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41399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九年级下(课内)浙江中考网 www.edu-2008-8-5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1.曹刿论战一文中的“取信于民”,具体指的是鲁庄公所说的“ , , 。”2.当“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 ”,在国家受侮、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3.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原句是: ,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 。

2、6.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7.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 ,义, ;二者不可得兼, 。8.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古诗文中的语句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这两句就是佐证。1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 , 。” 11.“一切景语借情语”。 “ ,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12、人们常引用孟子的“_,_,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13、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

3、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是:“ , 。”1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1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 。16.今年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 , ”是合乎科学论断的。(用孟子三章原句作答)17. , 肯将衰朽惜残年!18. ,胜做一书生。19. ,对影成三人。 20.锦江春色来天地, 。 21.,随风满地石乱走。 22.,甲光向日金鳞开。23.,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24. ?雪拥蓝关马不前。二、古诗词赏析。1

4、.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

5、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诗经 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

6、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A.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B.“黑云”两句就勾勒出这样的画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

7、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C.“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说的“报君”“为君死”,就是指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5.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

8、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6.对夏完淳别云间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别云间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A.这首诗作于作者在行军途中离开故乡时所作,诗风悲壮慷慨。B.第二联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C.第三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D.最后一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

9、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7.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原诗见11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B.三、四两句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C.五、六两句即景抒情,情悲且壮。“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有气势。D.结尾两句沉痛而从容。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8.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

10、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

11、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9.赏析诗经关雎并答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本诗围绕一个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10.赏析诗经 蒹葭作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

12、采,白露末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美、美、美、美。1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