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42681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茉莉花整个生长过程中,有几十种害虫为害,而且各种害虫 各有自己的生态位,比如为害根部的白蚁,为害茎杆的介壳虫, 为害花的夜蛾等等。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防 治方法,治治这些嚣张的病虫!一、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lis cretacea (Batler)双纹须歧角螟简介双纹须歧角螟属螟蛾科、歧角螟亚科,已知在日本56月和 89月发生在低山平地,为害鼠黍离 的花和果。国内发现为害茉 莉花,俗称茉莉蕾螟。群众叫花钻心虫。生活习性:以幼虫在茉莉花嫩枝、残花上越冬。二月底三月 初春暖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花蕾或嫩芽嫩叶上,幼虫孵化后 钻入花内蛀食

2、花朵,无花时则在叶片间为害叶片,可转移为害, 幼虫亦能为害嫩枝,年发生十多代。据观察,在茉莉花的整个花 期内均有此虫为害,世代重叠,6月9月是其为害高峰期。茉莉花双纹须歧角螟防治方法此虫因主害是花,而茉莉花是窨制花茶的原料,安全性要求 特别高,在防治上首先要注意不能在花期内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应尽量避开花期用药,通过花期前后防治控制虫口密度。具体方 法:(1) 冬季清洁田园,彻底剪除枯枝、虫伤枝和虫枝,集中烧 毁。清扫枯叶,或烧或埋。检查越冬虫口多的田,可结合施用农 药压低越冬虫源基数。(2)成花期应注意检查,凡受害花蕾、花和枝及时摘除。(3)黄昏时在花田用烟薰,可防成虫产卵。(4)药剂防治

3、。可选用24.5%多虫螨丁 2000倍液或1.8%的 虫螨克2000倍稀释液、或三乐杀虫剂8001000倍液、或其他阿 维菌素类农药,如:0.9%爱福丁 20003000倍液、1%虫螨光2500 3500倍液、0.6%齐螨素2000倍液、或24.5%茶蝉清25003000 倍液,或0.5%农哈哈2000倍液,也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3000 倍液喷雾。二、茉莉叶野螟(Neusinoe gemetralis Guenee)茉莉叶野螟简介茉莉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取食茉莉花叶片, 有时也为害花蕾和嫩枝。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一 层半透明的表皮。长大后将叶片吃成洞孔或咬成缺

4、刻。也能啃食 小枝皮层,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整枝枯死。生活习性:在南方一年发生10代,以幼虫越冬。成虫34 月间出现,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面上, 也有产于叶背和小枝上。卵块产,呈鱼鳞状排列,每头雌虫可产 卵50200粒。幼虫初时群集,三龄后扩散,常将枝叶连缀一起, 隐藏其中,取食为害。秋季为害较烈。茉莉叶野螟防治方法1、早春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2、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天敌,放卵寄生蜂,使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等。3、药剂防治。在自然天敌无法控制其危害时,可选用90%敌 百虫600800倍稀释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稀释液,或 2.5%漠氰菊酯1500

5、2000倍稀释液,或20%杀灭菊酯20003000 倍稀释液,也可用24.5%多虫螨丁 2000倍液、1.8%虫螨克2000 倍稀释液喷雾。注意喷药要在采花后,菊酯类农药一般施用后5 天以上才能采摘。、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斜纹夜蛾简介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斜纹夜蛾为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欧 州地中海地区及非洲。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该虫是一种杂食、暴 食性食叶害虫,常间歇大暴发。已知为害植物多达99科200多种, 最喜食的植物至少有99种。在栽培作物中,主要为害茉莉花、棉 花、烟草、红薯、花生、大豆、玉

6、米、小麦、甜菜、芋头、莲藕、 芝麻、向日葵、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等,以幼虫取食叶片为主, 亦取食花、果及嫩枝。该虫在我国淮河以南温暖地区发生较多, 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虫口数量较大,北方则偶有发生。发生规律:斜纹夜蛾每年发生代数自北向南逐渐递增,山东 省每年发生4代,河南省45代,安徽、湖北、湖南省56代, 福建、广东、云南省69代。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受温度、湿度、土壤、降雨、寄主 植物、天敌和人为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C,最适相对湿度75%80%。水肥条件好,生长茂密的田块, 虫口密度一般较高。20%的土壤含水率有助于幼虫入土化蛹和成虫 羽化。初孵幼虫如遇暴雨冲刷,

7、将会大量死亡,田内较长时间积 水亦对蛹存活不利。在广西温度、湿度条件均最适于斜纹夜蛾的 生长发育,六月间如果无连续暴雨,则有利于虫口大发生。斜纹夜蛾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用黑光灯和杨 树枝或糖、醋液诱杀成虫。(2)人工捕杀:根据成虫趋向植株中部叶片背面产卵及低龄 幼虫群集取食为害的特点,在产卵盛期和幼虫扩散为害之前,及 时摘除卵块,捕杀成虫。(3)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盛发期用10%除尽悬浮剂1500 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5.7%百树得乳油4000倍液、 4.5%高效顺式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 倍液、90%敌百虫800

8、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35%赛丹乳油 1000倍液、2.5%敌杀死30004000倍液等农药喷杀。四、柑桔灰象(Sympiczomias citri Chao)柑桔灰象简介柑桔灰象属鞘翅目、象虫科。每年35月份危害茉莉花,以 成虫咬食嫩芽、新梢和嫩叶,也取食老叶。嫩、老叶被食成缺刻 状,严重的全被吃光,大大影响4月底5月初首批花量。据初步 调查,在横县沿河沙质壤土茉莉花田每亩有虫量多的在2万头以 上。柑桔灰象已知能为害:柑桔、茶、茉莉、桃、龙眼、荔枝等。柑桔灰象生活习性:该虫1年发生1代,少数2年完成1代。 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陆 续出土。4月中旬开

9、始产卵。幼虫于4月下旬至7月中旬孵化,9 月底至10月底陆续化蛹,10月底羽化,当年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 7月下旬后孵出的幼虫,当年以34龄幼虫越冬,次年春继续活 动,同年经化蛹、羽化后以成虫越冬,第3年成虫出土活动。成 虫出土后沿树干爬上树梢,咬食嫩芽、嫩叶,无嫩芽嫩叶则取食 老叶。成虫行动迟缓,假死性强,喜躲藏于卷叶内和枝干交错处 等隐蔽场所。耐饥力强,可达627天。卵产于重叠的两片叶之 间。成虫寿命长,活动期雄虫平均183天,雌虫130天。卵孵化 后幼虫即落地入土,入土深度1050厘米,幼虫取食植物幼根及 腐殖质。幼虫老熟后作土室化蛹。柑桔灰象防治方法人工捕杀:该虫无后翅,不会飞,而且行

10、动迟缓,假死性强, 可采取人工捕捉后杀灭。化学防治:宜在成虫盛发期喷药。可选用如下药剂:30%害虫 净1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0002000倍、或2.5%功夫1000 2000倍液,可适当加些敌敌畏喷雾。剧毒农药甲胺磷、1605等由 于毒性大,残留期长,不宜使用。五、高氏瘤粉虱 Aleurotuberculatus takahashii David et Subramaniam高氏瘤粉虱简介高氏瘤粉虱过去报道主要为害柑桔。该虫现在广西为害茉莉 花十分严重;在横县茉莉花上已普遍发生,局部地块虫口密度较 高,并已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症状。在横县附城镇曹村一块受害较 重的花地里选14张有虫较多

11、的叶片检查,发现平均每叶有活若虫 65.3头,另有空蛹壳58.6头,即每叶平均有活若虫及蛹壳共123.9 头。虫量最大的一张叶片有活若虫152头,蛹壳137头,两者相 加共289头。如此高的虫量取食为害使叶片明显褪绿变黄,严重 影响植株的生长。由于高氏瘤粉虱是以刺吸式口器吸食为害,并 不造成叶片形态上的缺损,加上虫体微小、群集叶背为害,所以 该虫的重要性尚未普遍引起花农们的重视。高氏瘤粉虱属于同翅 目粉虱科,1971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国内已知分布于江西、福建、 广西。福建省报道该虫主要为害柑桔、茉莉,已知寄主植物还有 九里香、杨桃、桅子花等。高氏瘤粉虱在茉莉花上以若虫和成虫 群集叶背刺吸汁液为

12、害,造成叶片裉绿变黄,植株生长不良,严 重时导致枝梢枯萎。同时分泌蜜露,易诱发煤烟病。成虫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取食、产卵,受惊忧时常短 距离飞翔。成虫有一定的趋光性,喜湿,高温条件下活跃。行两 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卵散产于叶背,初孵若虫可在叶背四处爬行, 二龄后便固定不动。常有数十头甚至百头若虫群集在一张叶上为 害。该虫发生高峰期为46月和910月。高氏瘤粉虱防治方法根据该虫的特点及我们在防治其它害虫时兼治粉虱的结果提 出两点防治建议,供参考。保护天敌:该虫的捕食性天敌有草岭、瓢虫、捕食螨、蜘蛛 等;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蚜小蜂。各类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控制作 用,因而在茉莉花田喷药治虫时,应当尽量

13、避免使用高毒化学农 药。药剂防治:在低龄若虫盛发期选用吡虫啉、扑虱灵等对同翅 目害虫高效的药剂喷杀。花农用于防治双纹须歧角螟的虫螨光和 花蛆净对高氏瘤粉虱的成虫有很好的杀伤力,且对天敌较安全。六、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花蓟马简介花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该虫在花内危害花冠、花蕊,以 在子房周围为最多,损害繁殖器官。花冠受害后出现横条或点状 斑纹,最严重的可使花冠变形、萎蔫以致干枯,对观赏价值有很 大影响。叶部受害后,在嫩茎新叶上常出现银灰色的条斑,或叶 基部均呈银灰色,以致引起落叶,影响长势。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114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成 虫有很强的趋光性。

14、在稍有香味、花冠较大的花蕊内,成虫、若 虫可有几十头到上百头。卵多产在花瓣、花丝和嫩叶内,产卵处 稍膨大或略隆起,可对光检查。每头雌虫产卵达77248粒,产 卵期长达2050天。花蓟马防治方法采用药剂防治。喷施2.5%鱼藤精乳油500800倍液,或3% 除虫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 或20%杀灭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10001500 倍液,或10%蚜虱净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七、棉红蜘蛛【Tetx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vl)】棉红蜘蛛简介棉红蜘蛛又叫二点叶螨、棉叶螨。属真螨目、叶螨

15、科,是重 要害螨。棉红蜘蛛食性杂、繁殖力强,传播快,能为害几十种植 物,包括玉米、瓜类、豆类、蔬菜、树木和杂草。茉莉花是其较 常见为害的植物之一。此虫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在茉莉花叶背或 花蕾上刺吸寄主汁液,使被害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叶片颜色明显 变白,严重的变黄,甚至出现锈状斑。花蕾受害则变小皱缩,或 闭花,大大影响花的产量和质量。棉红蜘蛛可随水流转移,靠风力传播,也可短距离爬行扩散。 一般来说,气候干燥,高温有利其繁殖为害。其发生最适温度为 2931C,相对湿度为35%55%,如果空气湿度超过70%,其繁 殖就会受到抑制。棉红蜘蛛天敌很多,如草蛉,肉食螨、肉食蓟 马、瓢虫等,他们都对棉红蜘蛛起着

16、很好的控制作用。棉红蜘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结合整枝,摘除病叶, 清除落叶,烧毁或进行处理,可消灭越冬虫源、减轻发生危害。(2)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虫能力。保持湿度,恶化棉红蜘蛛生 存环境。2、药剂防治 可选用24.5%多虫螨丁或1.8%虫螨克2000倍稀 释液,或50%三环锡可湿性粉1500倍稀释液,或75%克螨特乳油 1000倍稀释液,或35%赛丹乳油3000倍稀释液,或50%阿波罗4000 倍稀释液喷雾,7天后再喷一次。八、蜗牛蜗牛简介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不是昆虫。分类上属腹足纲,柄眼目, 蜗牛科。俗称水牛、天螺、硬壳虫。农田中常见的有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