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5396202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4第二章、工程概况4(一)、工程简述4(二)、主要设计要求及特点4(三)、水文地质情况5第三章、施工准备5(一)现场准备5(二)技术准备5第四章、项目施工实施目标6第五章、土方挖运7(一)、区土方施工流程7(二)、土石方开挖方法7(三)、基坑内明排水措施8(四)、 基坑开挖的其它事项9(五)、施工平面布置9第六章、 基坑内爆破10第七章、 土石方外运10第八章、 挖土施工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1(一)、组织管理措施11(二)、质量保证措施11(三)、安全生产措施12第九章、劳动力、机械配备计划12(一)劳动力工种、数量12(二)机械设备配备13第十章、施工进度计划13第十

2、一章 雨季及夜间施工保证措施13(一)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3(二)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14第十二章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14(一)、 工程概述与监测目的14(二)、 基坑及周边监测准备工作14(三)、 检测项目、数量及检测方法15(四)、 监测项目的警戒值及应急措施151、警戒值确定的原则162、警戒值的确定163、应急措施16(五)、 观测时间与周期16(六)、 监测方法及监测频率171、监测方法172、 监测频率19(七)、 地表、建筑物、管线等的控制标准20(八)、 监控量测反馈程序20(九)、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21一、 数据整理21二、 插值法21三、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

3、回归分析22(十)、 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22一、监测管理体系22二、 施工流程22三、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23(十一)、 基坑的抢险与加固24第十三章、土石方施工追赶工期措施25(一) 技术措施26(二) 经济措施26(三)组织协调措施26(四)合同措施27(五)施工机械配备27(六)劳动力配置28(七)后勤保障28第十四章、基坑施工应急处理措施28第十五章、环境保护措施28第十六章、现场文明施工措施29第一章、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3、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广州海航酒店项目一期写字楼基坑支护工程勘察报告。5、

4、本工程设计提供的图纸及有关基坑施工的技术要求、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我司类似工程施工的成功经验。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中央海航酒店位于广州市桂花岗机场路西侧;拟建一栋35层A级办公楼,冲孔桩基础,下设三层地下室。由于场地地质、地形及环境的限制,本建筑地下室开挖需要进行支护。本基坑为中央海航酒店项目一期写字楼,本期工程建成后,北侧将拆除现有海航酒店,建设二期工程(四层地下室)。一期工程的基坑长84.6米,宽63.5米,周长约为290米,现状场地东侧地坪较高,约为10.5m,其余三侧地面标高为8.929.32m,要求基坑施工前坡顶整平至9.05m(相对标高-2.40m)。基坑大开

5、挖深度约12.40m,北侧B-C-D段承台尺寸较大,考虑承台超挖的影响基坑深度为14.3m,其余按12.4m计。基坑北侧临近一幢已建6层现有海航酒店,沉管灌注桩基础,地下室边线距现有建筑物边线约6.7米,基坑东侧临近机场西路和解放北路,地下室边线距机场西路人行通道边线约7.0米;基坑南侧临近一幢已建6层建筑物,属海航酒店附属办公楼,沉管灌注桩基础,地下室边线距现有建筑物边线约6.3米;基坑西侧临近大片68层的居民楼,桩基础形式不详,地下室边线距居民楼约11.913.4米。基坑东侧的机场西路下埋设有多种市政管线,埋深约0.51.5米,距地下室边距离约610米。其余三侧均无地下管线分布。 (二)、

6、主要设计要求及特点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使用年限为一年。基坑设计采用(冲)孔围护桩+钢筋砼内支撑+高压旋喷桩止水的方式,共两层内支撑。主体结构基础采用钻孔桩。由于本工程埋藏的岩层为石灰系灰岩,岩溶发育,对基坑施工及工程桩基础构成危害,因此在基坑支护施工前,设计要求对岩溶进行施工勘察,发现溶洞及时进行注浆加固。(三)、水文地质情况按含水介质特征划分,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以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的形式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和基岩中。第(2)、(3)、(4)层粉质粘土、粘土层渗透性较差,属微弱含水层或相对近似隔水层。第(5)层石灰岩,岩溶发育,是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富水层位。钻孔钻至基岩层和溶

7、洞时,有漏水现象,说明石灰岩裂隙或溶洞的连通性较好,且石灰岩岩面局部分布有软塑状粘性土,发育土洞,岩溶水丰富。表层松散填土,雨季时富含上层滞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同层的渗透补给。石灰岩岩溶分布极不均匀,在裂隙和岩溶通道不发育的地段水量少,在岩溶和裂隙通道集中分布区,水量丰富。本工程溶土洞发育,分布范围广,由于基岩埋深较浅,基坑开挖时将揭露部分基岩及溶洞。溶土洞的发现,对工程极为不利,给主体结构的基础带来严重隐患;同时由于岩溶水水量丰富,基坑开挖时坑底可能出现突涌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工程正式开工前,需先进行基坑外侧及坑内的溶土洞处理,目的是在基坑外侧坑底以下10m范围内构筑一道止

8、水帷幕,对基坑内则在坑底以下6m范围内形成“硬壳层”,确保地基基础牢固和防止基坑突水。第三章、施工准备(一)现场准备1、现场准备主要有:(1) 出土口设置;(2) 土方运输道路布设;(3)地下障碍物和相邻建筑物情况。噪声、振动与污染等公害引起的有关问题预测和控制。(二)技术准备1、引入高程建立轴线控制网。2、施工前应准备的资料有: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及施工图会审纪要等资料。施工现场各级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失误。3、挖土机械选择(1)主要挖土机械: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计划,选用三一重工

9、SY2000型履带挖掘机,挖土机械的数量按下式计算:TCK N= Q 式中:Q土方量Q=62000m3; P挖土机生产率P=600m3/台班; T工期(工作日)T=36天(考虑主要出土工期);C每天工作班数C=1台班/天;K工作时间利用系数K=1.2;N=62000/(6003611.2)选用3台SY2000履带挖掘机,可充分满足施工要求。(2)运土车辆由于运输车数量主要由车辆的型号以及土方运距决定,拟定土方运输采用15吨载重汽车,考虑到现场交通条件,估测车辆运输效率为100m3/台班,则运土车辆的数量为:d 1800PN= 100 =18台式中:d预测日出土方量d=1800m3/天 P车辆运

10、输效率P=100m3/台班因此,共需配备18台15T自卸汽车、三台挖掘机挖掘装车每天24h单程计划运距25km、每车8转,一天装卸运100立方,每天出土1800立方。第四章、项目施工实施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力争优良。2、工程工期目标:确保在施工工期内完成。3、安全施工目标: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六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爆炸、无重大机械交通事故;施工期间职工负伤率控制在0.5以下,争创“广州市安全生产样板工地”。4、文明施工目标:达到广州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标准。第五章、土方挖运降水井及钢构柱施工开挖第一层土方开挖 第一道砼支撑施工 开挖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三层土方地下管

11、线处理基坑降水 第二层砼支撑(一)、区土方施工流程区土方施工流程图如右图:(二)、土石方开挖方法(一)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清表工作地面障碍物清理、整平。2、地下管线处理在土方开挖施工前,进行地质调查,对发现的地下管线上报业主和监理,确定处理方式。3、其它准备措施 沿基坑外四周设排水沟,保证场外地表水不流入基坑。并进行基坑的降水处理。 按工程监测要求,开挖前先布置各种类型的观测点,并测定初始数据。(二)土方开挖方法基坑土体(第一至二层)拟采用斜坡出土的方式出土,拟在基坑东面设置一个出土口,出土口侧壁采用一定的斜度,并在侧坡处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木桩支护等)防止土体出现滑移、坍塌等。图09-6

12、出土口大样第三层和出土口斜坡土方采用垂直运输,在基坑出土口外侧3m处吊装,采用12t吊机吊装出土。挖出的土方临时堆在2m外的空地上(具体高度须根据吊机施工动荷载、堆土距离和围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而定)。基坑土方考虑支撑层数、内支撑间的净高、土方开挖时岩土应力释放等因素,拟分层开挖,开挖流程见工程施工工况图(附图二、三),每层土方按照工况的流向进行开挖,从平面上首先开挖基坑四周,然后逐步挖向基坑中间;每层周边土方开挖后,人工及时疏通基坑周边排水,并用泵及时排干积水。土方在水平向的传输采用装载机转运或勾机水平转运的方式。混凝土支撑梁下和最后一层的土方采用小型挖掘机挖除,人工配合,开挖时需严格控制开挖深

13、度,严禁超挖。靠近地下围护结构位置应挖临时排水沟,同时应保证降水深度大于在开挖面以下0.5m。第三层土体开挖完成后,进行出土口斜坡开挖,斜坡土体从基坑底往上进行,分层退挖,用装载车水平运至吊装出土口,待挖至靠近出土口位置,采用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出土吊装。(三)、基坑内明排水措施在各层基坑开挖时,如遇下雨等天气,必须在基坑内设简易排水沟及集水井,用泥浆泵抽水。集水井采用砖垒土井的办法,井深1m,直径为1m左右,排水沟与集水井相联成网,使开挖面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保持基坑干燥。集水井与基坑挡墙内侧的距离一般应大于5米(最好沿基坑边)。(四)、 基坑开挖的其它事项1、在基坑内采用排水沟和集水井降

14、水,以降低开挖土体的含水量,方便施工。2、基坑外排水沟:为了防止土方施工过程中,基坑外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流入基坑,必须在基坑外设排水井及水沟,排水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坡底采用1坡度进行排水,每隔30米设置一集水井,另设沉淀井,经沉淀后,并与市政排水管相接通。根据本工地情况在基坑开挖前已筑好坑外排水沟。3、在土质较弱,挖掘机无法正常操作时,可在挖掘机下铺垫钢板、方木或砂包。人工与机械配合,尽量保证用机械开挖,采用机械挖土确实不能保证安全施工时,才采用人工挖土。4、遇到含水层则以局部位置开挖局部深坑排水,将含水层的水排干后,再继续挖土。5、随基坑开挖及时凿毛围护桩内侧,并找平桩间空隙。6、基坑开挖过

15、程中严禁超挖、抢挖,在支护结构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开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大锅底”开挖,如在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保证基底不被长时间浸泡。7、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土层面标高须报驻地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当基底土层与设计不符合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处理。8、基坑开挖过程中,注意对支撑系统的保护,防止挖掘机碰撞支撑系统,影响支撑系统的质量和基坑的安全。9、严格按设计要求限制坑顶堆土。10、为维护市容整洁,在场地出口处设置洗车槽,运土汽车出场前应清洗车胎和车身泥土,11、泥土外运采用符合要求的散体物运输车,做到文明施工。(五)、施工平面布置在基坑西面出土口,出土口位置放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