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42338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A、 10-4米 B、 10-6米 C、 10-8米 D 、10-10米2、钠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在带一个单位正电的情况下,原子核外层高速旋转的电子,共有( )A、10个 B、12个 C、32个 D、1个3、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物质中分子构成的是( )A、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 B、秋风扫落叶C、铁铲用久了,会变薄 D、屋檐滴水时间久了,出现“滴水穿石”现象4、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中子 B、整个原子、原子核

2、C、整个原子、中子 D、整个原子、质子5、宇宙中有能自己发光,位置相对稳定的恒星,其中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红超巨星 B、比邻星 C、织女星 D、太阳6、下列微观世界的尺度排列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B、病毒原子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分子原子病毒原子核质子夸克D、病毒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7、下面列举的长度阶梯对应不正确是( )A、总星系31010l.y. B、地月系7.7105 l.y.C、分子10-10m D、原子核10-14m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二个或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9分)8、关于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不正

3、确的是( )。A、原子内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B、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相似于太阳,电子相似于绕太阳运动的行星D、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9、下面列举物理学家与其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对应正确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德谟克里特原子C、汤姆生地心说 D、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10、某些物质的原子,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放出的射线中有粒子,这是一种带正电的粒子B、天然放射现象放出的射线中有带负电的电子C、天然放射现象放出的射线中有不带电的中子D、天然放射现象放出的射线

4、中有带正电的质子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1、战国时期成书的中庸里写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意思是说,世界上存在着很小很小 的东西。其实,这就是 的一种思想。12、在果品店中,可以闻到水果的香味,这是 现象,用久了的铁铲比刚买来时要薄,这说明 。它是能保持 不变的最小微粒。13、l.y.是天文学中的 单位光年的符号。1 l.y.=9.46051015 ,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时间内通过的 。14、原子的中心是由 的质子和 的中子依靠 结合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核周围是高速旋转的带 的电子。核外电子不会远离原子核是因为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这是因为 。15、电子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

5、家 于1897年发现的,阴极射线实质是 它们来自 。电子的发现说明了 。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英国著名科学家 提出的。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有 , , 。16、将50毫升的酒精倒入盛有50毫升水的量筒中,混合后的液面将 100毫升刻度线,这一现象间接说明物质的分子间 。17、观察是研究天体运动 的方法,意大利诗人卡里马赫曾教导哥白尼说,天文家只有两样法宝 和 ,根据对天体位置及运动的观察记录,天文学家就可以运用数学工具构筑一个宇宙模型,“ ”和“ ”就是两种典型的模型。18、1687年,伟大的英国科学牛顿发现了 ,他认为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一种 的力,地球靠这种力绕着太阳旋转。这种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

6、的 和物体间的 有关。19、“在气袭人和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实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花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气温突然 。20、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北斗一号”寻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周围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 宇宙速度,也叫环绕速度,其大小为 km/s。四、 探究实验题:(共12分)21、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

7、特(前460-前370),曾对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进行了许多猜想的探究,他认为,石块、铁铲、铜像的手,花粉它们是微小的一点一点散失的,德谟克利特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原子,这个词是 的意思。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其观点需要经过 检验和证明,才能上升为理论。(每空2分)22、学习了分子知识后,小芳想探明张爷爷家堆放煤球的墙角变黑的原因。小芳用小刀刮去墙表面的一层后,发现里面也是黑的,对此小芳作了较合理的解释。你知道小芳的解释是什么吗?(6分)五、 综合阅读题(21分)23、两小儿辩日(每空2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出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8、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去:距离,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慧呢?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 ;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态度是 ;他们在辩论中,各抒已见,不接纳对方观点,表现了他们 ;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 。24、宇宙起源与彗星 宇宙起源假说之一:大爆理论,宇宙在零时刻是密度为无穷大的物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物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此便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地球

9、只是围绕太阳旋转且在自转的行星,除地球外,还有其他行星,如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其为九大行星。 彗星一般由头和尾组成,头的中心是彗核,彗核的外面包着彗发,彗发的外面包着彗云,彗尾有直的,也有弯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彗尾长短不一,最长有几亿千米,有的彗星没有彗尾。彗核是彗星的主要部分,它是固体,呈球形,含大量的冰,还含有干冰、尘埃、甲烷、氨和少的金属等。由于含冰最多,所以有“肮脏的雪球”之称。这雪球差不多是整个彗星的质量,直径最大的有100km,最小的只有几百米。 中国民间将彗星叫做“扫帚星”。“彗”在中国语言中有扫帚的意思,在古希腊语言中有“毛发”的意思。世界

10、公认中国是对彗星观察和记录最早的国家,中国古书淮南子兵略州中记录了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它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 “哈雷”彗星是根据埃德蒙哈雷名字命名的。哈雷出生于1656年的英国,曾在圣赫勒纳岛建立一座临时天文台,以此观察天象,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对“哈雷”彗星出现时间的准确预言,哈雷的预言在其死后17年准确应验:1759年、1835年、1910年哈雷彗星如期出现。阅读以上内容后,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大爆炸理论是宇宙起源假说之一,查阅相关资料,宇宙的形成还有哪些可能?(2分)(2)彗星真的像我国民间所说的是“扫帚星”,看到它的人就要倒霉吗?怎样理解民间所说?(3分)(3

11、)哈雷彗星的出现可预测吗?是谁何时首先对它做出观测记录的?又是谁第一个对它进行准确预言的?(5分)(4)根据你日常从图书馆、因特网和学校的数据库等处收集到的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请猜想人类在太空建立永久性居住地可能吗?说说你的想法。(3分)参考答案一、1、D。2、A。3、B。4、C5、D。6、D。7、B。二、8、ABD。9、ABD。10、AB。三、11、不可分割, 原子。12、扩散或(分子运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性质。13、光年,m, 路程。14、带正电,不带电,核力,负电。电子与核内质子相互作用;核内质子所带正电核外电子所带负电。15、汤姆生,带电粒子,原子内部。原子是可分的。卢瑟福。 质子,中子, 电子。16、小于,有间隙。17、最基本,观察,数学,地心说,月心说。18、万有引力,相互作用,质量,距离。19、无规则运动,升高。20、第一,7.9。四、21、不可分割,猜想,实验(探索)。22、煤分子永不停息作无规律运动,同时表现墙分子间有间隙五、23、观察 实事求是 欠缺合作交流 不惧权威 24、(1)稳态理论。(2)不是,形状像。“彗”在中国语言中有扫帚之意,与运气无关。(3)可以,中国古书淮南子兵略州,哈雷。(4)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