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42262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白桑联校20212021学年度升级调研测试小学三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共有105名学生参加,其中均分为分,及格率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就从书写习惯、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四个部分对三年级学生的习惯、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有看拼音写词语、改正词语中错别字、对省会的了解、积累词语、加标点、设计广告语、联系课文内容填空、阅读和习作。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运用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本次三年级测评正是以基础知识和

2、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可谓抓住了语文学习的要害。测评内容涵盖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积累,有理解,有运用。既有知识的检测,又涉及到能力的评估。题量适当,题型丰富,是能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一份优秀试卷。二、试题分析: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积累相对较好,而课外积累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如下:第一题按要求写字词句:第1、2题学生做得较好,只有个别学生有错别字,例如“窃窃私语”的“窃”。第3题改正错别字。只有个别学生不会做。例如“千资百态”的“资”不会修改。第4题少部分学生不会做,记不住省会的简称。 第6题大部分学生忘记了加标点符号。第二题

3、联系课文内容填空:第1题学生错别字较多。第5题要求学生默写课外积累的写景古诗。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写的是课文上的,其中还有的学生写的不是写景的。第三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课内阅读:学生做得较好但是第2题有些学生粗心,把“玉”写成“王”,“太”写成“大”。课外阅读:第1题少数学生做错,不知道手上的花纹就是指纹。第3题第二空很少有人填对。第四题习作:1、有个别学生根本不审题,不是编故事,而是给别人讲了一个故事。还有的学生写成写人的习作。2、有些学生审不清题,只写了一种动物之间发生的事,3、有些学生虽然审清楚了题,但是语句不通,叙述不生动。4、错别字太多。5、少部分学生书写较差。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一

4、、学生日常读书量小。二、积累不得法,学生经常积累,但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读读、抄抄了事,没有按类摘抄,记忆,这样的结果是即使积累到的古诗也不会运用。三、平时没有用心去阅读理解,理解能力较差。四、平时习作训练较少。通过本次试题,还反映出了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面对试题,审视学生做题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教学中的纰漏在反思中明显暴露出来:首先,学校早已大力倡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想方设法想办法加以实施,可是没有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还没有把阅读转变成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完全是在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给的任务,没有兴趣的学习也就没有质量可言。其次是课外阅读还没有

5、形成一种可行的检测手段,对学生的阅读处在一种有安排但失控的状态,检测跟不上,阅读就会自流。再有就是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训练,学生读书存在盲目性,学生只是一味地读,一味地摘录,到用的时候,又成了大海捞针,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就是课内阅读训练单一,没有向课外进行写法的延伸训练和课外阅读的结合。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2、要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学生的视眼,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

6、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组长:试卷分析人:2021年6月30 日2021年秋季期末试卷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凤凰镇中心小学 陈晓燕一、试卷结构分析本次语文期末试卷的命题,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有一定难度。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二、取得的成绩及经验优点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

7、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与形近字,古诗名言的积累等,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2、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我对基础知识比较认真,反复训练,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

8、明显的提高。我校每周有两个半小时的早朝读,我就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名言;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留白点发挥想象练习说话,根据原文情节进行续写。我校在本学期每月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月考,全面提高合格率。正是因为我校有提高合格率的具体措施和行为落实,我班的合格率在逐渐提高。本次期末考试我班的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65%。、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1、追赶进度,忽视基本功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中间还需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三年级教材教学内容比一二年级面广量大,我在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忙于赶进度,对一些很重要基本功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

9、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很多错别字,从小错别字多,长大了也少不了。这些基本功可以说是童子功,从小训练出来了,终身得益,没有训练成功,那将是学习上的不治之症。2、作文材料老套、雷同,语言贫淡、乏味。习作的首要评价标准应该是“抒真情,写实感”,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写实实在在的事儿,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儿,才有话可说,才能具体、明白。而这方面的欠缺,正是这次测试中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大问题。学生作文材料虽谈不上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但大同小异,平淡无奇,并无多大差别。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较多。可见学生平时作文时往往编一些不切实际

10、,没有做过的事情。仿照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事例照搬。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也暴露了我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对身边小事的留意。大部分学生的表达比较清楚、具体,但是语言不通畅,词汇不丰富,语病较多。3、知识面过于狭窄,学习不够灵活。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不应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堂资源。因为平时的语文学习只局限于课本的讲解和学习,学生与外面世界接触得太少,因此知识面过于狭窄,另外对所学知识的表达比较机械,词语训练过的能读能默,而一旦超出这些范围就错误百出。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学生、老师涉猎的语文学习范围不够广。三、反思与建议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来看,我们认为在

1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反思我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视: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生字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反复巩固生字,拓展识字的途径,让学生多识字,多阅读。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

12、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阅读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潜在读书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发现。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书、多看书,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提高能力。3、习作教学要在“通顺”上下功夫,绝大多数同学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3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叙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4、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

13、性和主动性。 今后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学生综合素质更高,更全面。新洲区中小学2021年秋季期末调考试卷评价表街凤凰镇中心小学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填表人 陈晓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一、 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语文试卷共分为十个大题,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汉语拼音、形近字区别、阅读积累与运用以及写话等几个部分对学生的习惯、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本次测试参考32人,平均分69分,及格率75%,优秀率9%,最高分92分,最低分4

14、5分。二、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本册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极少数学生出现错别字。第二题:填合适的词语,学生完成的不错。第三题:写反义词。总体来说学生完成的较好,出错最多的是后几个没有讲过的词语。第四题: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这道题是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考查学生一字多义的理解能力。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能做到正确进行选择,但也有少数同学填得比较马虎,没有结合句子认真地思考。第四题:找错别字。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本题学生错的较多。 第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有些同学背诵课文不牢固,所以丢分。还有一部分同学课

15、文能背诵,但错字较多,失分严重。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其中,修改病句失分最严重。第七题:排序。本题是课文里的句子,文中用的是倒叙,有很多学生仍然按照书上的倒序来排序,是所以错误较多。第九题:阅读短文。本题内容不难,但是学生完成的不好。第十题:写作文。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写,表述清楚,语句通顺。大多数学生不审题目,写跑题了,本题几乎全扣。也有极个别学生语句不通顺,还有的因格式、错别字等造成失分。三、今后改进措施1、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力度,尤其是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巩固,争取能让他们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得再扎实些。2、督促学生熟读、背诵课文。3、严格要求,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做完试卷后仔细检查的好习惯,从每次作业,每次练习开始严要求。4、抓好阅读,指导学法。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让学生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整答题,努力答全面,培养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5、继续加强写作指导。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课外的阅读积累,二是多提供连笔的机会,提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