抑制现象。前者指控制翻译机制的抑制者基因,通常是tRNA基因发生突变,而使原来的无义突变、误义突变或移码突变恢复成野生型。后者指突变基因另一座位上的突变掩盖了原来座位的突变(但未恢复原来的密码顺序),使突变型恢复成野生型。(4)致死和选择: 如

13、果防护机制未起作用,一个突变可能是致死的。(5)二倍体和多倍体: 高等生物的多倍体具有几套染色体组,每个基因都有几份,故能比二倍体和低等生物表现强烈的保护作用。2、DNA的修复对于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胸腺嘧啶二聚体(TT)的修复1、 光修复光激活酶(photoreacting enzyme)辨认出TT,在有蓝色光波的条件下,二聚体被切开,DNA回复正常。这种经过解聚作用使突变回复正常的过程叫做光修复(light repair)。2、 暗修复某些DNA的修复工作不需光也能进行,例如,大肠杆菌中的UVrA突变体的修复过程由四种酶来完成:首先由核酸内切酶在TT 一边切开,然后由核酸外切酶在另一边切开,把

14、TT和邻近的一些核苷酸切除;第三种酶(DNA聚合酶)把新合成的正常的核苷酸片段补上;最后由连接酶把切口缝好,使DNA的结构恢复正常。这类修复系统称为暗修复(dark repair),或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3、重组修复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必须在DNA复制后进行,因此又称为复制后修复。这种修复并不切除胸腺嘧啶二聚体。 a. 含TT 结构的DNA仍可进行复制,但子DNA链在损伤部位出现缺口 b. 完整的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重组,缺口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以对侧子链为模板由母链合成的DNA片段弥补。c. 最后在连接酶作用下以磷酸二酸键连接新旧链而完成重组修复。4、SOS修复SOS修复(SOS repair)属于后复制修复(post-replication repair)体系。SOS反应是DNA受到损伤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受阻时的一种诱导反应。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