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40700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1肿瘤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1.1自杀肿瘤患者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得 不到改善,痛苦难以忍受,对治疗失去信心,治疗经济负担重,家庭角色 紊乱,缺乏亲人关心和社会支持等都会让患者产生自杀的念头3。1.2压疮大多数肿瘤患者都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水肿、骨转移瘫痪、 疼痛处于强迫体位、全身衰竭、长期卧床等,使压疮发生概率增加,护理 不当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1.3化疗药物渗漏及静脉炎化疗药物渗漏及药物刺激引起的静脉炎 是常见的安全隐患,不仅增添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影 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容易导致医疗纠纷4。1.4感染感染是晚期肿瘤的严重并发症,也常是患者的致死

2、原因。 有报道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于感染者占总感染例数的14.0%5。肿瘤患 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放、化疗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免疫缺陷,护 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密等,都会加重患者 感染,如出现发热口腔溃疡腹 泻等。2原因分析2.1保护性医疗制度执行不良肿瘤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晓程度和接 受程度不同,适应性总体低于患其他疾病的患者,大部分家属也不愿意 将病情告诉患者6。要求实现保护性制度,护士在治疗或护理过程中泄 露病情,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引发安全隐患。2.2护理人员相关因素护理人员缺编及护理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 专科护士缺乏,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不

3、严,沟 通解释不到位等都会对患者的安全产生影响。3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3.1注重细节管理,防止自杀护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有自杀倾向 者,立即与家属进行沟通,要求家属陪伴,让患 者感受亲人的温暖。同 时护士加强巡视及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耐 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尊重患者的爱好和人格,满足 患者的愿望。营造温馨安全的病房环境,安排距离护士站近的病房,病床避免靠近窗,窗户上锁转,移一些患者可能用来伤害自己的物品。3.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根据肿瘤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压疮预防的要求,采用Braaden

4、压疮评分表,积极评估患者情况,综合分 析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经常 更换体位定时翻身,应用翻身架、压疮垫等措施减轻局部压力,翻身时避 免拖、拉、推等粗暴生硬动作,保持床单位、患者衣裤平整、干燥、整洁,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同时增加营养,增强皮肤抵抗能 力。能下床的患者鼓励其下床活动。3.3加强化疗过程管理预防药物渗漏及静脉炎由于药物的刺激性、 溶液的pH值、渗透压、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其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患 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损伤。晚期肿瘤患者因摄入不足或肿瘤消耗能量,均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并,因放疗、 化疗或手术加重,致免疫力显著降低

5、,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及局部抗感 染能量也随之降低,易致静脉炎。化疗前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给药途 径及注意事项,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静脉条件,制订血管使用计划,提 高穿刺技术,合理安排化疗药物输注顺序。化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 察,严格交接班,出现渗漏或可疑渗漏均需立即停止注射化疗药物,并给予相应处理,做好记录。3.4防止院内感染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每月进行院内感染监测。病房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定期用紫外线照射及消 毒液擦拭的方法消毒病房和物体表面。保持 皮肤及口腔清洁,及时治疗口腔。疾患注意会阴部清洁,保持大 小便通畅,加强对安置的各种导管的护理。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

6、品,如氧气管、导尿包、口腔护理包、 雾化器等。氧气湿化瓶、蒸馏水每日更换。床旁及治疗车上配备速干手 消毒液,每项操作 前后均洗手,以防交叉感染。3.5重视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实施 新入院及入院后确诊的肿 瘤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接受程度,征求并尊重家属意见,对 家属要求保护性医疗的患者,在科室进行晨交班,并在办公室做特殊标 记,医护人员及家属在患者面前解释一致,共同做好保密工作,科室新 进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在入科教育时重点强调保护性医疗制度。3.6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加强护士责任 心教育, 提高服务意识,注重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加强护理 安全教育,

7、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士“三基”培训及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培训,加大对护士专科素质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水平,及 时发现患者的安全问题,查漏补缺,确保患者的安全。3.7加强组织管理,合理配备护理人力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关键环节及关键人员的管理。建立不良 事件报告制度,鼓励非处罚性报告。使风险充分暴露,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确保护理安全。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遇患者增多或突发事件,及时启动护理人员紧急调配预案,按职称、能力安 排护士上岗,应用绩效考核机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 护士的潜能,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3.8完善不良事件

8、非惩罚性上报制度,营造安全护理文化不良事 件报告系统的简历与完善,其最终目的是要发现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中存 在的不安全问题,医务人员也可从他人的过失和他科处理纠纷的经验教 训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必须鼓励主动 上报不良事件并采取非惩罚性措施,使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的缺陷并制定 改善措施,前瞻性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4讨论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安全措施的 更新和改革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肿瘤患者住院期间 的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地运 用护理程序,注重收集患者的资料,全面评估患者的需要和不安全因素, 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和医生及家属的沟通,制订个体化的专 科护理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切实把安全管理贯穿于护 理工作的点点滴 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 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