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431409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全能竞赛试题人教新课标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卷 温馨提示: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你冷静从容、开动脑筋,你就会觉得试题并不难。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当然,你还必须注意保持试卷的书面整洁。全卷共两部分,26小题。基础篇100分,挑战篇20分,满分120分。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基 础 篇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他正向古代典j (1)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zng (2)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3) 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

2、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j (4) 的文化药方。2.下面句子中横线上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 般的抚摸,细雨 般的体贴,又怎么 草原、 沙漠、 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A飞扬 飘洒 走 穿 扑 B飘拂 浸润 过 走 穿C飘拂 滋润 过 走 扑 D飘舞 滋润 穿 过 走3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自然美景总会令人心荡神驰。“深林人不知, (1) ”是宁静淡泊的心境;“峨眉山月半轮秋, (2) ”是清朗秀美的秋意;“ (3) ,竹中窥落日”是惬意闲适的心情;“

3、 (4)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诗人创造出的清幽意境。思乡怀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谁家玉笛暗飞声, (5) ”是李白听笛声荡漾起的满腹乡思;“愿驰千里足, (6) ”是代父从军的木兰对家园生活的眷念;“ (7) ,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走马相逢而牵动的故园乡思情。有些诗歌却是书写人生感慨与自我的主张。“正是江南好风景, (8) ”抒发人生凄凉飘零之感;“有约不来过夜半, (9) ”表达的是作者寂寥的心情;“江山代有才人出, (10) ”反映的是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按要求填写内容。(3分)成长中的少年,有的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有的经历苦难的岁月变得坚强请阅读下表,完成

4、表格。文学作品人物人物描写人物评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1)最后一课(2)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热爱祖国仇恨敌人(3)阿廖沙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懂事能干5请模拟下面设问的形式,并以“生命”为比喻的本体,写一段句对生命认识与感悟的文字。(要求:简明、有文采)(3分)生命像什么?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

5、;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像什么?生命像 , ;生命是 。6 班级进行“关注黄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下列活动(7分):(1)你作为主持人,请先拟写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3分)(2)欣赏漫画黄河纤夫,回答问题。(4分)漫画主要反映了黄河怎样的现状?(2分)针对以上问题,请你拟写一则呼吁社会拯救黄河、改造黄河的广告语。(2分)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送 考(20分)丰子恺今年的早秋,我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这一群小学毕业生中,有我的女儿和亲戚朋友家的儿女。送考的也还有好几个人,父母、亲戚或先生。我名为送考,其实没有重要责任,一切都有别人指挥。因此我颇有闲心情,可以旁观他

6、们的投考。坐船出门的那天,乡间旱象已成。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水车上,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一种伟观,人与自然奋斗的伟观!我在船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般情景,不胜感动。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解等书中。我喊他们:“喂!抱佛脚没有用的!看这许多人工作!这是百年来未曾见过的状态,大家看!”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耶稣诞生时中国是哪个朝代?”“无烟火药是用什么东西制成的?”“挪威

7、的海岸线长多少里?”我被他们难倒,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装着长者的神气对他们说:“这种题目不会考的!”他们都笑起来,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说:“你考不出!你考不出!”我虽老羞,并不成怒,管自笑(1)着倚船窗上吸香烟。后来听见他们里面有人在教我:“穿山甲喜欢吃蚂蚁的!”我管自看那踏水的,不去听他们的话;他们也自管埋头在书中,不来睬我,直到舍舟登陆。乘进火车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一直看到赴考的前晚。赴考这一天,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噪醒,就起个早来送他们。许多童男童女带了一肚皮“穿山甲喜欢吃蚂蚁”之类的知识,坐黄包车去赴考。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

8、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到了晚上,许多孩子活泼泼地回来了。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那个题目难,这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议论纷纷,沸反盈天。他们每人投考的不止一个学校,有的考二校,有的考三校。大概省立的学校是大家共同投考的。其次,市立的,公立的,私立的,教会的,则各人所选择不同。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终于有一个学校录取案发表,我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就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

9、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在他们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成了他们抱怨的对象。终于他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回来了,回来了”,一声激动地呼喊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编造出

10、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我在心中暗笑(2),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7人认为第段中“到杭州来投考”的“来”应改为“去”,你如何看待?(3分)8阅读段,概括小学生投考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场景。(3分)9文章在第段和第段两次写了作者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1)(2)10第段中作者通过对孩子们神情举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们等待发榜的心理变化。请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他们心理的变化过程。(4分)11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的理解。(2分)12结

11、合全文,联系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应考?(写出两点)(4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东栏梨花(4分)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3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14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口技(14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中

12、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5我

13、能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会宾客大宴( ) (2)众妙毕备( )(3)宾客意少舒(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1616我能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7本文写到了3.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3分)18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至少1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分)四、写作(30分)19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

14、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之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面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能在文章中用细节传递真情实感。 (3)文章内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挑 战 篇(一)囚首垢面的鲁迅(14分)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一头直竖”。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你见过爱因斯坦头发顺顺的照片吗?似乎没有。那是因为他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他舍不得花时间梳下头发。他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他获得崇高的荣誉,但他看得很淡,生活依然极其朴素。应邀访问比利时,国王派专车以最高礼节迎接,然而接到的是一个头发乱蓬蓬,拎着一个旧皮箱的老头。一个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要求逝后将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建坟基,不立纪念碑,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鲜花和音乐。他的心,是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烟霭迷蒙,清者自清。“囚首垢面而谈诗书”,这是古人的一句话,拿来形容鲁迅是很恰当的。沉迷于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是淡泊的。鲁迅对于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