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542339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语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七 单元 第1课时 总第65 课时主备课人:唐秋月 执教人:教学内容识字7教学目标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教学重点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教学准备师生各自准备本课的生字卡。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对反义词的游戏好吗?我说一个词,你们对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我说“大”,你们对“小”;我说“白”,你们对“黑”。现在开始!高明胖美新忙(复习“语文园地五”的

2、生字)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7”中的对子比这更有趣。2.教师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2.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的。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注意纠正平翘舌音。(分组赛读,男女赛读)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5.现在我们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读全文。6.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2.课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用铅笔打个小问号。3.学生质疑,教师引导解疑。4.师生、生生合作读对子。还可以试着不看书,

3、背一背。 四、练习写字1.看看这六个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请告诉大家。2.教师范写几个不大好写的字,并提示学生:“冷”的最后一点别忘了;“淡”的三点水要分开,别写成“言”字旁了,否则就成了“谈”字了。学生描红,临写。五、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别的对子吗?出示一些对子,或讲有关对对子的故事,激发学生读对子的兴趣。检查人检查日期评价等次第 七 单元 第2课时 总第 66课时主备课人: 唐秋月 执教人:教学内容26、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目标、认识翻、浇等个生字。会拉、把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

4、“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教学难点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童话引入。1、放动画课件,教师讲述课文主要内容。2、过渡:这个童话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渎。 要求学生划出生字,多读几遍。3、同桌互相检查认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是否通顺情况。4、指名试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三、认记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度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老师领读生字。3、重点指导易读错的生字。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翻”是前鼻音,“施”是翘舌音。

5、“浇、挑”是三拼音。4、开火车认读生字。5、找朋友,给生字组词。6、“彩虹过桥”游戏,字组词说句训练。7、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8、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四、写字指导。1、读“我会写”里的字。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每个字均为左窄右宽)2、练习给这几个字组词。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五、快乐复习。 1、快帮小兔找到它们要吃的蘑菇。f i ji o sh h u ti o f n d n e 候挑担肥浇施饿翻2、快来帮小兔把山上的词语读准,他就能顺利回家了。挑担子浇水翻松饿了时候施

6、肥检查人检查日期评价等次第 七 单元 第3课时 总第67 课时主备课人:唐秋月 执教人:教学内容26、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目标、认识翻、浇等个生字。会拉、把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教学难点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课件演示:看完动画,用简练的语言回答:小白兔_小灰兔_二、新课学习:1、回归问题: 随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提问:白菜最开始是从哪来的?老山羊为什么要送他

7、们白菜?2、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收”的意思就是拔“3、学习第2、3、自然段。 老山羊干的很辛苦,小白兔和小灰兔看到了是怎么做的? 从这里可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老山羊是怎样感谢他们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4学习第4、5自然段。、小白兔要了菜籽干什么呢?小白兔怎么种的?它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学生默读4、5自然段。 口述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板书;种白菜)自由说指名上台说同桌互说 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小白兔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都干了几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理解”常常“的意思,说明小白兔怎样?三、课中操歌曲劳动最光荣四、讨论自

8、学6、7、8段。小灰兔回家后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在要白菜的路上碰见了谁?它去干什么的?小灰兔 所以什么态度啊?小白兔的才从哪来的?五、齐读第9段。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六、自由续编故事。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会怎么做啊?七、巩固课文,复述课文。板书设计: 小白兔: 要菜籽_种白菜_送白菜(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小灰兔: 拿白菜_吃白菜_要白菜第 七 单元 第4课时 总第 68课时主备课人:唐秋月 执教人:教学内容27 两只小狮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2个词语。认识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使学

9、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总依赖父母。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教学难点理解狮子妈妈话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形象揭题1出示狮子彩色图画。问:这是什么动物?(狮子)狮子是一种可厉害的动物啦,大家称它为森林之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狮子的课文:(板书课题:27 两只小狮子)学生读课题。3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什么事呢?请大家打开书。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习惯的培养。2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词

10、、句注意读边贯,不读破。 3开火车分段请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对照前面读书要求,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三、导读课文1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可一点儿都不一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第二段,把讲它们不同表现的词句圈画下来,再读一读。2学生汇报圈画的词,教师指导理解词语,练习朗读这两句话。(1)整天,换词理解就是每天从早到晚。(2)滚、扑、撕、咬:可让学生看插图,做做动作、手势理解这样做很辛苦。(3)从上面所讲的词语可以看出,一只小狮子刻苦。练习朗读这句话。(4)懒洋洋:可让学生结合第一幅插图上懒狮子的样子:跷着二郎腿,闭目养神,晒着太阳,然后练习朗读

11、这句话。3这只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三到六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准备评价后再朗读。教师在评议中相机进行词句训练。(1)练功:狮子“练功”,就是指做什么?联系“滚、扑、咬”理解。(2)读第四段可以联系“慢吞吞”和句尾的感叹号指导朗读。(3)第六段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二幅图上小狮子的动作、神态来练习朗读。4懒狮子说的话对吗?听老师读第七段,想一想:(1)懒狮子想靠谁?爸爸妈妈老了,不在了,要靠谁呢?(要靠自己)(2)所以妈妈说你也(学生接读)(3)看看第三幅图上妈妈的神态,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第七段。检查人检查日期评价等次第 七 单元 第5课时 总第 69课时主备课人:唐秋月 执教人:教学内

12、容27 两只小狮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2个词语。认识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总依赖父母。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教学难点理解狮子妈妈话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朗读课文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看第三幅图上小狮子的表情,想一想: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会怎么想,怎么做?课后讨论讨论,编编故事,过几天我们开个故事会。二、指导识字、写字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分析记忆“刻、苦、阳、功、抬”几个生字。重点指导“练、谁”两个字。“练”,右边不要写成“东”。“谁”,左右两部分要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