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41651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餐饮业是与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食品行业,同时也是食品安 全风险最高、最易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品行业。但食物中毒并不是不 可预防,每个餐饮单位和从业人员都可以采取措施,预防中毒的发 生。首先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身管理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 员,制定保证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即各种 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开展企业内部检查,促使各项食品安全制度得到落实,食品从业人员规范进行操作,遵守食品安全法律规定一、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不安全的食品之所以危害人体健康,是因为其中含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系。在餐饮食品中,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生物性危害

2、: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各#种微生物。2、化学性危害:包括食品中本身含有和受到污染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如河豚鱼、高组胺鱼、四季豆、生豆浆和部分野蘑菇等。食品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如违禁或超量使用的农药、 兽药( 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残留及贝类毒素、雪卡毒素等。3、物理性危害:主要为各种异物,如玻璃、碎石、铁丝、头发等。个人健康和卫生从业人员不良的健康状况、卫生习惯和举动都可以污染食品,譬如:1、出现胃肠道不适、咽痛、发热、手部受伤发炎、眼耳鼻分 泌液体等症状。2、食品从业人员在上厕所、倒垃圾、触摸身体部位后不洗手。3、手部接触生食品后,未经清洗消毒即接触熟食品。4、穿着

3、不洁的工作服。5、在加工场所进食、饮水或吸烟。6、吐痰、吐口水、咳嗽或打喷嚏。从业人员应勤于洗澡、洗头发,保持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尽 量减少食品受到污染的风险。手是人体接触食品机会最多的部位,手部的卫生是个人卫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您应该做到:按照标准的程序洗手(洗手、消毒方法见下一部分内容),因为按 照要求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污物和大部分的微生物。1、操作时不佩戴外露饰物(包括戒指、手链、手表等),因为饰 物表面的凹陷处容易藏纳污垢和细菌,可能导致食品污染,而且戒 指等小饰物可能会在操作中混入食品。2、手部不要触碰与操作台有过接触的工作服,避免工作服上 的污垢污染手部。3、

4、使指甲符合卫生要求:剪短指甲,因为长指甲内会藏有难以去除的污垢。不佩戴假指甲,不涂指甲油,因为这些都可能对食品造成污 染。4、正确使用手套:使用一次性塑料或橡胶手套,不要重复使用。从业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从业人员还需戴 口罩。戴工作帽时头发不应外露,戴口罩时需将口鼻完全遮盖。1、每名从业人员应至少有两套工作服,做到定期更换,保持 清洁。2、专间、分餐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清洗、消毒、更换。 待清洗的工作服不要放置在食品加工处理的区域。3、不能穿戴工作服走出食品加工操作场所,应在加工操作场 所内脱去工作服;严禁穿戴工作服上厕所。4、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食品加工区域,应存放在更

5、衣 室。三、加工场所清洁卫生项目频率使用物品方法地面每天完 工或有 需要时扫帚、拖把、 刷子、清洁 剂及消毒剂用扫帚扫 地;用拖把以 清洁剂、消毒齐 拖地;用刷子 刷去余下污物; 用水彻底冲 净;用干拖把 拖干地面3bIJAI排水沟每周铲子、刷子、用铲子铲去推荐的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计划表4-1项目频率使用物品方法次或有清洁剂及消 毒剂沟内大部分污 物;用水冲洗 排水沟;用刷子刷去沟内5Ck余下污物;用 清洁剂、消毒剂 洗净排水沟冃墙壁、天花 板(包括照 明设施)及门窗每月 次或有 需要时抹布、刷子 及清洁剂用干布除去 干的污物;用 湿布抹擦或用 水冲刷;用清 洁剂清洗;用 湿布抹净或用

6、 水冲净;风-冃1f冷库每周一 次或有 需要时抹布、刷子 及清洁剂清除食物残 渣及污物;用 湿布抹擦或用 水冲刷;用清 洁剂清洗;用 湿布抹净或用 水冲净;用清 洁的抹布抹干 和(或)风干戋 冃i匚作台及 洗涤盘每次使 用后抹布、清洁 剂及消毒剂清除食物残 渣及污物;用 湿布抹擦或用 水冲刷;用清 洁剂清洗;用 湿布抹净或用 水冲净;用消 毒剂消毒;风 干冃11工设及加每次使 用后抹布、刷子、 清洁剂及消 毒剂清除食物残 渣及污物;用 水冲刷;用清 洁剂清洗;用 水冲净;用YIg t4/7项目频率使用物品方法毒剂消毒;风 干表面每用清洁剂清 洗;用刷排非烟设施周一次 或有需 要时抹布、刷子 及

7、清洁剂子、抹布去除油 污;用湿布 抹净或用水冲 净;风干废H容暂每天完 工或有 需要时刷子、清洁 剂及消毒剂清除食物残 渣及污物;用 水冲刷;用清 洁剂清洗;用 水冲净;用消 毒剂消毒;风 干四、垃圾处理垃圾中含有废弃食物和大量细菌,在处理垃圾时应注意避免对 操作环境和食品可能产生的污染。(一)垃圾存放设施垃圾桶应配有盖子,用坚固、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以 便于清洗。垃圾桶内应套有垃圾袋。厨房内垃圾桶放置地点距操作台、货架等至少保持1.5米。厨房外宜设结构密闭的垃圾房,用于临时集中存放垃圾。(二)垃圾的存放垃圾桶内的垃圾不宜超过桶高的 3/4,以避免因太满而不能扎 紧垃圾袋和盖上桶盖。桶内

8、垃圾满后应及时清除,未满的至少每天清除一次,将垃圾袋扎紧送至垃圾房。只有在倒垃圾时,才可以打开垃圾桶的盖子,以免污染环境和 散发异味。倒完垃圾后应立即洗手。(三)垃圾桶的清洗消毒清除垃圾后的垃圾桶每日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时用清洁剂加热水,用硬毛刷彻底刷洗桶内外及边缘。消毒时用消毒剂加冷水配合专用抹布进行擦拭。将垃圾桶自然晾干或用专用抹布擦干,套上垃圾袋待用。五、采购查验索取有关票证1、索取购物凭证为便于溯源,采购时应索取并保留购物发票或凭证并留存备查; 送货上门的,必须确认供货方有卫生许可证,并留存对方的联系方 式,以便万一发生问题时可以追溯。切不可贪图价格便宜和省事, 随意购进无证商贩送来的食

9、品或来路不明的食品原料。2、查验有关证明采购食品原料前应该查验以下有关证明:(1)供应商和生产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未经加工的农产品除外)。(2)加工产品的生产单位生产许可证。(3)加工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检验机构或生产企业出具)。(4)畜禽肉类(不包括加工后的制品)的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卫生 监督部门出具)。(5)进口食品的卫生证书(口岸食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6) 豆制品、非定型包装熟食卤味的送货单 (生产企业出具)3、索证注意事项(1) 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应包含所采购的食品原料。(2) 检验合格证、证书上产品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 批号等与采购的食品应一致。(3) 送货单、检疫合格证明上

10、的日期、品种、数量应与供应的 食品应相符。注意要点采购食品应索取购物凭证并留存备查。批量米购时应查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检疫合格证明。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豆制品送货单。熟食送货单。1、产品标注保存温度条件的,应与产品标签上的温度条件一致。2、散装食品或没有标注保存温度条件的,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应冷冻(-18 C以下)或冷藏(5C以下)条件下保存,热的熟食品应在 60C以上。3、测量时包装食品应将温度计放在两个食品包装之间,散装食品应把温度计插入食物中心部分。4、温度计使用前应进行清洁,测量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进行消做好台账登记为保证产品的溯源性,餐饮单位还应建立采购食品的进货台账,台

11、 账应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六、贮存先进先出能够保证所贮存食品新鲜程度,常性盘点法。(一)尽可能缩短在危险温度带的滞留时间1、食品在常温下验收后,应尽快冷藏或冷冻。2、食品从冷库(冰箱)中取出粗加工,应少量多次,取出一批, 加工一批。(二)经常性检查冷库(冰箱)运转和温度状况1、压缩机工作状况是否良好。2、是否存在较厚的积霜(可能会影响制冷效果)。3、冷库(冰箱)内食品是否积压堆放,是否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隙。4、冷库(冰箱)内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四)贮存中避免交叉污染1、食品应在专用场所贮存。除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外,其他物品都

12、不应和食品同处存放。2、冰箱内食品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开,不得在同 一冰室内存放,并应在冰箱外部应标明存放食品的种类(原料、半成品或成品)。3、冷库内可同时存放食品原料和半成品,前提是冷库内部有隔 断设施,严格进行存放场所的分区。七、原料加工本工序除对食品原料进行挑捡整理以去除不可食部分并清洗干净外,对一些食品原料还应注意:1、不加工已死亡的河蟹、蟛蜞、螯虾、黄鳝、甲鱼、乌龟、贝 壳类以及一矶或二矶海蜇等水产品。2、易脍发芽的马铃薯、发苦的夜开花。3、叶菜应将每片菜叶摘下后彻底清洗,因污物可能会进入菜的中心部分。4、去除蔬菜中可能含有的农药,尤其是夏季蔬菜虫害高发期。供参考的方法为:

13、先以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4、毒鲜蛋应在洗净后打入另外的容器内,经检查未变质的再倒入集中盛放蛋液的容器中。避免原料加工中的交叉污染1、用于食品原料、半成品加工的场所应尽量与成品加工场所分开。分开的形式可以是原料加工设置粗加工间(大中型餐饮单位),也可以是在厨房内设专门的区域分别进行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加工(小型餐饮单位)。2、食品原料、半成品的加工中所使用的工具、容器和水池,不 得用作直接入口食品加工使用。3、食品原料、半成品用水池应与餐具、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具 的清洗水池分开。4、加工食品原料、半成品的人员一般不宜承担成品的加工。如确有需要,应经严格洗手、消毒

14、和更换工作服。5、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 水产品则宜在专用水 池清洗。八、烹调加工(一)安全的烹饪温度和时间食品只有经烧熟煮透,才能杀灭其中的致病微生物, 也就是说才 是安全的食品。烧熟煮透如果用温度和时间来衡量,就是食品的中 心温度应达到75C,保持时间15秒以上。三、避免烹饪中的交叉污染(一)避免盛器(或工具)引起的交叉污染1、生、熟食品盛器能够明显加以区分。 区分的方法可以是采用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状,或者在各类盛器标上不同的标记,或者 直接标注生、熟的字样。标记应显眼且不易被磨损、洗刷掉。在操 作中严格做到生、熟食品盛器分开使用。2、配备数量充足的生、熟食品盛器。3、清洗生、熟食品盛器的水池应完全分开。4、清洗后的生、熟食品盛器应分开放置。5、如需擦拭盛装熟食品的盛器,应用经消毒的专用抹布。(三)避免存放不当引起的交叉污染1、烹饪后的熟食品应与生食品分开放置。2、如只能放置在同一操作台,应按照上熟下生的原则,将生食品放置在操作台,熟食品放置在操作台上方的搁架上。食品应废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